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联:吼一声天惊石破,邀对下联。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1)

二、出联释义:“天惊石破”即汉语成语“石破天惊”,本意是指弹奏箜篌的时候,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天吃惊,使石头惊破,音律雄伟,气势磅礴,达到了出人意外的美妙奇境。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2)

后来,也比喻文章或者议论意境开阔,气势雄伟,让人惊奇、振奋。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3)

因此,上联“吼一声天惊石破”的意思是:一声大吼,可以使天吃惊,使石头惊破。形容一种高大威猛的气势,让天地敬畏,让人们警醒、振奋!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4)

也可理解为一种音律的唱腔方式,如河北梆子,开唱时常常是“一声大吼”,其节奏明朗、刚劲,很有震撼的效果。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5)

三、联义拓展:“天惊石破”语出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6)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深秋的夜晚弹奏箜篌,美妙的乐声使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湘娥听见了,感动得把泪珠洒在斑竹上,九天素女听见了,怀着满腔的忧愁。这都是因为乐工李凭的琴声美妙啊。清脆的琴声就像是昆仑山的美玉击碎,就像是凤凰山的凤凰和鸣。它时而像是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又像是香兰在开怀欢笑。它既有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又有二十三弦打动天帝的情调高亢。乐声直冲云霄,震撼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它使天震惊,使石头开裂,以至于似乎下起了漫天的绵绵秋雨。它像梦一样飘入神山,神女仙纷纷仿效学习,又像梦一样飘入海底,老鱼和蛟龙听到后,也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被琴声感动,在桂树上彻夜不眠,桂树下的兔子被琴声感动,伫立树下忘记了露珠的冰冷,寒风的刺骨。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7)

全诗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想象新奇。二是比拟独特。三是夸张大胆。其描摹声音的手法,如“石破天惊逗秋雨”,自古以来被诗家喻为“绝响”。

一声惊雷平地起,石破天惊逗秋雨!:吼一声天惊石破(8)

四、平仄说明:“吼一声天惊石破”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古入声字,仄声。建议其下联的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