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惠莉​作为全县“创卫大军”中的重要成员,郑梁梅高级中学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每天奔波在责任包干区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默默贡献着一份力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创文创卫各校行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文创卫各校行动(争当创卫先锋 郑高中为创卫)

创文创卫各校行动

记者 朱惠莉

作为全县“创卫大军”中的重要成员,郑梁梅高级中学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每天奔波在责任包干区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默默贡献着一份力量。

7月23日,清晨5点30,记者联系到郑梁梅高中的创卫负责人朱飞,他说正在金城路社区打扫卫生,电话里声音嘈杂,没说两句,朱老师便说了声“不好意思”,匆匆挂了电话。

上午6点,记者赶到金城路社区,一进社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干净”。

社区人来人往,上班的、谈笑的、买菜的……透着一股生活的烟火气。

记者四处看了看,并没有发现郑高中老师的身影,随手拦住一位路过的大爷,大爷自称姓周,记者刚提一句“郑高中的老师”,周大爷就笑着说:“老师们早就来扫过地啦,现在估计在附近其他小区呢……”

周大爷声音洪亮,倒是惹来社区不少居民的注意力,大家一听说是“郑高中的老师”,都笑了,这些“笑”传达给记者的感受,是“满意”。

“小记者,你自己看,我们这儿干不干净?”听说是记者,几位大爷大妈赶紧凑近问问我。

“嗯嗯,干净!郑高中的老师们是每天都来吗?”记者问。

“来!从早上5点到晚上11点,都有老师过来,哪儿一有脏乱差,老师们直接上手清理,就没见他们停住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记者都插不上话。虽然言语朴实,但无不透着对社区“创卫”成果的满意。

上午8点15,记者与大爷大妈告别后,在他们的指引下沿着社区周围,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在梅园小区找到了郑高中的老师们。

毋庸置疑,就是他们!因为在整个小区里,这些老师实在是让人难以忽视的存在:拿着大扫帚,手臂上戴着志愿者红袖章,弯着腰,顶着大太阳干得热火朝天,脸晒得通红,身上的衣服几乎湿透。

看到记者的到来,老师们并没有停下来,听到记者说要采访几句,老师们连摇头说“没有时间”。无法,记者只得找到当天值班组长张宏图老师,问他能不能一边扫一边说几句,张老师无奈地笑着说“可以”,刚抬头说话,张老师头上的汗就顺着脸颊淌进了嘴里。

记者回头看看其他几位老师,大家也都没好到哪里去。低头弯腰还好,脸上、脖子上的汗就滴到地上,这一抬头可不就“流进眼里、淌入嘴里”了嘛。

“累吗?”记者问。

“还行,现在大家都在行动,我们做这点不算什么。毕竟创卫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我们郑高中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争当创建的宣传者、实践者和志愿者。”张老师用袖口蹭蹭脸上的汗说。

“那除了进社区,郑高中还在哪些方面为创卫‘添力’呢?”记者继续问。

“我们每天进社区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巡查和指导社区沿街店面做好门前‘五包’,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劝阻与教育。不过,这只是学校创卫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橱窗、电子屏、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广泛宣传创建工作成果,把创卫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张老师扫完地,走到另一栋车库前接着扫,“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学生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定期组织卫生班级、卫生宿舍、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等评选,表彰先进、鞭策落后,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倡导全校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搞好个人卫生和公共区的环境卫生,身体力行参与创建活动,共同维护好城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