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颗充满生命活力的星球,是人类和自然万物共同拥有的栖息地,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越强,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很多野生动物的灭绝,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因人类而灭绝的46种少见的鸟类。

1、尖嘴垂耳鸦,新西兰独有鸟类,灭绝于1907年。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

又叫做北岛垂耳鸦,是生活在新西兰北岛的独有鸟类,全身黑色,喙长,有一对较大的耳垂,外形很有特色。但其叫声比较难听,一直不被原住民所喜欢,而其真正的危机来自于欧洲移民迁徙之后,欧洲人对其羽毛十分热衷,连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都曾经戴国一件兼嘴垂耳鸦尾翎做成的帽子,此后兼嘴垂耳鸦的数量急剧减少,最后一次发现兼嘴垂耳鸦的踪迹是在1907年。

2、留尼汪椋鸟,留尼汪的本地鸟类,在1837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

留尼汪椋鸟,是留尼汪的本地鸟类,主要生活在森林沼泽以及海岸边潮湿的树林中,以咖啡果为食物,因此被当地人大量猎杀,同时,当地为了对付蝗虫引入了八哥,八哥占据了留尼汪椋鸟的栖息地,最终在1837年灭绝,目前,共有19个留尼汪椋鸟的标本存在于博物馆中。

3、银斑黑鸽,少见的黑色鸽子,1930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

也称琉球林鸽,生活在日本冲绳群岛未经开发的亚热带森林中,但随着当地对森林的开发力度加大,其栖息地被破坏,改建成为商业或者产业区,人类的活动干扰,导致了银斑黑鸽无法正常繁殖,其胆小谨慎,一旦被惊吓,就会抛弃自己的巢穴和卵,因此很快就灭绝了。

4、白令鸬鹚,最初发现于白令岛的海鸟,灭绝于1850年。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

也叫做白令鸬,1741年,乔治·斯特拉在维他斯·白令(VitusBering)正在进行第二次堪察加半岛探索,他意外发现了一种体现大但却丑陋的鸟类,大眼睛,黑羽毛,嘴边被红色皮肤点缀,头戴羽冠,但却不会飞行,他给起名为白令鸬鹚。

白令鸬鹚体重大约13磅左右,以小型鱼类为食物,但特斯拉的发现并非好事,随后蜂拥而至的欧洲探索者将白令鸬鹚作为食物补给,在1850年就遗憾的消失不见了。

5、萨摩亚水鸡,生活在太平洋中南部岛屿萨摩亚萨瓦伊岛上的一种秧鸡,1907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5)

萨摩亚水鸡,岛屿独有的秧鸡科动物,在1869年首次在科考活动中被发现,但人类的活动对萨摩亚水鸡来说却是一场灾难的开始,随船而来的大家鼠及猫等动物被遗留在岛上,这些外来物种对萨摩亚水鸡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终在短短的30多年后就永远的消失了。

6、塔希提秧鸡,被家鼠灭绝的秧鸡科动物,在18世纪末期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6)

塔希提秧鸡,也叫做塔希提岛红嘴秧鸡,1773年的时候,欧洲冒险者詹姆斯在旅程中捕获一只,并有福尔斯特描绘出图像,但最终这个标本不知去向,这是塔希提秧鸡第一次被发现。人类的登陆给这些相对封闭的岛屿带去了灾难,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岛屿上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从欧洲随船迁徙而来的家鼠成为了塔希提秧鸡的噩梦,最终在19世纪末期灭绝。

7、绿头辉椋鸟,生活在太平洋西南部的诺福克岛,1923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7)

1836年首次被发现,由约翰·古尔德在诺福克岛及豪勋爵岛发现并命名,羽毛以灰褐色为主,但头部羽毛在阳光下有亮眼的绿色,栖息地的丧失已经过度的猎杀是其灭绝的原因。

8、鬓吸蜜鸟,夏威夷蜜鸟里的一种,1859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8)

