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什么?

首先应该是护孩子周全,然后才是给他谋划前程。

《知否》里的父亲大都想着建功立业,外出交际,挖空心思给子女谋划的似乎都是母亲。

可偏偏有个父亲很例外,他最擅长的就是后院里的这些争斗,而且还是个顶厉害的强者。

这个人就是顾廷烨同父异母的哥哥顾廷煜。

作为顾家的嫡长子,顾廷煜本来是顾家的希望和顶梁柱,可奈何他从娘胎里就带着母亲遗传的弱症,只能靠汤药维持生命。

习文弄武都不在行的他,从小便学会了如何耍心机来陷害强干的弟弟,来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他袭爵的权利。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1)

娶妻生子后,为了老婆跟女儿的尊宠生活,他依然奋战在后院勾心斗角的前线。

让他参与战斗的动力是给老婆和孩子挣个稳定的好前程,让他放弃战斗选择求和的原因,也是为了老婆以后安稳的生活和女儿以后的前程。

他放下尊严,舍下一切,不惜得罪姨母大娘子和叔伯族人也要把顾家交给顾廷烨,就是为了让他以后能对寡嫂和侄女多加照拂。

因为他知道,顾廷烨是外冷心热之人,最是心软,而那个姨母大娘子则是表面温柔背地狠毒的笑面虎。

作为丈夫和父亲,顾廷煜做得很合格,他临死前还给老婆和孩子找好了靠山。

可她拼死寻到的这个靠山,却被拎不清的老婆邵氏差点毁了。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2)

1,

自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顾廷煜就改变了作战策略,从一开始懂得跟顾廷烨比耐心拼心狠,立马转向为宁愿得罪所有人也要把爵位留给顾廷烨。

顾廷煜拿出当年老侯爷给几位叔叔分家是的证据,指出几位叔叔本应该早就搬出侯府的;

还有顾堰开临终前给顾廷烨留的一封信,信中写了顾廷烨的亲娘白氏嫁到顾家时带有嫁妆,要折银返还顾廷烨;

他还在祠堂承诺绝不会过继子嗣,等他死后,顾廷烨可以顺理成章地承袭爵位。

他想要的是顾廷烨出手救一下那几个因为犯事儿被抓起来的堂兄弟;

是保住顾家不会因为这个劫难被皇帝夺了爵位,祖宗几辈人打下的基业毁在他的手上;

更是让顾廷烨承他的情,以后能善待他的妻子和孩子,毕竟承袭了兄长的爵位肯定要善待寡嫂,要不然社会舆论也说不过去。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3)

可若是顾家真的被夺了爵位,别房倒也罢了,好歹有男人在,可他们孤儿寡母,就只能依附着别家过日子,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只有宁远侯府屹立不倒,顶着已故侯爷遗孀的名头,她们才能受人尊重,过安享富贵的日子。

更别说娴姐儿以后的婚嫁,更是天差地别。

顾廷煜算的狠,算的准,他把顾廷烨的心思和想法都吃的透透的。

他虽然知道顾廷烨外冷心热,明兰也是个明事理和善的人,以后绝不会对寡嫂和侄女袖手旁观任人欺负。

但他还是设了一个局,让顾廷烨不得不恭敬对待寡嫂,善待侄女,而不是凭个人喜好和心情。

顾廷煜可能不是个好的当家人,不是个好儿子,不是个好哥哥,但绝对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4)

2,

顾廷烨和明兰都是良善之人,即便没有顾廷煜那威逼似的托孤,明兰也会善待这对母女。

明兰拖着关系给蓉姐儿找老师时,宁愿多出两份礼也要把娴姐儿也送进去学习,事后还在小秦氏那里帮邵氏说话,才能让娴姐儿到私塾上课。

明兰给蓉姐儿准备衣物时,从来都没有少过娴姐儿的,因为娴姐儿还在守孝,明兰还花心思把衣服首饰做的素雅。

人们见了都说,没见过哪家守孝的孩子她能穿得这么体面又和规矩的。

为了缓解娴姐儿失去父亲的抑郁,明兰还让蓉姐儿邀请她到侯府做客,给她们在院子里做秋千,由着她们在池塘里抓鱼剥莲子,还教她们看账本查账,学习管家理事。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5)

娴姐儿在明兰府里过得日子甚至比在亲妈身边都要快活。

娴姐儿觉得明兰这个婶婶待自己很好,可邵氏却不这么认为。

3,

明兰过来跟她分享娴姐儿可以入学的好消息,娴姐儿开心得不行,邵氏却扭捏着不肯答应。

她始终认为蓉姐儿的出身根本不配跟娴姐儿一起玩耍,现如今让娴姐儿借着蓉姐儿的光才能去读书,是件很丢人的事情。

明兰前脚刚走,邵氏后脚就哭了起来。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6)

“我可怜的孩子,好端端的侯府嫡出大小姐,如今还要去讨好一个来历不明的野丫头。

当初大爷在世的时候,我因为要照顾他,不好出去应酬,如今守了寡,更不方便出去应酬了,连孩子读书都要依靠旁人的面子门路。

当初廷灿妹妹做侯府大小姐的时候是何等风光,春日有赏花会,秋日有诗会,邀集各府要好的小姐,一呼百应。

如今我的娴儿却只能陪我熬日子,同样是侯府的大小姐,都怪我没用。”

