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修德》——天一村人编著二、廉耻之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

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

摘自《修德》——天一村人编著

二、廉耻之节。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史记》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列女传》

孟子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孟子》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况为大臣而无廉耻,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资治通鉴》

国无礼义廉耻,必定灭亡。廉洁的人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有节操的志士,宁愿忍渴,也不喝名为盗泉的水。

孟子认为,不符合仁义与公正,一顿饭都不能接受人家;符合仁义与公正舜可以接受尧所托付的整个天下。司马光认为,廉耻是立人的大节,若身居要职而无廉耻,天下没有不大乱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

人无廉耻,猪狗不如。女者为娼,男者为盗,为商必奸,做官必贪。

三、贫贱之节

贫贱,人人厌恶;富贵,人人向往。不义而富贵,不去争取,是有节;不义而富贵,一心去争取,是无节。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礼记》

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法言》

粗茶淡饭,居住简陋,其中自有无限乐趣。不义而得到富贵,就像天上飘过的浮云,与我毫无关系。君子生活在今天的社会,而以古人的做人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当今之世的所作所为,将成为后世人的楷模。君子生不逢时,上面没人拉,下面无人推,谄谀谗慝小人还结交私党攻击他们,身体可以伤害而志向不可剥夺。尽管生活起居不安全,但他们坚定其志,仍旧不忘解除天下万民的病痛。他们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

人无德义而想富贵的,身处贫贱而恨怒,怨天尤人,是贫贱而无节。既得富贵,唯恐失去,无所不为,是富贵而无节。扬雄认为,由义而生勇,由德而生果断,不因贫富、贵贱、死生改变自己的信念。

富贵不可能人人皆有,富贵毕竟是少数人,贫贱必然是多数人,有人终身求富贵而不可得。贫贱而有义,不是贫贱;富贵而无义,不是富贵。衡量人,不以他的金钱多少,官位高低,而以德义、气节。有德义气节者,身处贫贱而心安,乐在其中,是贫贱而富贵者。

四、刚毅之节

人不可过于软弱,软弱则忍屈受辱,有时会失去个人甚至国家的尊严,

柔筋脆骨,决不能任天下事。秦朝釪《消寒诗话》

软弱无骨气的人,决不能承担天下大事。唐雎不辱使命,蔺相如完璧归赵,面对凶恶残暴的秦王,他们体现了刚毅的气节。

君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轻誉苟毁,好憎尚怒,小人哉!《中说》

君子可以邀请使他来,但不可威逼利诱使他来。君子可以被人摒弃,但不可被人轻慢。对人轻易赞誉、随便诋毁、生好憎恨、动辄大怒,都是小人所为。

君子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礼记》【溽,指味浓厚,尤指美味】

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可以使他与你亲近,但不能威逼;可以使他依附你,但不可使胁迫的手段;可以杀死他,但不能侮辱他。他们日常居处不放纵,饮食无美味;其过失可以私下给他指出来,但不可当众人之面而数落他。

五、穷达之节

国家在政治清明时,积极进取,出来做官,大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国家政治黑暗时,以泥水自蔽,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

宁武子在国家政治走正道时,步入官场,聪明能干;在国家政治走下道时,身在官场,就装得非常愚笨。他的聪明能学得到,而他的愚笨却学不到。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

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是以不正当的方式取得的,君子不去享有它;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由于本不该贫贱而贫贱了,君子却也不肯躲避它。

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资治通鉴》

孟子认为,权倾朝野,威震天下不足以称大丈夫。君子身正,行为端方,主持公正伸张正义,得志则带领百姓走正道,不得志则独善其身。富贵不放纵,贫贱不改变节操,威势和武力不能使他屈服。

失身取高位,爵禄反为耻。沈德潜《咏史》

失去人格气节而取得高位,不是荣耀而是耻辱。君子对于名利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人活在世上,只要符合道义,不失名节,虽身为平民也不以为卑。

故论士苟定于志行,勿以遭命,则虽有天下,不足以为重;无所用,不足以为轻;处隶圉,不足以为耻;抚四海,不足以为荣。况乎其未能相县若此者哉?故曰: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潜夫论》

论人要着眼于他的志向品行节操,不要根据他的境遇命运,也不以他的地位高贵就看重他;即使他终身不被重用,也不以他的地位卑贱就看轻他;即使他沦为奴隶,身子失去自由,也不以他的不幸遭遇为耻辱;即使他镇抚四海,也不足以此为荣耀。何况不能达到如此悬殊的地位呢?所以说:因宠幸而得到的崇高地位,不足以使我感到高贵;因保持节操而处于卑贱的地位,不足以使我感到低人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