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道教哲学典籍推荐(道教奇典化书智慧的极致)(1)

《化书:穷极造化的奇书

《化书》这部被收入《道藏》的道教之书,一眼看到就是吸引了我的。了解之后也深深觉得,世人只知易、老、庄等寥寥几部源初经典,是多么可惜。很多后世之书,其精彩和深邃程度是一点也不差的,《化书》毫无疑问就是其中一部。不同的只是,没有那些源头经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书,这书却在源头经典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地发挥、发掘和发微,同样具备巨大的独创性。

这是一部本于黄老、通于老庄而将儒释道熔铸一炉,最终归于天道根本的奇书。

四大气脉:天道至深的运行机制

《化书》言化,到底是怎样的化?概括起来就是四种。

天道之化

道化卷首章《紫极宫碑》开篇就提出一种根本的生化模式:“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这便是天道之化,万物莫不在其中。

这个模式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它还有内藏的东西。

虚对形,便是虚实。天道变化,就在虚实之间。天道之化从虚开始,是因虚为道性,道体则是变,道性之虚就含蕴体现在道体之变中,“实”则是变中的一环,只是暂有、暂实。变化永恒而虚性常在,所以虚实的无尽转换就是必然,而成道的完整展现。从万物之内看,道便是亦虚亦实;跳出万物看,则就是非虚非实。《紫极宫碑》章所以说:“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形影》章所以说:“无实无虚,可与道俱。”

神对气,便是神气。神为气之性,气为神之体,一为灵性一为物性,万物皆基于神气而生。《神道》章言:“太上者,虚无之神也;天地者,阴阳之神也;人虫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异者形。”气上,也是一样。

神气对有形,便是内外一体的完整。神气是虚性的展现,有形是神气的展现,所以无论神气与有形又皆归本于虚。万事万物就是这样以虚为本源和始终,以神气为中转和流通,而处在有形的无尽循环变化中。

生道之化

万物皆本天道而化,人当然也是一样。道化卷对于人身的生衰变化,给出了最完整的过程演示。

《死生》章言:“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万物。化化不间,犹环之无穷。”

这看上去似乎是常识,却同样不像表面看来那么简单——你有没有发现,气所化之后一直到死,全部可归于天道之化的“形”之中?这便是玄机所在。我们可以看到,这有形的一系列变化是落在生死的轮回内的,而虚、神、气则至简而永恒。那么出离生死、摆脱轮回要从哪里下手,也便很明白了。

所以《死生》章接着说道:“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达此理者虚而乳之,神可以不死,形可以不生。”其中既有天道的不可违,也有人之所能为。能为的就是“虚而乳之”,以虚来哺育自己,便是入不生不死的路。

道教称修仙之成为羽化,便是一种虚态。肉体能不能修成如此且不说,精神必是可以的。能不能长生不死且不说,可益寿延年是一定的。

世道之化

人身小天地,人生小世间。世间又是如何依天道而化的呢?

《大化》章言:“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

从形化精开始,便是具备了欲望的底子,其后的一切生化便一步步奔着愈加堕落而去,从知礼到争夺,是一条显明的败亡之路。于是我们就能真正明白老子所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基于如何深刻的洞察。

一个社会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人之所谓追求,遵循的也正是这个路径;人所追求的一切东西,都是这个链条中的某一环。其实质为何,其终点通向哪里,便很明白了。这就像我们说一个人很精,他的下场一般就是好不了的。《化书》对这整个过程完整、细致的发掘,让我们真正得以看清其中的因果和脉络,是多么珍贵。