对于明兰的善心,邵氏从未想过要好好感谢,她除了感慨自己的身世,就是怀疑她是不是别有用心。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7)

顾廷煜费了多大的劲才让她们能靠在顾廷烨这棵大树上,可她还是听了小秦氏的挑唆,想过继老三的孩子来继承爵位,好保住自己和娴姐儿的位置和富贵,顾廷煜临死前逼着她承诺以后决不能再有这样的想法,她才肯作罢。

顾廷烨虽然冷淡,可明兰对她们的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可在关键时刻她还是不相信明兰,因为自己的拎不清,差点让贼人害了明兰的大儿子。

4,

顾廷烨承袭爵位后,澄园跟以前的侯府就拆了墙做了门合并到一起了,明兰还特意给邵氏和娴姐儿安排了新的住所。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8)

宫变时澄园进了贼人(小秦氏请来要把明兰灭口的),明兰本来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把邵氏的住所和几位姨娘处都安排了重重守卫。

可邵氏却听信了别人的话,觉得明兰不会真心保护她,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嫡子。

所以花重金从明兰贴身丫头的嘴里买来了团哥儿的藏身之所,拉着娴姐儿就去投靠,把贼人引到了没有护卫的团哥儿身边。

要不是娴姐儿重情,临走时叫上了蓉姐儿,蓉姐儿体内继承了顾廷烨的胆大和果敢,拼死跟贼人撕扯耗到了石头赶过来,那作为顾廷烨可明兰嫡长子的团哥儿,就成了贼人的刀下鬼了。

一夜惊险后,邵氏满脸羞愧,红着眼睛看着明兰:

“弟妹,都怪我糊涂,险些害了团哥儿,倘若哥儿有个好歹,我真没脸见你了。”

明兰心中冷笑:“大嫂何错之有?人生百态,本是各自肚肠,大嫂信不过我,想自行寻个藏身之所,也是在理。”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9)

邵氏本来以为明兰最和善不过,只要自己主动承认错误,又在众人面前,明兰是不会给她脸色的,但没想到这次会被明兰怼到了墙根儿。

明兰让她亲自去审问任姨娘,还把任姨娘勾结贼人的证据摆在她面前给她看,可最终还是没有处罚她和任姨娘,连要赶出府的那个出卖自己的小丫头碧丝,都因为外头不太平,先让她在府里多留几天。

明兰是心软下不去手,可顾廷烨就不一样了。

顾廷烨回来后,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两件事:

第一,夫人罚过了,侯爷还没有罚呢。

第二,侯爷爱用军法。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10)

对于整天哭天抹泪,求着看管的婆子给明兰传话,求她回心转意的碧丝,顾廷烨二话没说,叫人把她拖到跟前,众目睽睽之下打了四十个嘴巴子,直打的碧丝唇破脸裂,一张俏脸肿胀如猪头,牙齿也落了七八颗,然后直接叫人丢上马车送回了家。

发落了任姨娘,她身边的丫头一个也没跑掉,两个贴身丫头断了食指割去双耳,卖到北边苦寒之地为奴四个三等丫头每人二十大板,连家人一起撵到城外的庄子上做苦工。

作为寡嫂,顾廷烨没法惩罚邵氏,便把伴其多年的妈妈和管事媳妇拖出来,当着邵氏的面重打三十大棍,惩罚她们没有看好主子,导致邵氏乱跑险些酿成大错。

顾廷烨这一番无非是想告诉众人:

你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我给的,跟邵氏,秦氏没关系,你们要忠心地应该只有我顾廷烨的妻子一人。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11)

试想,要是当晚有一个人提亲告知明兰,让她有个准备,团哥儿也不会险些丧命,蓉姐儿也不会受伤,她们不过是觉得明兰宽厚和善好说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

邵氏是个好妻子,她痴情顾廷煜。

自己生下娴姐儿后久不再孕,便想着趁着顾廷煜身体还行,就找个好生养的女子生个儿子出来,保住他的爵位,所以才把自己身边的丫头开脸抬为姨娘,没想到任姨娘并不领情还成了仇人。

邵氏是个好母亲,她知道娴姐儿以后出嫁想要风风光光的必须要好嫁妆,便省吃俭用都给娴姐儿攒着。

知否原著顾廷烨庄子结局(邵氏为什么差点毁了顾廷煜拼死给女儿寻得的靠山)(12)

可这样做却怠慢了任姨娘,让她怀恨在心(你拉人家当姨娘跟你守活寡作伴,却抠抠搜搜的,让人家没了精神享受,连物质生活都没了)。

若因为邵氏的拎不清,那晚的贼人成功害了团哥儿的话,别说娴姐儿以后的婚嫁前程,就连母女俩的性命怕是也保不住了。

一个人可以蠢,因为蠢不会要了你的命,但拎不清,看不清形势,真的会要你的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