这种鸟的资料十分稀少,只有一些零星的书面记载,当地的原住民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它们,直到欧洲人抵达之后,这种鸟才被发现并记录下来。灭绝原因与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疾病以及环境变化有关,目前在夏威夷的博物馆内有四只标本存在。

9、夏威夷暗鸫,生活在夏威夷的考艾岛,在19世纪末期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9)

夏威夷暗鸫是一种小巧的鸟类,羽毛颜色较深,主要栖息在当地的密林以及峡谷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栖息地的破坏,野猪以及大家鼠等外来物种对其繁殖地的侵占都是其灭绝的原因。10、新西兰鸫鹟,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雀类,1905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0)

顾名思义,新西兰鸫鹟就是生活在新西兰地区的一种雀类,共有两个亚种,欧洲移民的进入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野猫等外来物种的入侵,让反应较慢的鸟类都轻易的被捕食,从1863年开始,其数量就急剧减少,到1905年的时候已经十分罕见了。目前有12个标本,分别存放在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利物浦世界博物馆、多伦多的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匹兹堡的卡内基博物馆及不来梅的海外博物馆。

11、红秧鸡,因人类的好奇心而灭绝于1700年左右。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1)

红秧鸡是生活在毛里求斯岛屿上的一种秧鸡科动物,体型较大,味道并不可口,但红秧鸡却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喜欢追逐红布,又不惧怕人类,因此被轻易诱捕,从1693年被发现开始,短短的七年后,红秧鸡就已经灭绝了。

12、查塔姆蕨莺,仅生活在新西兰䴙䴘岛及芒哲雷特的特有鸟类,19世纪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2)

查塔姆蕨莺,一种曾经生活在新西兰独有的莺科鸟类,叫声清脆,性情谨慎,但由于产卵地位于较低处,被外来的老鼠、野猫等捕食,在19世纪就灭绝了。

13、新不列颠紫水鸡,澳洲特有鸟类,1834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3)

新不列颠紫水鸡,秧鸡科鸟类,是走后豪勋爵岛特有一种秧鸡,最早发现于1790年,在1804年开始,英国移民大量迁徙而来,给岛屿上的众多动物造成了灭顶之灾,新不列颠紫水鸡也不例外,除了人类的直接捕杀之外,随船而来的野猫等天敌,也是新不列颠紫水鸡灭绝的原因之一。14、毛里求斯蓝鸠,外形绚丽的食果斑鸠,19世纪末期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4)

也叫马岛蓝鸠,是毛里求斯岛屿特有的鸽子,和著名的渡渡鸟一样,都是毛里求斯岛屿上的独有物种。最早在1755年被发现,但由于其外形美丽,颜色鲜艳,因此被欧洲移民大量捕捉,用于展览或者装饰。最后的标本是在1826年在萨凡娜所采集到的。

15、所罗门冕鸽,生活在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一种鸽子,20世纪初期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5)

所罗门冕鸽是鸠鸽科动物,生活在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在1904年被首次发现并记录。美国探险家在发现的时候就射杀了6只,并交给罗斯柴尔德动物学博物馆,后又出售给位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但此后在1927年和1929年的两次考察中都没有再发现这类鸽子。

16、笠原腊嘴雀,生活在太平洋的小笠原群岛上的鸟类,1830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6)

笠原腊嘴雀,是一种蜡嘴鸟,雀科鸟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小笠原群岛上,在1827年采集到两个标本,并正式记录及命名,但由于人类对该岛屿的开发,大家鼠、野生山羊、绵羊、狗、猫及猪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其失去了栖息地而灭绝。

17、黄嘴秋沙鸭,新西兰独有的岛屿鸟类,1902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7)

黄嘴秋沙鸭,曾经广泛分布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岛上,欧洲移民之后,大量的岛屿被殖民,土地被建设成为牧场和田地,黄嘴秋沙鸭栖息地被占据,同时大量的猎杀加速了黄嘴秋沙鸭的灭绝,在1902年之后就再没有发现过一只。18、阿提特兰鸊鷉,生活在危地马拉的阿蒂特兰湖的专有鸟类,1989年后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8)