形化精如同一道分水岭,是守住形之前的东西,还是落在精之后的一切,正是凡圣的真正区别所在。

灵道之化

以上三化都属天道演绎,不算神奇,且属于渐变。除此之外,《化书》还提到了一种神奇的突变的化,这化看上去无稽,其实极尽玄妙。

《蛇雀》章言:“蛇化为龟,雀化为蛤。”《老枫》章又说:“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蛇可以变成龟,雀入海可以变成蛤,老枫树可以变成仙人,朽烂的麦秸可以变成蝴蝶,贤女可以变成坚硬的石头,山中的蚯蚓可以变成百合花。总之,不仅无情物可化无情物,有情物还可化有情物,无情物还可化有情物,有情物还可化无情物,而且是突变为截然相反的另一种存在——蛇曲速与龟圆拙、天上雀与海中蛤、朽麦之丑与蝴蝶之美、贤女之软与贞石之硬……其中所蕴含,首先是阴阳感通之道。

但这听上去是神话,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有人将《化书》、《国语》、《抱朴子》等书中都提到过的这种转化,解释为前科学时代的蒙昧,就像朽麦化为蝴蝶,生长在农村的人都知道,腐烂的麦秸堆里的确容易生蛾子,看上去的确像是烂麦秸变成的。现在我们则知道,那是因为蛾子在烂麦秸里产了卵,所以最后变成蛾子。

可是仅仅如此吗?能这样用科学解释的恐怕只是小部分,不能解释的则恐怕是大多数。别的且不说,就说生物进化,地球最初以及很长时间内是没有生命的,从没有生命到有生命,不是从无情物化为有情物又是什么?就是从生活经验看,虽然不明白其中道理,但常常感觉只要有了生存的条件,有些生物就会出现,就像是突然出现的,比如下雨后原来干燥的地上出现一汪水,这水里就会出现各种水生物,不知从哪里来的。

我们不必纠结在科学非科学之辨,《化书》这里真正要说的、也是那极尽玄妙处所在,是万物有灵。这点却是靠得住的,但需要靠灵性去把握,就像那些老物件我们都会觉得有灵气,活得久的动物我们都觉得会成精。大蛇渡劫、黄大仙讨封等民间传说不论真假,那都是从这种灵性中生发出来的。而连人都有灵性,造化又怎不会有、怎会不显现于万物?

无论如何,相不相信、足不足够有这种灵性,是判断一个人道根深浅、悟性高低的先决条件。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听鬼怪传说会相信,而那时我们的心是悠远的,与天地万物有着最紧密的贴合,因而与道无比亲近。反而成年所谓理性、懂事后,越来越割裂、狭隘、逼仄、浅薄。

所以《老枫》章接着说:“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虚无所不至,神无所不通,气无所不同,形无所不类。孰为彼,孰为我?孰为有识,孰为无识?万物,一物也;万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道教哲学典籍推荐(道教奇典化书智慧的极致)(2)

三大气机:造化之本、万物之根

一切皆化,这化遵循的法则又是什么?《化书》的解答,指向三处。

道性:万法归虚

首先当然是“虚”。整部《化书》所本,便是这个虚字。《游云》章云:“太虚之中无所不有,万耀之内无所不见。”《天地》章说:“天地盗太虚生,人虫盗天地生,营虰盗人虫生。”人有元精,虚则就是万物的元精所在。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虚呢?最堪参照者,正是道家的无,所谓虚无,《道德经》言:“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及佛家的空,所谓虚空,《涅盘经》言:“犹如虚空,无处不有,如来亦尔,遍一切处。”对于万物本性,无和空则都不如虚准确,因为明确指向一种非有非无的性质,而不会有任何歧义和倾向。

无和空又是什么?万物皆变、永无休止,变即非实,所以是从乌有中来、到乌有中去、显乌有之性,这就是无;一切都是因缘假合,聚散无休、暂有还无、终无实处,空性始终氤氲其中,这就是空。无和空本无两样,都是一种幻的性质,是万事万物的底色和根基所在。

说白了,虚就是道之性,天地万物所内蕴的根本性质。性无形而非无,故说虚;性在一切事物内而承载和主宰一切事物,故说无所不在。万法虚中生,也终复归于虚。

道体:齐同为一

虚生万物,何物生虚?便是万物之“一”。虚为一之性,一为虚之体;虚则一之象成,一则虚之性显;二者是互生和互成的关系。对两者关系最完美的表达,正是老子那句分量最重的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虚极静笃便是虚,并作而复便是一。

