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坂城的石路硬又长

西瓜呀大又甜。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

两个眼睛真漂亮。

如果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王洛宾和达坂城故事(王洛宾记录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经历)(1)

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民歌,把达坂城的名字传遍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王洛宾和达坂城故事(王洛宾记录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经历)(2)

“达坂”,维吾尔语为“山口”之意,达坂城在乌鲁木齐以南九十公里。唐代曾设白水镇城,元代称喀喇巴尔噶逊,蒙古语意为黑虎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筑嘉德城,周长二里,高一丈二,开四门,目前仅存废墟。清光绪初年,清军在刘锦棠指挥下在此大胜阿古柏入侵军,生擒阿古柏军重要军事头目爱伊尔达呼里。达坂城属乌鲁木齐县辖,2001年改为达坂城区,直隶乌鲁木齐市,是历代翻越天山通道上最为险要的关隘之一,往来商贩骡马大都要在此歇脚,天长日久便成了西出阳关最有名的“骡马大店”。

王洛宾和达坂城故事(王洛宾记录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经历)(3)

达坂城又处于天山山脉最长的一条高山峡谷之中,大风终年不绝,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平均每个月不少于12天。这里历史上是乌鲁木齐最贫困的边远山区,小镇几度兴衰.始终没有大的发展。

王洛宾和达坂城故事(王洛宾记录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经历)(4)

如今的达坂城变了,当年的石板路、拴马桩早巳不复存在,低矮的土坯房也荡然无存。

王洛宾记录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经历也堪称一段创作的传奇。

王洛宾和达坂城故事(王洛宾记录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经历)(5)

1938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运送苏联支援我国抗战物资的车队途经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的联欢会,一次是欢迎,另一次是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头戴小花帽、留着小辫子的维吾尔族司机边歌边舞。即兴用维吾尔语唱了一首简短的新疆民歌,歌词是什么谁也听不懂,但民歌优美、明快的旋律。触动了王洛宾的音乐神经,晚会结束后,王洛宾根据自己的记忆速记后,专门请教了歌者。事后,又专门找当时在兰州卖葡萄干的维吾尔族朋友卡得尔翻译。歌词的大意是:

新疆有个达坂城

克孜(姑娘)、巴郎(小伙)漂亮得很!

他想要她做老婆,

还要她的妹妹和嫁妆,

赶着马车去娶亲。

王洛宾和达坂城故事(王洛宾记录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经历)(6)

在第二天的欢送会上,王洛宾登台用汉语演唱了经自己改编的《马车夫之歌》,同时配以刚学来的维吾尔族舞蹈。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不仅打动了在场观众,一时《马车夫之歌》风靡兰州大街小巷。后来,王洛宾又将歌名改为《达坂城的姑娘》。这是现代中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王洛宾也成为第一位记录、改编维吾尔民歌的汉族音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