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派下分嫡庶,庶是旁枝嫡正龙。足趾未曾登绝顶,如何辨认嫡庶踪。庶是旁枝为外从,嫡子必居堂奥中。此是大法论嫡庶,未是穷源寻极致。”——何梦桂《赠地理钱季实》

中国古代素有“嫡庶有别”的说法,再加上男性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导致的“重男轻女”。

导致很多人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那么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高一些呢?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1)

宗法制

要讨论“嫡庶”,就必须得搞清楚中国的宗法制度。据悉宗法制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当时王公贵族为了更方便管理家族,直接确立嫡庶制度。

从这以后,长幼嫡庶的观念就沿袭了下来。在中国人类文明发展早期,社会虽然逐渐转变为男权社会,但当时的女性并不会被剥夺读书参政、带兵打仗的权力。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2)

后来西周建立,嫡庶长幼的等级被正式记录于《周礼》之中,再加上分封制也开始实施,这就导致嫡子的地位要远远大于庶子。

而女子虽然不会像以前那样,拥有与男子较为平等的地位,但她们的生活依旧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3)

等到春秋战国以后,嫡庶观念便开始不断完善、严苛。相比于庶子以及庶女而言,嫡子和嫡女享有更多的特权。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庶子和庶女的地位很难得到提升,除非他们与家族的荣辱休戚相关,或者是他们的母亲变成了正妻。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4)

虽说嫡女的地位要比庶女更高一些,但随着和亲以及陈朱理学的推行,即便是嫡女,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对比那些普通家族的女子,贵族女子似乎要更加倒霉一些,因为她们大多数都会被送出去联姻或者和亲。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5)

另外,古代不仅讲究嫡庶长幼,同时还非常重视“门当户对”。虽说历史上也出现过“灰姑娘”或者“灰小子”,但当时的大潮流就是“娶妻娶贤,纳妾看色”。

正妻在府中的地位永远比妾室高,且男方也不会像小说或者影视剧中那样“宠妾灭妻”,因为他们并不想遭受妻子家的报复。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6)

嫡女与庶子

也就是说,从家庭地位上来看,嫡女的地位要比庶子高,而庶女的地位则比庶子还低一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庶子的娘再受男方宠爱,但庶子依旧不能肖想嫡子或者嫡女所享有的特权,除非他们的母亲能够被抬成平妻或者正妻。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7)

庶子庶女

当然了,倒也不是说庶子和庶女就永远低嫡子嫡女一等,嫡女不管在娘家的地位如何,等她嫁人之后,就变成了夫家的人。

不仅没有办法继承家中财产,且要是遇上不知上进的丈夫,余生会过得非常不顺。庶子虽然地位没有嫡女高,但至少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宗嗣家族继承权。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8)

至于庶女,她们虽然在家里的地位没有多高,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家庭不会过于严苛的要求庶女,不少庶女在家中就像是透明人一样。

虽说有时候因为自己的地位较低,会受到其他人的苛待,但很多庶女不用像嫡女那样被当成联姻或者和亲的工具,这对于她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慰藉。

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区分(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