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AshuraSJ@bigfun社区

·笑面青江(にっかり青江)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

笑面青江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5)

种类:胁差-大胁差

锻造者:备中青江派·青江贞次。贞次为镰仓时代中期的刀匠,通称右卫门亮,生卒年不详,仅知道其父为同属青江派的守次。与同属青江派的恒次(念珠丸恒次的锻造者)一样,青江贞次也是后鸟羽天皇组织的御番锻造的成员之一。

参数:

此刀原本为2尺5寸长(约83.3cm)的太刀,后来被磨短为1尺9寸9分(约60.5cm)的大胁差,反约1.2cm;刀茎处铭文“羽柴五郎左衛門尉長”(即丹羽长秀)。另有江户时代制作的刀鞘外装“金梨子桐四つ目結紋散糸巻太刀拵”。

相关典故:

此刀日文名称中的“にっかり”据说是笑声的拟声词,有时也写作“珥加理”,因此笑面青江有时也会写为“珥加理青江”。传说某个武士听闻领地内有妖怪出没,便在晚上前去查看,发现了一名抱着孩子的女人对其不停发出笑声;笑着的女人对武士说“请您抱我吧”,心慌意乱的武士直接一刀劈了过去,却发现女人和孩子都消失了。等到第二天白天再来查看时,没有发现任何的尸首,只在现场发现了一个被劈开的石灯笼。

至于传说里的这个武士是谁,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享保名物帐》的说法是住在近江国蒲生郡八幡的中岛修理太夫、中岛九理(久得)太夫兄弟中的某一人;《常山纪谈》中则提到此事是浅野长政的某个家臣从甲贺国前往伊势国时的经历;《京极家家传》则说是驹丹后守(狛丹后守)。

持有者:柴田胜家-柴田胜敏(胜家之子)-丹羽长秀-丰臣秀吉-丰臣秀赖-京极高次-京极家

丹羽长秀(1535-1585),织田家臣,“织田四天王”之一。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6)

丹羽长秀

丹羽长秀幼名万千代,15岁时即出仕于织田信长,在信长攻打美浓稻叶山城时得到重用,因其行事稳重而深受信长的信赖,与柴田胜家一同被视为是织田家的宿老之臣。后来,丹羽长秀又奉信长之命,向筑城名手松永久秀学习营建城池之术,并主持修建了信长时代赫赫有名的安土城;1581年,信长在京都举办御马揃阅兵时,丹羽长秀是获允第一个进场的,足见其地位之高;此外,信长将自己哥哥的女儿以养女身份嫁给了丹羽长秀,同时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丹羽长秀之子丹羽长重——种种事例都证明信长对这位亦兄亦友的家臣的无比信赖。而丹羽长秀也不负信长的期待,内政、军事各方面均功绩卓著,因作战勇猛而被称为“鬼五郎左”。当时流传有“木綿藤吉 米五郎左 掛かれ柴田に 退き佐久間 ”的民谣,指的就是织田家四名重臣:如同木棉布一样无论何时都可发挥作用的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如同大米一样朴实无华却必不可缺的丹羽长秀、一马当先勇猛无比的柴田胜家,以及擅长撤退战殿后减少伤亡的佐久间盛政。

本能寺之变时,丹羽长秀奉信长之命辅佐信长三子织田信孝参与四国征伐,得知消息后立即与从中国急行军回师的羽柴秀吉合流,在天王山与明智光秀交战。战后,围绕织田家政治遗产的处置问题,织田家家臣在清州城召开会议,即“清州会议”。此时,丹羽长秀是极少数支持羽柴秀吉的织田家老臣,支持秀吉立信长长孙三法师为织田家继承人的提案,最终避免了织田家的分裂;但众人并不知道,秀吉的真实动机并非立幼主那么单纯,而是意欲成为织田信长的政治继承人,进而夺取天下。

随着秀吉野心的不断扩张,在织田家老臣与秀吉间寻求平衡的丹羽长秀最终无法控制局面,被迫与昔日同僚柴田胜家分道扬镳,在1583年的贱岳合战中加入了秀吉的军队,在此战中亲自追捕逃亡的胜家之子柴田胜敏,并将其押往近江佐和山城(长秀的居城)处刑。随后的小牧·长久手合战中,丹羽长秀继续作为秀吉的盟友而参战,并在战后得到越前、若狭、加贺等地作为封地,领越前守一职。不过,面对早已日薄西山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盛况的织田家,丹羽长秀的复杂心境究竟如何,如今早已难知晓;

