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家族原居于现今伊拉克南部地区,其父带领全家迁徙到哈兰(今幼发拉底河上游),后来亚伯拉罕又和他的妻子撒拉、侄子罗得前往迦南(大致相当于巴勒斯坦地区)。亚伯拉罕曾经逃荒到埃及,埃及法老觊觎撒拉的美色,耶和华便降灾于法老,法老于是要求亚伯拉罕离开埃及。亚伯拉罕回到迦南以后,由于牧场不足,向侄子罗得提议分开居住。罗得选了约旦河平原,亚伯拉罕迁到希伯伦幔利的橡树。
亚伯拉罕75岁时,耶和华应许,他的后代将拥有一个大国。
但10年过去,撒拉都没有怀上孩子,于是她让自己的使女埃及人夏甲做了亚伯拉罕的妾,夏甲为亚伯拉罕生下第一个儿子,取名以实玛利,这是他的庶长子。
在亚伯拉罕100岁、撒拉90岁时,他们的儿子以撒出生了。以撒就是犹太民族的祖先,因此犹太人是亚伯拉罕的嫡子后裔。犹太人一直以母亲为种族判断的标准。
因妻妾不和,撒拉要求驱逐以实玛利母子。亚伯拉罕很难过,耶和华便许诺亚伯拉罕也让以实玛利的后裔成为大国。以实玛利母子于是迁居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附近,以实玛利就是阿拉伯人的先祖,阿拉伯人是亚伯拉罕的长子后裔。
撒拉去世后,亚伯拉罕又娶基土拉为妻。基土拉为他生了6个儿子。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他的这些庶子们,打发他们离开以撒,往东方去。他们的后裔遍布阿尔及利亚、巴林、科摩罗、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国、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突尼斯、阿联酋、也门、叙利亚等。
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为易卜拉欣),原名亚伯兰,耶和华赐他名“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妻子撒莱相应改称撒拉,即“多国之母”。
最后,耶和华要求亚伯拉罕将爱子以撒作为祭品献给自己,亚伯拉罕经受住了考验,耶和华便授命亚伯拉罕为世上的代理人。
摩西创立犹太教
以撒和利百加生下一对孪生兄弟,长子以扫,幼子雅各,又名“以色列”,他用欺骗手段
攫取了本应属于以扫的长子名分,“雅各”的意思是"抓住"或"欺骗"。
雅各一共生了12个儿子,分别是以色列民族十二支派的先祖。其中三子利未被耶和华指派为祭司,不参与土地分配,由其他十一个支派共同供养。利未一脉出了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哥哥亚伦,被耶和华挑选为大祭司,弟弟摩西创立了犹太教。
在埃及雅各的后代繁衍非常旺盛,法老于是下令埃及接生婆杀死所有的犹太男婴。摩西出生后,他的父母被迫把他放在一个篮子里,丢弃在河边的芦苇荡中。在耶和华神的安排下,摩西被埃及公主救起抚养,并选了摩西的亲生母亲为奶妈。因此摩西接受了王室的良好教育。
当摩西40岁的时候,突然想念起他的族人来,经常出宫去看望他们。他发现族人惨遭埃及人虐待,终于有一次,他忍无可忍把两个埃及人杀了,并偷偷掩埋掉,但他自己的族人出卖了他。
摩西被迫逃亡到米甸人的聚居地,娶了米甸祭司的女儿为妻,生儿育女,在这里又生活了40年。突然有一天,耶和华在西奈山熊熊燃烧的荆棘中现身,要求摩西去埃及拯救正在受苦受难的犹太人。
已经80岁的摩西寻找种种借口,企图推脱。耶和华许诺与他同在,并在关键时候赋予他超能力。在去埃及的途中,耶和华差一点杀了摩西,因为摩西没有给自己的儿子行割礼,而这是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签订的誓约。他警告摩西,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与神签订的任何誓约,完全信他们的神。
摩西要求将犹太人带离埃及,却换来法老对埃及人更严苛的侮辱,于是摩西施展超能力给埃及人降了九个灾难,但法老就是不屈服。耶和华于是派死亡天使击杀所有头生的埃及男子和牲畜,从法老到囚犯,无人能够幸免,但犹太人除外。这就是犹太逾越节的由来。
惊恐万分的法老王终于同意摩西和犹太人离开埃及。
摩西根据耶和华指引的路线,来到红海岸边,这时埃及军队从后面掩杀而来,陷入绝境的犹太人又开始抱怨摩西。耶和华劈开海水,让犹太人顺利通过,而将埃及追兵全部淹没。
旅途中,犹太人虽然不断从耶和华的无上大能中获救,但仍不断抱怨,提出许多过分的要求,耶和华都一一满足了他们。但原来十天的行程,摩西他们却走了40年,这是耶和华在考验以色列人,因为他们对神的信不够坚定。
犹太人来到了西奈山下,对面就是目的地迦南。但犹太人还是不断地抱怨、犹豫,并发生了内部叛乱,耶和华非常愤怒,要将这些不信神的犹太人全部埋葬。摩西苦苦求情,誓与族人共存亡。
