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1)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2)

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

“90后”被贴上过许多标签,“穷、丧、宅”,但“90后”依然在奋斗。昼夜交替,三十而立,“90后”曾被贴上的标签也终将一一褪去。
  对于第一批90后来说,比新年更猝不及防的,是已经30岁的自己。步入而立之年,他们肩负着生活的重担,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岁月不知不觉把生活变得越来越具体,把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
  它渐渐消磨了少年的热血张狂,把生活的柴米油盐、稳定踏实糅了进去。脱单、生娃、升职、买房……关于这些话题,在他们的30岁,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记者 宗兆洋
  当年的学生会主席:“慢慢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
  
  大庆是大学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学生会主席,新生崇拜对象。在大学校园满是大裤衩的年代,他已经天天西装革履。曾创办了学校第一届音乐节,为学生会拉来过十万元钱的赞助,一场活动参与人数达到6000多人,现在还有很多当年的同学记着他站在主席台上,为音乐节开幕开启的香槟酒。当时他的人生目标是创业,有一家自己的传媒公司,能接收学弟学妹。
  8年过去了,他30岁,现在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是小领导,管5个人,工位比新来的同事多一个隔板,桌子上有茶,有水壶。大庆的工作是维持客户关系,保证客户继续投资,有时候还会客串客户的司机、秘书、酒友……
  他特努力,有一年他就休息了7天,放弃了很多假期,放弃了很多朋友,现在做到了“还行”。“当年的那种自信,现在都被……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大庆说,他用4年证明了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再用4年慢慢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
  “还行”的意思就是年薪15万,还了房贷和车贷,每个月能剩下的刚好够生活。女朋友是济南人,谈了两年,家里催着结婚。“理想……现在没有理想。”当回答这个问题时,大庆沉吟了好长时间。酒杯置在半空中,说完这句话,大庆像是卸去重担,重重地喝了一口。
  回首工作的这8年,大庆说,他成了别人嘴里的自己,“我感觉我是一个被现实洗礼的特别清楚的人,我30岁,现在我很清醒。”时间是最无情的判官,不会对任何人网开一面。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3)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4)


  当年的小镇青年:“30岁了,我还想再试试”
  
  相比同龄人,小陈的职业生涯可以说丰富多彩。毕业后,他从事了十几种不同的工作,当过洗车工,做过夜场服务员,当过保安,也曾自己创业。曾经失败,却还想再试一次。
  小陈来自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大半年前来到济南,如今独自一人租住在一间公寓,每月房租千余元。他白天在某企业做前台,晚上下班、放假时当外卖小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洗车工,“这是我和社会的第一次交锋,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学会了服软。”小陈说,20出头的自己或许会“年轻气盛”,但经过磨合,如今的他渐渐磨圆了棱角,这一点,让他现在当外卖小哥时,避免了不少“差评”。
  曾经有一次,一位客户点了一个生日蛋糕。蛋糕太软,如果骑太快很容易损坏,而他将承担所有的赔偿。于是,小陈小心翼翼,放慢速度,送到时,虽然并未超时,客户却觉得耽搁时间太长,对他恶语相向。“虽然委屈,但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赔着笑脸一直道歉。”
  小陈说,自己的态度让对方的态度也缓和了下来,最终也没有给差评。小陈曾经尝试创业。“当时开了一家养生店,但经验不足,经营不善,最后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小陈没有将欠债的事告诉家人,自己咬着牙顶着,每天早出晚归,身兼数职,最终在3年内还清全部欠款。
  他说,35岁之前,还想再试一次。“跑外卖时,我也会去留意,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5)


  当年的校花:“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当年的校花过的怎么样?筱筱清新好看,专心学习,勤奋努力,偶尔参加文艺活动,都是引得场场爆满。筱筱的电子邮箱,总是满满的爱慕、表白信。但她直到大四才跟大强谈了一场恋爱,大强追了筱筱四年。大学毕业后,筱筱选择了去上海工作,大强留在了济南,两个人熬过了一年的异地,最后这场爱情终结在一个吵架的冬夜。
  筱筱在上海工作了两年,父母一直很担心,被父母逼着回到了济南,考上了公务员,2017年跟单位的一个同事结了婚,现在女儿已经两岁。现在的筱筱笑起来依旧很好看,谈起现在的生活,她说过的虽然很平淡,但也还算开心。
  谈起当年在上海,筱筱说的更多的是当时的拼搏和努力,“没有什么后悔,回来了就是回来了,其实这终究是自己的选择。”
  “我辞职带娃,家里没人同意,但是,我决定了的事,不需要别人同意。”筱筱说,这也许就是长辈眼中“90后”普遍的样子。
  “规矩”二字,是筱筱谈到孩子时的高频词。“孩子从一出生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她以后的人生无疑将会起到很大作用。”为了让孩子以后有更好的人生,筱筱处处给她“立规矩”:不许哄睡、吃饭不许喂……为了孩子,筱筱倾尽心血,她明白,这是自己牺牲事业换来的。
  “他现在开了一家小公司,前些年在同学的结婚宴上见到了,过得不错。”提到大强,筱筱笑着说。仿佛只是一愣神的工夫,好多事都变了,好多人都散了,好多青春都一去不复返了。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6)

晚上10点,老肖公司的同事们还在加班,他的公司里大多都是90后。

当年的无名之辈:“现在输不起”

  老肖毕业后换过多份工作,在青岛打拼多年,“在那个城市里是比较自卑的,刚毕业,瘦瘦小小的自己挨个公司的递简历、面试,很煎熬。”老肖说现在想起以前,没有什么高兴的事。离开青岛是因为公司业绩下降最后被开除。