1585年,因胃结石(一说胃癌)而病入膏肓的长秀最终去世,享年51岁。据说难忍病痛折磨的长秀,用刀将自己的腹部切开,取出了胃里呈鸟嘴状的化石,曰“此即为使我痛苦不已之物吗”,用刀柄将结石击得粉碎;另有一说是晚年悔恨自己支持秀吉导致织田家衰亡的丹羽长秀将这块结石送到秀吉手上,以表达自己对秀吉的愤恨之情。

京极高次(1560-1609),世称羽柴大津宰相、京极侍从、京极若狭守,若狭小浜藩初代藩主。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7)

京极高次

京极高次出身的京极氏乃是北近江名门·佐佐木氏的支流,其母京极玛利亚乃是浅井长政的姐姐。在浅井家、织田家先后扩张势力时,京极氏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连连逃窜,家门破落;京极高次之父先臣服于织田信长,本能寺之变后反抗又被击败;光秀与秀吉交战前夕,已继任家督之位的京极高次又不知是为了维护“近江名门”的那点微不足道的名誉、还是真以为光秀是个粗大腿,脑子抽风加入了明智光秀的军队与秀吉对抗。最后的结局人尽皆知,光秀败逃并被农民所杀,秀吉赢得了大义名分;本来按照一贯的道理,京极高次应当以死来了结自己犯下的蠢事,但他不仅没有被勒令自尽,仅仅是没收了封地,更是在之后成为了大津城主——靠的就是所谓的“权色交易”和裙带关系。

京极高次的妹妹(也有一说为姐姐)龙子是若狭守护武田元明的妻子,二人育有一男一女;但武田元明在山崎合战中加入了明智军,最后兵败自尽。而龙子则因美貌和显赫的家世(京极氏虽早已是破落户,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名门再怎么都比秀吉这个农民出身的家伙要好得多)被秀吉看中,垂涎龙子美貌的秀吉将其纳为侧室,即西之丸殿(西の丸殿)。秀吉对西之丸殿的宠爱堪比后来的淀殿(浅井茶茶),而西之丸殿对秀吉吹的枕边风,无疑是兄弟京极高次飞黄腾达的终南捷径。就这样,京极高次作为明智军的余孽,仅仅被秀吉象征性的没收了领地;很快,京极高次在天正十二年(1584)获封近江国高岛郡2500石领地,第二年加增到5000石;同年又因参与了秀吉的九州征伐而加到1万石,并在天正十五年(1587)迎娶了比自己小7岁的表妹浅井初(浅井长政的女儿、浅井茶茶的妹妹)。

坐上了妹妹龙子和妻子阿初(阿初的姐姐为秀吉最宠爱的侧室·淀殿)的火箭,京极高次迎来了垂直式晋升:天正十八年(1590),京极高次获封近江八幡山城2万8千石,并在次年拜领从五位下侍从之职;文禄四年(1595)加封近江大津城6万石,领从四位左近卫少将;第二年,京极高次获赐羽柴苗字和丰臣姓,领从三位参议,故而被称为“近江宰相”。这种靠女人上位的作法在当时成为了许多人的嘲笑对象,京极高次因此得了一个“萤火虫大名”(蛍大名)的讽刺之称——萤火虫虽然能发出耀眼的光,但其发光的部位却是位于屁股上;这个称号的具体含义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秀吉死后,天下再次迎来动荡之时,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动员关东关西大名之力,在美浓国的关原一决雌雄。战前,三成一方的大谷吉继劝说京极高次出兵对峙东军,但京极高次却突然回师大津城,死守城池不出;惊诧于这突如其来状况的西军遂奋力攻城。虽然最终攻破大津城,但关原之战却在同一天以东军胜利而告终。京极高次的骑墙之举再次为其带来了巨大红利,家康封若狭小浜8万5千石给他,高次以自己为背叛者为由拒绝,但其后又在弟弟的劝说下接受;次年,家康又在原基础上加封京极高次7千石,使得京极高次成为9万2千石的若狭小浜藩主。就这样,这个资质平平的“小法师”(京极高次幼名),凭借着女人和察言观色的能力,反而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

目前状态:现为香川县丸龟市立资料馆所藏。1940年,笑面青江被评定为重要美术品;1997年,丸龟市从京极家买下此刀,并存放于丸龟市的市立资料馆。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8)