阿提特兰鸊鷉也叫做巨鸊鷉,是一种鸊鷉科鸟类,仅分布在危地马拉的阿蒂特兰湖,从1958年开始,阿提特兰鸊鷉的数量就开始减少,特别是1960年以后,外来鱼类小口黑鲈及大口黑鲈的入侵更是加速了这种鸟类的灭绝,大量的幼鸟被鱼吞食。在1989年观察到最后两只阿提特兰鸊鷉,此后再未有新的发现。

19、爱斯基摩勺鹬,曾经数以百万计的北美涉禽,1981年后再未发现。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19)

爱斯基摩杓鹬又名极北杓鹬,是一种数量繁多,甚至多达百万只的涉禽,主要生活在北美地区,但由于人类的大量猎杀,导致数量锐减,但在19世纪末期,每年有多达200万只被猎杀射杀。虽然在1916年开始,各国禁止猎杀爱斯基摩杓鹬,但仍然未能改变其灭绝的命运。

20、佛罗里达彩鹫,生活在北美地区的猛禽,19世纪初期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0)

佛罗里达彩鹫的资料很少,最早在1770年被探险家威廉·巴特兰所记载,灭绝原因可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

21、夏威夷监督吸蜜鸟,夏威夷群岛独有的美丽鸟类,大约在1915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1)

夏威夷监督吸蜜鸟是一种外形十分美丽的鸟类,黄色的羽毛很显眼,曾经一度是原住民部落头领才能佩戴的装饰品。其橙黄色的羽毛代表着个人权势,曾经的皇室头领卡美哈梅哈大帝有一件著名的黄色长衣,就用了8只夏威夷监督吸蜜鸟的羽毛来制成。

22、新英格兰黑琴鸡,因保护而灭绝的北美禽类,在1932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2)

新英格兰黑琴鸡是北美常见的一种草原榛鸡,在欧洲移民北美之后被大量猎杀,20世纪初期,由于其数量稀少,被当地一个保护组织在一个岛屿上予以保护性繁育,但一场大火将不会飞翔的雌性新英格兰黑琴鸡全部烧死,1932年,最后一只雄性新英格兰黑琴鸡死亡。

23、欧胡吸蜜鸟,分布在夏威夷欧胡岛的山区森林的鸟类,1837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3)

欧胡吸蜜鸟,吸蜜鸟科下的鸟类,,曾经分布在夏威夷欧胡岛的山区森林,1837年,在檀香山搜集到了三只欧胡吸蜜鸟的标本,但该鸟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接近灭绝了,此后再没有见过。其灭绝原因与栖息地破坏、伐林及被大家鼠掠食等有关。

24、启利氏地鸫,生活在小笠原群岛上的鸟类,1830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4)

启利氏地鸫,是被HeinrichvonKittlitz在1828年首次发现的,生活在小笠原群岛的父岛上,主要在地面上筑巢,由于人类对岛屿的开发,以及山羊、兔子等动物的入侵,导致其失去了繁殖环境而灭绝。

25、德拉氏马岛鹃,喜欢吃蜗牛的鸟类,1932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5)

德拉氏马岛鹃又称食蜗牛马岛鹃,是一种杜鹃科鸟类,栖息在布哈拉岛岸边的雨林,喜欢以蜗牛为食物,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它们的灭绝,一方面又猎人猎杀采集其羽毛,另一方面,人类迁徙带来的黑老鼠、猫等会捕食它们。

26、雷仙岛秧鸡,夏威夷岛屿上的一种小型秧鸡科动物,1944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6)