  老肖最后回老家淄博开了一家小公司,公司负责布置会场,也设计布展方案,为了节约成本,老肖经常几个人的活,自己一个人干。有一场农产品的展销会,老肖两天只睡了两个小时,活动持续了十天,一结束,老肖直接从会场去了医院。

  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终于公司小有起色,几年间结婚生子,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30岁的他不复当年的模样,沧桑了许多。

  他跟岳父岳母住在一起,他们帮忙带孩子。下班之后的疲惫在还要处理生活琐事的时候达到高潮。对他来说,没有高学历、不能拼爹的人生,幸福只能靠体力换取。现在的老肖刚刚30岁,却已经有了小肚腩和岌岌可危的发际线,“我这不是未老先衰,这是已经老了”老肖抱着玻璃水杯笑着说。

  五六年间他还完了房贷,也买了高档车。生活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当谈到自己“三十而立”的感想时,他说“现在不敢去折腾了,怕输不起,一旦失败就一无所有了。”

  当年的文艺青年:“忙碌是生活的常态”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7)

 

  老王当年是校园偶像、文艺青年,他唱歌像朴树,能在学校里开一场个人演唱会,毕业演出时,500多人的小剧场塞满了人。他在台上唱歌,台下的人欢呼着,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他的音乐生涯要开始了。

  毕业后,老王从事了大学所学的本专业传媒行业,做了一名音效师,说着跟音乐差不多,实质与音乐很远。这些年来,老王也参加了不少的音乐选秀,却总是差一点点,“参加了知名的好声音比赛,也没能进入决赛,感觉自己总是差点运气。”

  安逸的生活和对音乐的态度使得老王越来越焦虑。聊到最后,老王承认是自己没有真正的下决心做音乐。“可能是自己做音乐很焦虑,担心不能成功,担心不能承担自己的生活。”老王说,自己从毕业到现在也没有敢把音乐当成工作。“可能是一开始就错了,现在想想大学的时候就感觉跟梦一样。”

  老王的生活状态他用一个词来形容——硬撑。忙碌是生活的常态,剩下的就是迷茫,薪水似乎只是从自己的老板手里到另一个老板的手里,捂都捂不热。想要打破现状,忙碌却始终挤压着自己的时间,像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8)


  当年的学霸:“工作有新的突破”

  娜娜已在大学英语系工作两年。新的一年,她的工作计划是工作满三年后,准备申报讲师职称,她准备继续在校园工作。2017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后,娜娜入职山东的一所大学。目前身为助教的她既有行政工作,也在教授课程,在入职后她先考了高校教师资格证。

  明年,娜娜准备申报讲师职称,“正在写论文,过完年看看能不能发表。”刚工作两年多,娜娜的工作状态正处于“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期。“虽然都是在校园中,但身份有所不同。我从一开始的不熟悉摸索到如今的拨云见日。”娜娜还有一个长期目标,成为多语种者。“我一直对语言感兴趣,以后准备继续学习法语,争取精通法语。”

  在生活上,娜娜也有很多计划:“新一年准备定期健身,每周末爬山,让自己健康起来。”之前有健康管理的意识,但她并未完全付出行动。工作后,娜娜深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将满30周岁,娜娜也有个愿望:“目前情感状态一片空白,新一年我会更加积极,希望能尽快寻找到另一半。”“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标签。”娜娜说起“90后”的时代标签,“我身边有很多优秀能干的‘90后’。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

  三十而立 

  现代社会,对“三十而立”有很多注解,“事业有成”“婚姻美满”“有车有房”,最好还能“儿女双全”“前途无量”。但对于“90后”来说,“立”的含义更加多样化。

  三十而立该怎么立?某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份《三十而立首批奔三90后报告》。首批“90后”表示,最重要的“立”是对待感情坚持自己的态度,66.2%的受访者都选择“对感情不将就”,但即便有自我的坚持,56%用户还是向往结婚成家的。同时,健身减肥、持续学习一项新技能也是大部分受访者对“立”的理解,分别占比41.1%、33.5%。还有23.8%的受访者则选择独立攒房子首付。

80后怎样对待三十而立(而立的90后过得咋样)(9)


  日前发布的《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显示,98.4%的“90后”认为生活有压力。

  其中,65.2%的压力来源于房、车,31.7%认为人情消费也是重要压力来源。16.6%选择恋爱消费为主要压力源,且男生选择的比例近3倍于女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50后到80后,中国男女性别比一直保持在110以下(也就是110个男性比100个女性)。而轮到“90后“时,性别比陡升至117.45。据《2019年90后青年职场生活状态调研报告》 数据显示,在职场上奋斗的90后里面,43.7%仍保持单身。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奔三“90后”对于晚婚保持了较高的宽容度,44.6%的受访者认为“脱单越来越难”,32.6%受访者表示“没结婚很正常”。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代际间的婚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很多“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在90后身上背负的经济压力也很大,据公开报道数据显示,“90后”债务收入比为41.75%。除了房贷、车贷,互联网分期消费贷款、信用卡和互联网小额借贷成了“90后“债务的三座大山。

  对于家人来说,孩子“三十而立”也意味着会赋予更多的期许,即将奔三的“90后”,无论是家庭角色还是社会角色都正在发生转变。“90后”被贴上过许多标签,“穷、丧、宅”,但“90后”依然在奋斗。昼夜交替,三十而立,“90后”曾被贴上的标签也终将一一褪去。

  李宗盛在给好友的一封信里写到:不管我们乐不乐意,随着岁月增长,我们都得渐渐地去看见人生更完整的面貌。我们所有的获得或失去,恐怕都不是生命的本意,反而是经历一切之后从而发现自己。或许我们终将平凡,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

  未来还长,请别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