笑面青江的刀鞘外装“金梨子桐四つ目結紋散糸巻太刀拵”,制作于江户时代

·明智近景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9)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0)

明智近景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1)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2)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3)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4)

种类:打刀

锻造者:备前长船派·备前长船近景。

参数:

刀刃长2尺2寸5分(约68.2cm),反约1.2cm;刀茎末尾处有年记铭文“暦応三年”。

相关典故:

和众多因其持有者的事迹而增光添彩的刀剑不同,明智近景是极少数因为主人的恶名而不被待见的存在。这把刀在光秀之后传到了明智家的后代手上,随后被出羽庄内藩的大庄屋日向家所持有。幕末时期,因为日向家的后人厌恶明智光秀背叛主君的不忠行为,将刀茎上原本的刀工铭文以及光秀持有此刀时刻下的铭文全部磨去,只留下了“暦応三年”的年记铭文。削去弑逆之人的铭文可以理解,但为何要连刀工铭文也一同磨去,实在是个令人难以捉摸的问题。

《仁王2》中的明智近景被设计为拥有与不动明王三钴剑一般的造型,是为了契合游戏内光秀身为调和者公正无私的特点;同时剑身造型古朴,刻有诸多梵文,主要是为了与其盔甲的设计相契合(虽然历史上明智光秀的所作所为的确不能用“大义”来形容)。

持有者:明智光秀-庄内藩日向家

目前状态:现为私人收藏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5)

·浅井一文字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6)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7)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8)

浅井一文字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9)

种类:太刀。尽管在《仁王2》中看起来是打刀造型,但历史上的浅井一文字确实是把太刀。

锻造者:不明。在相关史料中均未记载浅井一文字的锻造者是谁,刀身无刀工铭文也进一步掩盖了锻造者的真实身份。

参数:

刀刃长2尺1寸6分(约65.4cm),刀茎中心处铭文“一”。

相关典故:

根据《浅井三代记》记载,此刀最初是织田信长所有,在织田家与浅井家联姻之时,信长将这把刀作为妹妹阿市的陪嫁,送给了妹夫浅井长政;作为回礼,浅井长政将浅井家的名宝“石割兼光”给了信长。不过,《浅井三代记》中提到的给长政的是“一文字宗吉の御太刀”,而浅井一文字并不清楚出自哪位刀匠之手,因此也有说法认为《浅井三代记》中提到的陪嫁物和浅井一文字是两把不同的刀。

之后,浅井长政在信长上洛后截了信长的后路,公然撕毁盟约袭击织田家,最后被围困于小谷城兵败自杀;浅井一文字遂传到了长政的长女·浅井茶茶手中。茶茶后来成为了丰臣秀吉的侧室,并在大坂之阵中身死;浅井一文字按道理也随其主一同消失无踪,但在战争结束后突然出现在了尾张德川家。元和三年(1617),尾张德川家将浅井一文字献给时任将军德川秀忠(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浅井长政的三女儿阿江,也就是浅井茶茶的妹妹),使得一文字从此成为将军家的御宝。

持有者:织田信长-浅井长政-淀殿(浅井茶茶)-尾张德川家-德川将军家-前田利常-柳泽吉保-山县有朋

柳泽吉保(1658-1714),江户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的侧用人,著名权臣及奸臣。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0)

柳泽吉保

柳泽吉保出身的柳泽氏据说是清和源氏三大支流之一的河内源氏下属甲斐武田氏的旁支——甲斐一条氏的末裔(有点绕,但柳泽氏确实是这么自称)。武田家灭亡后,德川家康命井伊直政四处集结武田家遗臣,组建了井伊赤备队,使得柳泽氏等一众武田遗臣成为了德川氏的世代家臣。柳泽吉保也因为这一关系,自6岁时就开始侍奉上野国馆林藩的藩主·德川纲吉,并因机灵聪慧和好学而深得纲吉的喜爱。

在德川纲吉成为幕府将军后,柳泽吉保也飞黄腾达,成为了纲吉的第一批幕臣,于1682年升为从六位下,1685年升从五位下出羽守,1688年成为纲吉的侧用人(将军近侍的最高职衔,在老中与将军之间起到沟通桥梁作用),同时俸禄升至1万2千石,跻身于大名行列;1690年,柳泽吉保再次加封,这回直接涨到了2万石,并于同年升任从四位下。到1694年,柳泽吉保已经拥有了与老中同等规格的待遇,俸禄也涨到了7万2千石;1706年,柳泽吉保甚至升到了大老格,俸禄高达15万1200石,可谓位极人臣。德川纲吉与柳泽吉保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亲密到了一种不正常的程度,甚至有说法认为二人是同性恋人关系;正是这种近乎不正常的宠信,直接造就了可以算得上是江户幕府时期最大的一次丑闻。