雷仙岛秧鸡是一种小型的秧鸡科动物,主要生活在夏威夷群岛西北方的雷仙岛上,不会飞翔,在岸边的草丛中筑巢,灭绝原因是人类带来的兔子被释放到野外,大量的兔子破坏了雷仙岛秧鸡的巢穴,导致它们无法繁殖。有一部分雷仙岛秧鸡被带到了中途岛,但遗憾的是随着二战期间美军的登陆,大家鼠的入侵再次导致了雷仙岛秧鸡的灭绝。

27、黑胸虫森莺,美洲的一种鸟类,2002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7)

也被叫做黑眼纹虫森莺,1832年被牧师约翰·巴克曼首次发现,生活在美国南部以及古巴,栖息在沼泽地中,灭绝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2002年,在古巴拍摄到一只,此后再没有发现过。28、海滨灰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种独有鸟类,1987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8)

海滨灰雀是灰雀的一种,主要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梅里特岛,灭绝原因与栖息地被污染有着重大的关系,由于农药的使用,导致其数量锐减,后期其赖以生存的盐沼栖息地又被太空计划征用,因此而灭绝,最后一只海滨灰雀死于1987年。29、笑鸮,新西兰独有物种,在1960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29)

笑鸮是一种鸱鸮科动物,属夜行猛禽,在1840年欧洲人最初到达新西兰时,笑鸮的数量仍比较多,但 由于人类的捕杀以及栖息地的破坏而灭绝,在1960年的时候曾发现过期卵的碎片。

30、斑翅秧鸡,曾经是太平洋诸多岛屿上常见的鸟类,1973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0)

斑翅秧鸡是一种涉禽,大小与小鸡相似,善于涉水,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上,在1890年的时候曾经采集到过相关标本,但最后的目击报告是在1973年。灭绝原因可能是 由于猫科及猫的入侵。31、加姆岛野鸭,一种杂交的野生鸭科动物,1981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1)

加姆岛野鸭是生活在马里亚纳群岛特有的鸭科动物,它们是一种独特的鸭子,是迁徙而来在此地越冬的绿头鸭与住在岛中的澳大利亚黑鸭杂交而来,二战期间,由于大量的猎杀导致了该鸭种数量锐减,1979年,两只雄鸭及一只雌鸭在塞班岛上被捕捉到,转送到美国圣地牙哥的海洋世界。但人工繁育未能成功,于1981年灭绝。

32、阿达薮莺,生活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上的莺科动物,在1986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2)

阿达薮莺是一种生活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上的莺科动物,在1967年被首次发现,但此后就踪迹难觅,到了1983年,只发现了一只雄鸟,1986年再次勘察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踪迹。其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因人类所带来的大家鼠、猫及山羊等入侵物种所导致的。33、诺福克岛布布克鹰鸮,在1996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3)

诺福克岛布布克鹰鸮是诺福克岛所特有的一种猫头鹰,主要生活在岛屿上的热带雨林中,但随着热带雨林被大面积清除,其栖息地越来越小,还要面临野生蜜蜂的入侵,以及与深红玫瑰鹦鹉争夺巢穴。最终在1996年消失了。34、短嘴导颚雀,生活在夏威夷群岛上的特有鸟类,1998年后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4)

短嘴导颚雀,又名短镰嘴雀,生活在夏威夷群岛上,最后的发现记录是在1998年的时候,在考艾岛及茂宜岛上见到的,后来的20多年里再未有新的发现。美国渔业暨野生物管理局结论短嘴导颚雀已经灭绝。

35、阿拉伯鸵鸟,曾经作为富贵的象征,在1966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5)

阿拉伯鸵鸟也叫作中东鸵鸟,罗马帝国时期,一度被作为猎杀的对象,后来被看作是财富与高贵的象征,但由于气候变化,干旱加剧以及猎杀等原因,其数量越来越少,在1966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36、牛顿鹦鹉,栖息在非洲罗德里格斯岛的森林中的鹦鹉,18世纪末期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6)

牛顿鹦鹉也称罗德里格斯环颈鹦鹉,栖息在非洲罗德里格斯岛的森林中,主要以橄榄树的果实为食物,非洲海岛上的独有鸟类很多,但长期与世隔绝,导致缺乏防御能力,在欧洲殖民之后,外来物种比如猫、狗、老鼠等都成为了这些鸟类灭绝的原因。