一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化书》的一,明显的来源是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论》的主旨就是万物齐同而归一,因为一切都是相对,一切与更大的比无不是大、跟更小的比无不是小,处在忽此忽彼的不断转换中,寿夭、美丑、善恶、是非等无不如是。那么一切放在时空无限的背景中考量,便是消泯一切界限而齐同一体,终归于《齐物论》的主旨一句:“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世人的分别,皆因看不到这无边的整体和相对的实质,而落在了局限中。

道化卷又是怎么说的呢?《枭鸡》章举报晓公鸡以昼为昼、以夜为夜,昼伏夜出的猫头鹰则以夜为昼、以昼为夜的例子,说明昏明相对的道理,得出“能齐昏明者,其唯大人乎!”的结论。《四镜》章直言“无大小、无长短、无妍丑,无善恶”。《铅丹》章更是明确说“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一内外,则可以蜕五行、脱三光”,三光就是日月星,这是说能得齐一之道,便能出离得脱于二元对立的困缚扰乱、循环不休,这就是所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这是一之理。这理概括起来就是《大含》章所说的:“声导气,气导神,神导虚;虚含神,神含气,气含声。声、气、神相导相含……。”万事万物是相互含摄、相辅相成的一体。

此外还有一之境。

《齐物论》的最后是“庄周梦蝶”,梦见变成蝴蝶的庄子,醒来后分不清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而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分,这就是与物同化之境。

道化卷又是怎么说的呢?《形影》章说:“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用一面镜子照形,用其余的镜子照镜子里的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所有镜子所照出的都是一样,形有其影、影有其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切真真假假而混同莫辨。

照形之镜便如同庄周,照影之镜便如同梦蝶,庄周与照形之镜是完整有了虚实混融之象的初始,都是那种混一之境的本源象征,而推演于无穷。

“一”的两大内涵于是就很明白了——万法的归一,和本初的混一。混一之意又有两重,混同不分和如如明觉。庄周梦蝶所喻的是前者,庄子《应帝王》所谓“中央之帝为混沌”;照形之镜所喻的是后者,《应帝王》所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原理与境界,都在其中。

所以《正一》章说:“太虚,一虚也;太神,一神也;太气,一气也;太形,一形也。命之则四,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元初是混一,万法终归一。

道成:阴阳冲和

“一”的达成,内以混同,外以相对。但这还没有触及内核。

混同是什么的混同?阴阳。相对是什么的相对?阴阳。又是如何混一和归一的?交感冲和。阴阳冲和,正是那个内核。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正是一之象。不和便是分裂、对立和冲突,便是二。

所以《龙虎》章云:“龙化虎变,可以蹈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终。”在道教丹道思想中,龙为阳,虎为阴,化变自然就是阴阳交感冲和,所以能行履于虚空、贯通于金石,而成有无通融、物我一体、无始无终,这便是归一。

儒释道三家共同的根本都是中道,究竟什么是中道、以及如何才是中道之行?最完整、明确而概括的回答,正是:阴阳冲和,明阴阳而行冲和。万法皆在阴阳内、皆依阴阳而运化,并以感应交通为法则。从事物中察知阴阳之所在,察之真切则自能生感应,能够感应则自能生交通。依此而行便是行中道,所得的那个东西便是中道本身。

总而言之,阴阳冲和而归一,万象归一而虚显。欲明化道,这是要把握住的根本法则和气机。

道教哲学典籍推荐(道教奇典化书智慧的极致)(3)

一大气门:逆行天道

明道之后,又当如何入道?《化书》从至高法则、根本心法到核心法门,为我们推开了那扇玄奥的大门。

至高法则:逆行天道

张三丰《无根树》中说“顺为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正在《紫极宫碑》章开篇那句完整的话里:“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道之委就是道之顺,道之用就是道之逆。顺对于天道诚然是化生之用,对于化生出的我们则意味着愈趋表面、与道日远的滞塞不通。只有逆之而行回归虚的本源,才能像天道运行那般体用畅通,成为一个小宇宙的系统,反而才是真正的效法天道。这就是全部的道理所在。