这个记载在《护国女太平记》(護国女太平記)中的说法是这样的:德川纲吉有一名爱妾饭塚染子,后来纲吉把这名爱妾赐给了柳泽吉保做侧室;但是在染子成为柳泽侧室以后,纲吉竟然还叫其前来侍寝。柳泽吉保也并不生气,反而让染子给纲吉吹枕边风,许诺赐给柳泽甲斐国100万石的领地,没想到纲吉居然爽快地答应了;若非后来纲吉去世后此事不了了之,柳泽吉保就真的会成为封地超百万石的大大名。这个故事真伪不明,但“柳泽吉保的儿子是将军的私生子”的流言在民间疯传,而幕府的确对纲吉的作法大为恐慌,在大奥中设置了名为“御添寝”的女官,负责在将军过夜生活时背对解锁姿势的将军,提防将军或侍寝的女性说出一些离谱的内容,可以说是直接导致后世德川将军们的夜生活体验极其不愉悦。

山县有朋(1838-1922),幕末著名军事家、“日本陆军之父”,明治时期军政大佬。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1)

山县有朋

山县有朋是“草鸡变凤凰”的典型例子,出身于长州藩下级武士家庭的他在同辈人间默默无闻,与其一同就学于松下村塾的吉田稔磨也将其比作平平无奇的小木棍;但诸多长州藩同志的过早离世,使得山县有朋得以站在了台前,成为倒幕战争中长州藩的军事代表人物。明治维新后,山县有朋经过摸爬滚打(加上其他资历更高的大佬早逝),成为军界无可撼动的大佬,更是在1898年担任了内阁首相一职负责制订所有陆军作战计划的参谋本部、改革警察制度、地方自治制度,乃至恶名昭彰的军国主义,都是出自山县有朋之手,他也因此被称为“日本军国主义之父”。凭借着元老资历和权力,山县有朋在军政两界翻云覆雨,甚至一度插手了皇太子裕仁选妃的事件中,成为许多人不待见的存在;但必须肯定,他使得日本以极快的速度武装成一个军事强国——尽管这最终导致这个国家滑向了毁灭的深渊。

目前状态: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被烧毁

·星切太刀(星切の太刀)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2)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3)

星切太刀

种类:太刀

锻造者:不明

参数:不明

相关典故:

星切太刀是一把各方面参数皆不见记载的刀,“星切”之名也不知从何而来;但这把刀的名气很大,信长为了得到这把刀一掷千金,最后将这把刀与茶具等物一同传给了嫡子织田信忠。这把刀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是因为它的前持有者乃是“曾我兄弟复仇事件”的主人公之一——曾我五郎时致

曾我兄弟复仇事件”被称为“日本三大复仇事件”之一(另外两件分别是与“忠臣藏”有关的“元禄赤穗事件”,以及江户初期被传为“三十六人斩”的“键屋之辻决斗事件”),大概经过是安元二年(1176),伊豆豪族工藤氏因家族继承问题而爆发了内部骚动,工藤祐经因为恼怒于从兄伊东祐亲夺取其领地伊东庄而派人伏击后者,却不想之只打伤了后者,杀死了祐亲的儿子河津佑泰。河津佑泰的遗孀带着两个儿子改嫁曾我祐信,两兄弟遂改姓曾我,日思夜想要报仇。

之后,伊东祐亲一脉没落,工藤祐经却因为得宠于源赖朝而飞黄腾达。曾我兄弟中的哥哥一万丸元服后改名曾我十郎祐成,继承曾我氏家督;弟弟箱王丸则被送往箱根权现神社修行,改名曾我五郎时致。后来兄弟重逢,从箱根权现神社取出当年源义经供奉于此的名刀“薄绿”(即名刀“膝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蜘蛛切),意欲找仇人复仇,在建久四年(1193)源赖朝在富士裾野举办卷狩时混入行列其中,于最后一夜潜入工藤祐经的住处将其杀死。哥哥十郎当场被仁田忠常诛杀,弟弟五郎则在次日向源赖朝陈述复仇缘由后从容赴死,被处以斩首之刑。尽管只是一起复仇事件,但其背后的政治动机却被认为凶险异常,被认为是北条时政(源赖朝的岳父,同时也是为曾我五郎时致行元服礼的乌帽子亲)或源范赖(源赖朝从弟,在源赖朝夺得天下后受到猜忌,二人日益交恶)意欲暗杀源赖朝的阴谋。