耶和华于是饶恕了他们,但向摩西颁下十诫。耶和华先和亚伯拉罕定约,现在又与摩西定约,看来他是不相信人性的。摩西将耶和华的旨意和律法传授给山下的犹太人,这就是《摩西十诫》,犹太教就这样创立了。《摩西十诫》构成了《塔纳赫》(即《旧约》)的雏形。
塔纳赫(旧约):耶和华和摩西的约定
公元前1405年底,摩西领受耶和华的旨意,颁布摩西十诫和律法,创立犹太教。
犹太教的最初的经典是《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主要讲神创造万物、人类的堕落、神的拣选和救赎、以及神的立约和律法。
公元前11世纪,大卫王(约BC1040年~BC970年)统一犹太十二部建立了强盛的以色列联合王国。所罗门王之后,联合王国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的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先后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前332年该地区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来又被罗马人庞培占领,耶路撒冷圣殿也被摧毁。
犹太人一直遭受异族的统治,并被驱逐到世界各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了使犹太教教义在传抄和口口相传中免于歧义,出现了对犹太教经典实行正典化的客观要求。
公元前400年左右《摩西五经》完成正典化,取名《妥拉》,希伯来文意思是上帝的指引。
公元前250至公元前200年左右,《先知书》实现正典化。《先知书》共8卷,记录了被神选召的先知们的故事。公元前一世纪下半叶,《圣录》完成正典化。圣录,希伯来文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包含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和历史等内容。
新约:耶和华和耶稣的约定
据专家考证,公元前4年,耶稣在拿撒勒诞生。
30岁,耶稣开始传道,他声称自己是上帝耶和华唯一的儿子,他不仅要帮助以色列人挣脱异族的奴役,还将拯救所有世人,使其免于罪孽与上帝的责罚,并得到永生。耶稣的布道让犹太人深感失望。
犹太人一直盼望等待耶和华遣下一位弥赛亚(救世主),使以色列重新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并建立“天国”。他们需要的是一位政治军事领袖,而耶稣却是一位和平的救世主,而且是全世界的救世主。
于是,犹太教的拉比们对《妥拉》、《先知书》和《圣录》再度进行了统一的正典化,并于公元100年左右完成,取名《塔纳赫》,塔纳赫是三部经卷名称的缩略语。《塔纳赫》被犹太人认为是自己和耶和华的约书。基督教创立后,它才被基督教称为《旧约圣经》或《旧约全书》或《希伯来圣经》,是与希腊文的《新约圣经》相对而言的。
塔木德:犹太人的生活指南
早在“巴比伦之囚”时期,大批犹太学者聚集在巴比伦,他们以维护犹太教正统为己任,潜心学习研究,围绕《塔纳赫》的经典教义著书立说,在2世纪至6世纪之间编纂了《塔木德》一书。
《塔木德》共40卷,250万字,是注释《塔纳赫》律法的权威经典,其内容包罗万象,除宗教训诫外,还包括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习俗,乃至天文地理、医学算术及植物学知识,是犹太人立身处世的指南,对维护犹太民族的统一性、巩固凝聚力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处漂泊流浪的犹太人随身携带一本《塔木德》。他们在出生、成长、婚事、为人父母、中年生活、晚年和死亡七个人生阶段都严格遵循规范的仪式。1948年以色列复国以后,《塔木德》更加受到重视。犹太教正统派试图将《塔木德》定为以色列的国家大法。
拉比,本义为“圣者”,是智者的象征,后来发展为对犹太律法解释者的称呼。拉比负责诠释教义,督导教化;主持宗教仪式,参加婚礼、受诫礼、丧礼、割礼等;执行教规和律法、出席律法裁判庭、审理私人身份法案件。以色列设有拉比院,由两位大拉比主持。
随着《塔木德》在犹太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不断巩固,其编撰者拉比也从世俗学者演变成精神领袖,在国家事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拉比的职责范围在不断扩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
#犹太人##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