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是一条开凿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用于灌溉关中平原的人工沟渠。它的开凿使得贫瘠的关中地区成为秦国的粮仓,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基础。恩格斯说:"暴力的本源是经济力量,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郑国渠建成后,秦国在经济上完成了发动统一战争的物质准备工作,并于15 年之后,消灭山东各国,实现了大一统,对此后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泾河峡谷
郑国渠修建背景
战国末期,腐败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主们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导致了奴隶起义此起彼伏,动摇了奴隶制度。此时,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主张以新兴的封建制代替落后的奴隶制。他们开始寻求变法革新,以期促进生产的发展。在这背景下,秦国率先通过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代表落后奴隶制度生产关系的井田制,解放了生产力,使奴隶变为自由的平民,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完全落后于东方六国。当时的秦国"民众而兵弱,地大而力小",八百里秦川,土地开垦面积不足十分之一。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之后,开垦了大量的可耕地。《战国策》记载:
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鬻",允许土地自由转让和买卖
商鞅
这大大提高了农民开垦土地的积极性,再加上铁质农具的普及,这使得秦国的农业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关中平原土地的大规模开发,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秦国统治者面前,那就是发展农业必须得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农业受制于自然,干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旱灾尤为严重。根据史书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的春秋时期,发生较大的水、旱、虫等灾害四十七次,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其中干旱发生的次数最多。周幽王二年,泾、滑、洛三川竭,岐山崩,以至"无草不死,无木不枯",关中地区的干旱导致了平王东迁,西周灭亡。
根据现代科学测定,关中一带年蒸发量超过九百毫米,干燥度接近极值,而降水量较少,造成干旱频发。一些地势较低的地带,盐分浓缩聚积,形成盐碱土壤,已经不适宜作物生长。于是,秦国从入据关中开始,一直跟干旱做斗争,他们积极主张利用"溪谷流水"发展水利事业,使"山林、川、泽、泉涧的流水为人所利用",力图利用国家机器,创造一种宜农的环境。
从疲秦之计到强秦之路开凿郑国渠,起初并不是秦国提出的,这是韩国想出的"疲秦之计",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强国之路。在韩国存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竟被秦国欺负了19次。特别是战国末期,长平之战之后,魏国败了,赵国也败了,三晋联盟被瓦解,韩国变得无依无靠。韩国的地理位置很尴尬,刚好挡住了秦国东进的去路,韩国曾经数次迁都,以求躲避秦国的威胁。但秦国虎狼之心,不依不饶。面对强秦,韩国实在是太弱了,韩惠王为削弱秦国国力费尽心机,终于想出了一个剑走偏锋的对策,派一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去帮助秦国修建水利灌溉工程。
郑国
要知道,在当时的战国时期,还没有职业军人,士兵和农民是不分家的。秦国要修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势必要动用大量的军队,而这么庞大的水利项目没有个十年半载恐怕修不完,与此同时,还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如此一来,既可以消耗秦国的国力又可保韩国残喘数年。
韩国的这条"疲秦之际",秦国欣然接受了,因为,从秦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片土地如果能够实现良好的灌溉,这对于那个重农时代的掌权者来讲,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尤其如此。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战争的机器就无法持续运转,更不用说获胜了。
虽然,在70年前,秦军就翻过了秦岭,占领了广大的四川盆地,之后四川的郡守李冰又建造了都江堰,使成都成为天府之国。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把四川的粮食运输到北方战场,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且得不偿失。秦国对六国的土地虎视眈眈,为了对其之后的一系列战争提供足够的粮食,在关中地区修建一道水利沟渠来灌溉农田,显得非常重要。
伟大工程郑国渠郑国渠的设计者是实施"疲秦之际"的韩国工程师郑国。郑国虽然是一名间谍,但他还是一名水利专家,职业操守过硬。为秦国设计的郑国渠是富有远见的,在当时很先进,最终"为秦建万世之功"。
郑国渠开凿,始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令凿泾水自中(仲)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耗时十年,终于在公元前237年胜利完成这项规模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工程负责人郑国,到达秦国后,深入到关中地区的渭河北部平原调研。通过勘察地形,寻找水源,走访当地群众,最终制定了郑国渠开凿的工程设计蓝图——沿着关中平原的北部山林地带,修建一条沟通泾河和洛河的人工沟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
郑国渠由三个部分组成,分渠首、引水渠和灌溉渠。
郑国渠的渠首选在了"中(仲)山西邸瓠口",正处于泾河冲出群山进入平原的一个峡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引泾河水自西北向东南奔腾而下,并利用东西两侧的高山修筑大坝。通过拦截泾河水进入灌区,充分利用渭北平原的地形特点,形成了自流灌溉系统。
为了连接渠口与灌溉的干支渠,郑国渠还设计了引水渠。这条引水渠,全长十多华里,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使渠的位置与泾河水流成一定的夹角,从而达到多引水的目的。渠自西北向东南,宽十五米至二十米,高三到五米,在今天的礼泉县王桥镇还有渠底的留存。经过后世专家的研究,这段渠底修成了一定坡度,加快了水流速度,既能防止渠道的泥沙淤积,又提高了渠道输送泥沙的能力。
郑国渠的灌溉干渠总长接近三百里,相当于今天的124.4公里。郑国渠采用"横绝"的工程技术,把小河的流水拦腰截断,使其注入郑国渠中。这种横绝工程技术非常的巧妙,一方面,被横绝的小河下游的河床地带被腾出,改造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扩大了可灌溉土地面积;另一方面,沿渠的小河水注入郑国渠后,增大了郑国渠的灌溉水源。郑国渠这种"横绝"小河的设计理念,开创了大规模兴修水利的先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郑国渠修建之前,关中渭北平原的土地以盐碱地为主,土壤贫瘠,庄稼无法生长。郑国渠修成后,"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倾"。由于泾河中夹带的泥沙富含丰富的有机矿物质,把曾经的盐碱地改良成了肥沃的可耕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即使遇到旱灾,郑国渠所在的灌溉地区仍能保持好的收成。
关中平原
总结:毛主席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郑国渠如此大的灌溉面积,壮大了秦国的农业经济实力,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据史料记载,从秦始皇继位到统一六国的十几年内,秦国发生的大的自然灾害不下六次,秦国既要对付自然灾害,又要准备统一战争。在这种情况下,郑国渠灌溉区农作物的大幅增产,更加凸显了其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从此关中成为秦国的"衣食之源",成为了秦统一六国的大本营,国富兵强的秦国最终消灭了山东列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郑国渠的历史意义深远,它所滋养的关中地区,吸引了西汉、隋、唐等封建王朝在这里定都,把关中变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