在那之后,哥哥曾我十郎祐成的侧室虎御前也被赖朝逮捕审讯,最终无罪释放;而曾我兄弟复仇的故事经虎御前之口,被后世代代相传,成为歌舞伎、净瑠璃等曲艺的热门题材。据说曾我兄弟死后,富士裾野出现了反常的现象,天空中时常会传来战斗厮杀之声,以及曾我兄弟的怒吼嘶号声;来往的行人听到异响后大多当场暴毙,即使侥幸捡回一条命,也会变成精神失常、不断念叨曾我兄弟说的话的疯子。这一反常现象被称为“音灵”,被认为是曾我兄弟这种死于非命的怨灵化为妖怪作祟;源赖朝遂派人举行祭祀仪式,将二人作为神明加以供奉,最后才使这一现象逐渐消失。

持有者:曾我五郎时致-织田信长-织田信忠

目前状态:本能寺之变中被烧毁,下落不明

·振分发广光(振分髪広光)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4)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5)

振分发广光

种类:打刀

锻造者:相州派·广光。广光为镰仓时代后期的刀工,通称九郎次郎、藤九郎次郎或五郎三郎,据传为相州派刀工正宗之子(一说为养子),但同时也有广光为新藤五国光之子、相州正宗的兄弟、相州贞宗之子等不同的说法。传说广光年轻时锻刀皆无刀铭,某次其师傅向为其起一个刀工名,这时一只狐狸跳到了书案上,发出“koko”(コーコー)的叫声,于是干脆就以狐狸的叫声转换为汉字作为刀工名,起名为“广光”(廣光)。

此外,据说广光生活穷困,没法给徒弟发零花钱,只好在徒弟锻造的刀上刻上自己的刀铭“廣光”,让徒弟拿着刻有自己刀铭的刀去卖个好价钱,代替零花钱使用,久而久之就将这类仅有铭文出自广光之手的刀剑称作“恩铭广光”(恩銘の広光)。

参数:

刀刃长2尺9分(约69.7cm),反约4分(约1.3cm);刀茎处铭文“振分髪”。

相关典故:

振分发”(振り分け髪、振分け髪、ふりわけがみ)实际上是一种日本平安时代女性的发型,一般是指的头发长到留至肩头、刘海遮住眼睛的程度时,将刘海往两边分开以防遮蔽视野的造型;有的时候也会将分至两边的刘海在耳后用纸包住。这种发型一般是未婚的少女所常见,不过从《伊势物语》里的描述来看,似乎未婚的少年少女都是这一发型,也称“”;在现代则被称作“波波头”或“蘑菇头”。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6)

《战国无双3》里森兰丸的发型基本上就和“振分发”(“秃”)差不多

这种后发较短、刘海拢至两边的发型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称呼。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与之类似的发型被称作“うない”;孩子长至童年,刘海留到眼睛以上时,则称“目刺”(目刺し);少年时期乃至结婚前,刘海长至齐眼、后发长至肩部,则称“振分发”(振り分け髪、振分髪)、“稚儿头”(稚児頭)或“御河童”(おかっぱ)。成年女性在出家后,不会像男性那样剃光头发,而是将头发剪到齐肩,形成与少女类似的发型,这种情形下则被称为“尼削”(尼削ぎ/削ぎ尼/下げ尼/垂尼/垂れ尼)。

以“振分发”来为刀剑命名并非个例,织田信长、伊达政宗、稻叶一铁、吉川广家都持有以“振分发”为名的刀剑;但“振分发”的含义,在不同主人处则存在一定的细微差异。这一典故出自《伊势物语》第23段的“筒井筒”(中译本翻译为“比肩”或“青梅竹马”)。该故事讲的是一对从小一同长大、常在水井边嬉闹的青梅竹马,随着渐渐长大因害羞而逐渐疏远,但女孩早已对男孩芳心暗许,男方亦暗下决心此生非彼不娶;待到二人适婚之时,女孩推掉了父母媒人介绍的所有婚事,执着地等待自己心中的那个人。此时,男方寄来一首和歌,曰:

筒井づの 井筒にかけし 麿が丈 過ぎにけらしな 妹見ざるまに”(当年同汲井,身似井栏高。久不与君会,井栏及我腰。)

女孩遂赋诗一首回赠,诗曰:

比べきし 振り分け髪も 肩過ぎぬ 君ならずし て誰かあぐべき”(昔年初覆额,今日过肩身。此发为谁结,除君无他人。)

收到彼此诗书的二人遂克服了以往的隔阂,最终喜结良缘。由这一典故,“振分发”引出了“由少女向成熟女性蜕变”的含义,被认为是希望持刀者克服过往的自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武士的一种祝愿;而在伊达政宗持有的振分发胁差处,“振分发”的含义则是由原典中“君ならずし て誰かあぐべき”引申出的“除了我以外,还有谁能持有由名刀正宗磨成的胁差呢”的自满骄傲之感。

持有者:吉川广家

目前状态:现藏于山口县岩国市吉川史料馆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7)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8)

·天狗切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9)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0)

天狗切

种类:打刀

锻造者:\

参数:\

相关典故:

现实中并不存在名为“天狗切”的刀剑,这把武器是化用了柳生石舟斋宗严的一个典故。

据说柳生宗严在与“剑圣”上泉信纲比试败下阵后,3年间每天夜里都会以一只天狗为对手来磨炼自己的剑术。经过漫长的修炼后,宗严的剑术终于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他对着天狗一刀砍去,却发现天狗消失了,只是之前天狗站着的地方有一块巨石已经被劈成两半;另一个说法是,柳生宗严某天晚上练剑时看到了一只天狗,于是一刀砍去,事后发现并没有任何天狗来过的痕迹,只剩一块被砍为两半的巨石。

如今在奈良的柳生之里,还留存着一块长约 8m、宽7m、高2m的巨石“一刀石”。巨石中间被平整的裂痕一分为二,据说这就是当初柳生宗严斩杀天狗留下的。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1)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2)

一刀石

持有者:柳生宗严

目前状态:\

·安宅贞宗(安宅貞宗)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3)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4)

安宅贞宗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5)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6)

种类:打刀

锻造者:相州派·贞宗(正体)/越前康继(复制品)。活跃于镰仓末期到南北朝初期的贞宗为相州正宗之子(一说为养子),是相州派的代表人物。其锻造的刀剑风格受到正宗的大伯父大进房和正宗之师新藤五国光的影响,大多会在刀茎铭刻素剑(不加任何装饰、也没有剑柄的三钴剑)、护摩箸、梵字或倶利伽罗龙王的图案;不过现存下来的贞宗作品却很少出现有华丽刀铭的现象,大道为无铭刀。

康继为安土桃山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前期的新刀期(*注1)刀工,曾侍奉过堀秀政、结城秀康,后被秀康推荐给家康,负责锻造诸多名刀的复原品,并得到家康所赐的“康”字名讳,允许在刀剑上刻上德川家葵纹,因此被称为“御纹康继”、“葵下坂”。

*注1:依据不同年代刀剑的刀刃样式,日本刀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上古刀期(奈良时代以前,这一时期的刀剑没有“反”这一特点,全部是直刃)、古刀期(平安中期到安土桃山时代末期)、新刀期(庆长元年到安永末年,即1596-1781)、新新刀期(天命元年到明治时期,即1781年以后)和现代刀期(明治九年以后,即1876年至今)。在这种,新刀期又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对应庆长元年到庆安末年(1596-1652)、庆安末年到元禄末年(1652-1704)和元禄末年到安永末年(1704-1781)。

由于安土桃山时代指的是1568(一说1573)-1603(一说1615)的这段时间,故古刀期和新刀期前期存在较长的重合期。

参数:

刀刃长2尺1寸5分(约71.7cm),刀茎表面自下而上雕刻有素剑、锹形、莲华和梵字,一直延伸到刀樋下端;里面则自下而上雕刻素剑和梵字。刀刃正反两面的刀樋形式不同,表面为二筋樋(两道并行的细血槽),里面为附樋(添え樋,一道较宽的血槽下附带一条细血槽)。

相关典故:

安宅”这个名字,据说是三好长庆将三好家肱股之臣兼弟弟·安宅冬康叫至居城饭盛山城后,勒令其切腹自尽,其用于切腹的那把刀后来就被冠以“安宅”之名;也有说法是“三好三人众”之一的岩成友通使用此刀在杀害安宅冬康后得名。