37、长嘴导颚雀,夏威夷独有物种,1940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7)

长嘴导颚雀是夏威夷特有物种。其相关记载比较少,只有少量的标本被采集到,由于栖息地被占据等 原因,在1940年左右灭绝。

38、乐园鹦鹉,澳大利亚本土鹦鹉,1927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8)

乐园鹦鹉是一种色彩斑斓,十分美丽的鹦鹉,中等体型,主要分布在澳洲东南部,其灭绝原因与过度放牧、栖息地被破坏有关。另外由于大量的捕捉,在1927年之后已经难觅踪迹了。

39、拉布拉多鸭,生活在有冰川侵蚀的岩石高原的拉布拉多地区,1878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39)

拉布拉多鸭是一种迁徙性鸟类,每到冬季向南飞到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的切萨皮克湾过冬,但由于被大量捕杀,人们最后一次看到拉布拉多鸭是在1878年。

40、象鸟,马达加斯加岛屿森林中的大型鸟类,1649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0)

象鸟,也叫做隆鸟,生活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中,是当地独有的大型鸟类,其数量一直不多,17世纪后,马达加斯加岛屿上的人口数量增长到之前的十几倍,大量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森林被砍伐,象鸟也被大量猎杀。在1649年就消失了。

41、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北美地区的一种彩色鹦鹉,1918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1)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栖息在俄亥俄谷至墨西哥湾一带,是美国东部唯一的本土鹦鹉品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大量的栖息地被开发成为农场,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因为食用谷物被农民视为害鸟,被大量猎杀,辛辛那堤动物园在1880年用16只卡罗莱纳长尾鹦鹉进行人工繁育但最终失败,最后一只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在1918年死去。

42、帝啄木鸟,体型最大的啄木鸟,1956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2)

帝啄木鸟,又叫做白嘴啄木鸟,是现有所有的啄木鸟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曾经广泛分布在墨西哥,但随着墨西哥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大,当地很多动物的栖息地被压缩,著名的包括墨西哥熊等野生动物纷纷灭绝。另外,当地的塔拉乌马拉人视帝啄木鸟为民间药材也是导致帝啄木鸟灭绝的原因。

43、渡渡鸟,恐龙之外著名的灭绝动物之一,1680年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3)

渡渡鸟主要栖息在毛里求斯岛上,是当地的国鸟,但遗憾的是,如今的当地人并没有见过真真的渡渡鸟,早在1680年左右,渡渡鸟就被灭绝了。16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相继到毛里求斯定居,大量的捕杀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让不会飞翔又行动缓慢的渡渡鸟迅速灭绝。

44、恐鸟,新西兰的独有大型鸟类,19世纪50年代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4)

恐鸟体型高大,是近现代身高最高的鸟类,生活在新西兰地区,18世纪的时候尚有数万只,但在18世纪中期数量快速减少,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的猎杀,人口数量的上升以及人类狩猎技术的改变导致恐鸟数量锐减。

45、哈斯特鹰,恐鸟的捕食者,与恐鸟一起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5)

哈斯特鹰是世界最大的老鹰之一,其唯一的食物就是恐鸟,随着恐鸟的灭绝,哈斯特鹰也走向了末路。

46、粉头鸭,一种外形美丽的野生鸭科,在1935年左右灭绝。

国内罕见的几种鸟类(这46种鸟类已经永久地消失了)(46)

粉头鸭,曾经分布在东印度、孟加拉国及北缅甸等地的长草森林低沼地及池中,灭绝原因与栖息地的丧失有关,另外由于其外形美丽,被当做观赏鸭捕捉,最后的观察记录是在1935年,此后再没有发现过。

这些珍贵的鸟类已经再也见不到了,如今只留下影像供人追忆,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未来还需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让更多的动物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