顺为凡,正是陷于欲望追逐的芸芸众生的写照;逆为仙,正是一切真修行者之所通行,一切的修行都是为了回归本源,都需要靠逆行天道。顺为自取灭亡之道,逆为长生久视之道,正如顺境毁人、逆境成人,就是因顺境通往贪取、逆境通往放下。《蛰藏》章所以说:“是以大人体物知身,体身知神,体神知真,是谓吉人之津。”

了解道教的都知道,内丹修炼的五大阶次正是:筑基炼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从有形之炼开始,逆行至虚无之道结束。

根本心法:以忘养道

如何炼?《化书》的根本心法,就是一个字:忘。

《紫极宫碑》章接着说道:“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通过忘,从形的境界深入到气的境界,从气的境界深入到神的境界,从神的境界深入到虚的境界,然后既然是从实处逆修而来,又自然能得虚实相通的大同境界。大同境界就是圆通境界,就是道的境界。

什么是忘?这个心法的来源,也是庄子。庄子《大宗师》反复提到忘,“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相忘以生,无所终穷”……特别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直接说到了修法,也告诉了我们忘是一种层层深入的悟境,其实质是逐层出离表象,逐步超越有形之局,这需要通过不断深入精神来实现。入的越深则出得越远,则与大通道境越近,直至完全化入。所谓的忘,不过是不受所困、不为所动、不落心上,犹如片羽浮于太空、滴雨落于海上,而不是真的忘了。

孩童无忧,智障常乐,狗咬完架很快又能一起玩耍,皆因能忘。所以他们比平常人更接近于道。局内则迷乱,局外乃清宁。

核心法门:凝神入道

又如何忘?

《阳燧》章说:“……外视者昏,内视者明。是故载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长存。”明确指出“内视”之法。

内视让人想到佛家的内观,是如如觉察观照而不作意,则“慧”起。“用神合真”又让人想到佛家的止法,是制心一处而使万念自然俱息,则“定”生。内视之义,当跟这两点都有会通,天道是一,一切正道必归于一处,一切正法必归于一脉。无论观还是止,需要的都是一份明觉的专注,用道教的说法,便是“凝神”。

南宋高道白玉蟾将内丹修炼分为炼形、炼气、炼神三关,入手处则正是凝神。他在《玄关显秘论》中说:“今夫修此理者,不若先炼形,炼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丹成,丹成则形固,形固则神全。”凝神,正是开启天道逆行通道的那把钥匙,把住凝神一法,其他一系列功用都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专门的炼形、炼气不是不可,但都不是根本,都是为通往根本。

凝神就是守一,守一是关键,守于何处则不重要。气息也可,丹田亦可,其他均可。

道教哲学典籍推荐(道教奇典化书智慧的极致)(4)

结语:道成即术成

《化书》道化卷之外的五卷,重点放在经世致用,所以它不是专门论道、专讲修炼的书,而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导向的,也就是入世。

入世需要用术,《化书》对术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仁义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术,以至于亡国;忠信者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术,以至于获罪……盖拙在用于人,巧在用于身。”用于人就是把仁义忠信这些修养只对别人讲,用于身就是用于自身的修炼,拙与巧是为其定性。这明白告诉我们,修道养德,就是最大的术。

所以《紫极宫碑》章的最后说:“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合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阴阳)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机巧之徒热衷于习术,好用权谋手段,其实恰恰落在下乘,乃自取灭亡的旁门左道。大术和妙术则是自我修炼境界的发用,方可通于变化、随机而应,则变化万千、神鬼莫测。无论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还是岳武穆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都是这个。

道有了,术自然就有了,哪里需要专门学术。迷于术的,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所以《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易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以德为基,最大的德就是清静寂然,则万物皆备于我矣。

如此之术,方能快而稳,方能远而高。有道即有术,道成即术成;大道大术,小道小术。奔跑在小道上的,是大多数;行走在大道上的,往往独行。

作者: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