此外,安宅贞宗有一个叫做“沉水之雪”(水に降る雪)的外号,据说是被这把刀斩杀时,刀刃会如同落入水面的融雪一般深深陷入血肉之中,这也是《仁王》初代中将此刀设定为水属性的原因,刀鞘上的白色点纹也与此有关。

持有者:岩成友通-丰臣秀吉-小早川秀秋-德川将军家

岩成友通(?-1573),三好家家臣,“三好三人众”之一。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7)

落合芳几所绘《太平记英勇传十五:岩成主税助左道》,“岩成主税助左道”即岩成友通

岩成主税助友通为三好长庆家臣,与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合称为“三好三人众”;其姓氏有时也会写为“石成”。三好长庆死后,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就拥立幕府继承人而分裂,三好长庆之子三好长继逃往松永久秀处,1568年三好三人众率部攻入松永久秀所在的大和国,受到织田家柴田胜家、阪井尚政等人的围攻,力战不敌而退守阿波。在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臣服于织田家后,三好三人众再次于1568年底攻打畿内,与足利义昭及织田信长作战,再败,退回阿波。

次年,随着信长的权势不断增强,感觉自身受到威胁的足利义昭与三好三人重和解,共同参与了“信长包围圈”的建立,企图封锁织田信长并将其击败。由于受到甲斐大名武田信玄上洛的威胁,织田家在包围网初期处于劣势,三好三人众联合安宅信康(安宅冬康之子)、筱原长房(三好义贤家臣)等人与织田家军队展开拉锯,收复了大片三好家旧领。

但在1573年,随着武田信玄的病逝,武田家对织田家的威胁得到解除。得以腾出精力的织田信长回过头收拾足利义昭和三好氏一门,将包围网撕开一道缺口。在山城国淀城的战斗中,岩成友通死于臣服于织田家的细川藤孝,三好政康则开城投降,三好长逸下落不明。

目前状态:本体被烧毁,下落不明

目前有一把越前康继锻造的复制品留存,表面铭文“あたき写 大袈裟落”,里面则铭刻了德川家下赐的葵纹,书“以南蛮鉄越前康継”。现藏于福井县历史博物馆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8)

·雷切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9)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0)

雷切

种类:打刀(游戏内)/胁差(现存)

锻造者:不明。这把刀是无铭刀,现存的史料及相关书目中对其来历和锻造者皆无任何记载。

参数:

刀身长1尺9寸3分(约58.5cm)、反约2.4cm。在最初的记载中,这把刀是一把太刀,传给立花宗茂后刻上了“立花飛驒守所持”的铭文;但后来的传承记录中,“雷切”成为了一把胁差,铭文也消失了。根据立花家史料馆展出的情况来看,的确有明显的打刀磨短改为胁差的痕迹,推测是在那时把铭文也一同磨去了。

相关典故:

这把刀也叫“雷切丸”,原本的名字叫做“千鸟”,名称由来是原本的刀柄上有飞鸟样式的装饰。根据《大友兴废记》(大友興廃記)的记载 ,天文十七年(1548)六月五日(*注2),35岁的户次鉴连(立花道雪)在故乡藤北的一棵大树下遮阳休息。这时,天空中突然响起了雷鸣,一道雷电朝道雪所在的大树劈来;情急之下,道雪拔出放在一旁的佩刀“千鸟”朝雷电砍去,将雷电一劈两半。相对地,道雪的下半身受到雷电作用而瘫痪,但据说他在这之后获得了常人难以匹敌的勇武,即使是半身不遂仍多次骑马上阵奋勇杀敌。由于这个传说,人们便认为道雪大难不死、得到了雷神的加护;道雪也将爱刀改名为“雷切丸”,以纪念当初的那次奇遇。《仁王》中的雷切刀身上附有雷电,也是与道雪斩雷的传说有关。

虽然这一逸话被认为是后人为渲染立花道雪的勇武而被创造出来,但从立花家史料馆收藏的雷切来看,其刀锋(切先)处有段原因不明的变色,推测是因为高温所造成,或许斩雷的说法属实也说不定。

此外,上杉家传承的名刀——竹俣兼光,因为有着两次退治雷神的传说而也被称作“雷切”。但一般为了区分,很少会以“雷切”之名称呼竹俣兼光。当初竹俣庆纲向长尾景虎(即后来的上杉谦信)献上此刀,景虎用此刀直接斩断了火绳枪的枪身,因此使得这把刀也有“铁炮切兼光”(鉄砲切り兼光)和“一两筒”(一両筒)的别称。

