课文导入

两万五千里长征,跨越千山万水,历时一年,震惊中外。那么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高山是哪一座呢?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达30里,到处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红军战士勇敢地把它踏在了脚下。今天我们就随着当年亲自经历这一壮举的老红红军战士陆定一重走长征路,再登老山界,并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陆定一,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现交通大学),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代表作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课文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本文即是按时间顺序记叙了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课文及详细批注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1)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2)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3)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4)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5)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6)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7)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8)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预习笔记(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详细笔记)(9)

重难点分析

【答案】她看到红军,先是非常“惊惶”;经过攀谈,她渐渐了解了红军;当红军战士讲到她的苦难时,她不由“哭”了。当红军送她粮食,她“欢喜”地接受了。变化的原因:一是红军的宣传,使她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而不是欺压百姓的军阀;二是红军战士对穷苦百姓的关心和帮助使她感动。

【答案】课文最后说翻越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是与整个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比较而言,这更可以看出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

课文主旨

本文叙述了红军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