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面的广告粘胶如何处置(快递单印上小广告)(1)

随着双十一的落幕,很多人都将先后进入收快递、拆纸箱的节奏。据中新社报道,有些快递单上出现了广告,比如标注“你有1箱方便面待抽取”,收件人信以为真,扫二维码后发现根本就抽不到;有些广告标注“赢iPhone”等字眼,以重奖来吸引用户扫码,但点击后,往往出现的是“抽奖大转盘”、“砸金蛋”、“抽红包”等,用户最后能中的,基本是借贷、理财等所谓奖品。

原来贴在楼道里、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一直为人诟病,近年来经过专项治理有所收敛。如今,似乎快递单成了小广告的“新大陆”,而且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发展,所占面积也小了很多,只需要一个角落即可容身。特别是人们的潜意识里,默认了快递单上本来就应该有条形码等各种码,所以警惕性不强,看到了就随手“扫一扫”。当然经过宣传,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上那些“理财”、“借贷”的当,但一百个人里只要有一个中招,不法分子就赚到了。毕竟每天的快递量庞大如洪流,快递单上印刷广告的成本又很低。

快递单能作为广告载体吗?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据报道,有的二维码小广告直接印在快递单上,融为一体;还有的是张贴在快递包装箱上面,类似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到底是谁印上去的,在哪个环节印上去的?无论责任人是商家还是快递公司,都暴露了商业道德有亏。这种抽奖小广告的本质是什么,相信谁都清楚;叫得响的几家大快递公司也都深耕行业多年,还要挣这份不体面的钱,不脸红吗?

至于收件人,也要提高警惕,首先对不明来历的二维码不要乱扫,其次更不要对这种天上掉下来的抽奖抱有什么期待。无论方便面还是苹果手机,都不是你的。不法分子看上的就是人性中那一闪而过的贪念,用蝇头小利或者虚空楼阁作饵,所以千万不要成为上钩的那条鱼。

作为监管部门,邮政和市场监督机构也应赶紧出手,规范快递单信息的内容,打击这种以抽奖为幌子的二维码小广告。别让它们成为流动的、可入户的新型“城市牛皮癣”。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张丽

编辑:张丽

流程编辑:郭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