*注2:《柳川史话》(柳川史話)记载的时间是天文六年(1537)六月五日,也就是道雪24岁时发生的事。

持有者:户次(立花)道雪-立花宗茂(游戏内为立花訚千代)-立花家。

户次道雪(1513-1585),原名户次鉴连,九州地区大友家家臣,被称为“鬼道雪”、“雷神”、“九州军神”、“大友之魂”,与同样侍奉大友家的高桥绍运合称为“大友双璧”。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1)

户次道雪

户次鉴连起初名为户次亲守,其父为户次亲家。大永六年(1526),丰前马岳城主佐野亲基和问田重安发动叛乱,大友家命令担任丰后大野郡藤北庄铠岳城主的户次亲家出兵讨伐,然而由于亲家卧病在床,遂由年仅13岁的亲守代替父亲出征,大获全胜而受到主家大友家的嘉奖。同年四月,亲守继承了病逝父亲的家督之职,拜领大友家当主·大友义鉴名字里的“鉴”偏字,改名鉴连,在之后作为大友家重臣而奋勇作战,跟随主君大友义镇出家而改法号为“麟伯轩道雪”。

永禄十一年(1568),立花山城城主立花鉴载反叛大友家,已是二度叛乱的立花鉴载最后在切腹自尽而死,大友总麟劝说道雪镇守立花山城;道雪答应了转封筑前立花山城,但却终生没有使用过“立花”这一姓氏,天正三年(1575)将家督之位让给女儿訚千代后才让女儿继承立花姓氏,据说这是因为道雪不想背负叛贼的姓氏而选择的作法(“立花道雪”这个称呼是后世人为了方便而创造出来的);同样,此前不满于宗麟荒淫举措而反叛、最后兵败自尽的岩屋、宝满二山城城主·高桥鉴种,其所属的高桥氏则由吉弘鉴理次子·吉弘镇理继承(即后来的高桥绍运)。

在当时的筑前有一句话,大意是“有绍运的地方,道雪就会出现”。道雪与高桥绍运作为大友家最后的名臣而鞠躬尽瘁,联手参与了多次抵抗龙造寺、岛津等大名的进攻。由于道雪没有儿子,遂向高桥绍运坦明“我年事已高,而主家大友家却日益衰微,四周强敌林立。若我没后,大友家中惟君能够支撑,然所为终究有限;若能以一子继承立花家,至少能有两名门守护主君”,恳求绍运将长子弥七郎作为婿养子过继到立花家。高桥绍运遂将长子送往立花家继承家督之位,将家传宝刀赠予儿子,并叮嘱“如今世间风云变幻,我和道雪殿下或许明日就会刀兵相向。你已是继承立花家之人,若两家交战,务必要作为先锋讨取我首级”——弥七郎元服后改名统虎,后改名宗茂,即是人称“忠义刚勇镇西一”(その忠义、镇西一。その刚勇、また镇西一)的立花宗茂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2)

《信长之野望》系列中的立花道雪

天正十三年(1585),大友家与龙造寺、岛津交战,道雪于此时染病,在九月间病情恶化。自明命数已尽的道雪遂告知家臣“为我遗骸穿戴甲胄,面向柳川葬于高良山”,在留下“纵丰国铁弓之末已离此世,心不附敌方”(異方に、心引くなよ、豊国の、鉄の弓末に、世はなりぬとも)的辞世句后于九月十一日病逝,享年73。由于大友家处于劣势,高桥绍运、立花宗茂以及两家家臣不忍见道雪遗体被敌军践踏,违背道雪的遗言将其运回立花山城安葬。在护送灵柩途中,敌方无一人发动攻击,后来的萨摩藩士伊贺仓俊介更是在《鹿儿岛外史》中写道:“九月,大友中流砥柱,老将立花鉴连于高良山阵营逝去,一如诸葛孔明丧于五丈原。高桥镇种(绍运)护送灵柩归还筑前,秋月之兵无一邀击,岛津之军亦无追击,乃因名将之死丧,而无人行卑攻弊袭之事”。

目前状态:现藏于福冈县柳川市立花家史料馆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3)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4)

图片中左二为雷切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5)

仁王最强武器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6)

立花家史料馆推出的带有雷切拟人形象的票夹

*注2:《柳川史话》(柳川史話)记载的时间是天文六年(1537)六月五日,也就是道雪27岁时发生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