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1971年一天,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因发高烧被送进医院,他焦急地拉住医生的手说道:“请你告诉我,究竟我还有多长时间,我好安排一下工作,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
然而在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他就不幸去世了。
周总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万分悲痛。在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位坚定的爱国科学家,为国家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与牺牲。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于湖北黄冈的回龙镇,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湖北开始大量兴建新式的中小学堂,除了教学生传统的经书,还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科学”两个字对这个充满好奇心和一腔报国热血的少年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求学。在学堂学习未满两年,李四光便凭着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保送到日本公费留学,学习造船机械。
不料在填写报考信息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他误将年龄“十四”写在了姓名一栏。由于没有后钱再买一张表格,只好将“十”字改成“李”,并在末尾加个“光”,于是就成了后人所熟知的名字——李四光。
在日本就读期间,他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了先进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就在宣誓入会的当天,孙中山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学习,蔚为国用”,而李四光也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这八个字。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李四光在革命运动中表现优秀,被众人推举成为了湖北省实业司司长。
可袁世凯上位后,使得李四光想要发展实业的愿望也变成了泡影。于是他主动辞去了现在的职务,来到了欧洲进修。
在英国留学时,英国此时工业十分发达,而工业的发达,离不开煤炭等资源的丰富。李四光知道要想让国家富强,发展实业是必须的,而这些都需要资源。他最初学习采矿,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矿物的发现,必须对地理有所研究,他就转到了学习地质上来。学成回国后,李四光到北大担任了一名教授,负责教课,经常带学生到各地的煤矿等地进行考察,之后一直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还出国讲课。
两年后,李四光又与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三人一起主持组建了中国地质学会。
图 李四光工作中
1928年以后,李四光一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担任所长一职。
从李四光远渡重洋求学开始,他从未离开他所热爱的地质工作。即使在战争期间,他依然坚持如此。他曾经对自己说:“再苦再难,也得把地质研究搞下去。中国的明天,需要地质工作。”
内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势力逐渐溃败,蒋介石政府下令将地质研究所迁往重庆。随后,李四光进入重庆大学教书,并组织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石油专业。可是到重庆没多久,李四光就突发心脏病,得知此事的周恩来决定冒险看望他。在交谈时,周总理除了叮嘱李四光注意自己的身体,还对李四光说出了自己希望得到他帮助,在战争结束之后,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愿望。
接着,周总理又讲了许多,关于我党的理念,一番谈话下来,李四光被周总理给深深的折服了。在周总理离开后,李四光忍不住对他的夫人说:“我从周恩来先生身上产生了一个最大的感觉: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到英国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会议结束后来到乡下居住,一边写科学论文,一边休养。除此之外李四光还十分关心国内形势,每天都翻阅大量的英国报纸,焦急地等待回国的时机。
随着解放战争进展迅速,国民党政府仓皇逃往广州,并命令各个机关立即向南迁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同仁们经过商量后,决定留在南京。南京解放后,地质研究所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
不久,在中国留英学生总会举行的年会上,李四光再次当众表达了他对新中国的向往:“我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回到祖国去,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新中国!”
在此期间,李四光又获得一件殊荣,挪威奥斯陆大学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
但这同回归新中国比起来,对李四光来说都是小事。
其实半年前,周总理就托郭沫若带给李四光一封信,希望他早日回国,可惜由于战争,导致李四光回国的计划不得不延后。
结果这件事被反动派侦查到了,于是派人阻拦其回国。
李四光当机立断,策划了一出瞒天过海的回国之计。
他第一时间嘱咐妻子将原先买的船票退掉,然后将护照、文章手稿、几件衣服放进一个小公文包,迅速坐火车离开英国。
他先到南安普顿,然后绕远路从普利茅斯海港,乘坐货轮,渡英伦海峡去法国。
到法国后,李四光从瑟堡上了火车,经过巴黎,南锡到达瑞士。最后在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住下,然后写信给自己的妻子,通知她来这里与自己会合。
次年5月,李四光抵达北京。与周总理畅谈近3小时后,李四光接下了组织全国地质工作的任务。当时全国的地质工作者仅有两百多人,为征求意见,李四光给他们每一位都发了信。
陆续收到回信后,李四光于同年8月提出全国地质机构要设立“一会、二所、一局”:“一会”即中国地质工作计划调配委员会,“二所”即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一局”是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
1952年8月,由于李四光顶尖的专业能力,他被中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国家把这样重要的岗位交给李四光,让李四光心中的责任心更加强烈了。
1953年12月,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李四光,当时毛主席问道:“我国的天然石油的远景怎么样?我们国家要建设,各个方面都需要石油资源的支持,飞机、汽车、轮船这些都需要石油。”
虽然暂时没找到石油,但是李四光却信心满满地回答道:“我国天然石油的远景大有可为。”
图丨李四光为地质部成立揭牌
1955年地质力学研究室在地质部地下室正式成立,由李四光亲自领导,次年地质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李四光兼任第一任所长。如果当时没有周总理的大力支持,如今的地质力学研究所不可能成立。
李四光和刘杰、钱三强等人参加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原子弹的问题。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对找到铀矿持乐观态度,明确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中国主要在几个东西带上。”
毛主席在会上问李四光:“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的铀矿石?”
李四光拿出随身带来的铀矿石标本,答道:“有。但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分只有千分之几,因此需要大量的铀矿资源和浓缩铀工厂。”李四光他们当着中央领导人的面对矿石标本进行了一次现场测量,探测器刚一接近矿石,就产生了信号。
实践证明了李四光的判断,后来发现了一系列铀矿床,满足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李四光功不可没。
1957年3月,周恩来找到李四光,问他对于加入共产党有什么想法?
因曾经加入过国民党的缘故,李四光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一直犹豫再三。他不是没有这个想法,但总觉得自己不够格。
再加上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李四光担心自己没办法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领导作用,所以对于入党一事始终有些犹豫不决。
周恩来总理则劝他,共产党需要很多科研人员,入党后李四光可以更方便接受党的教育,请他好好考虑考虑。
得到周总理的肯定后,李四光非常激动,他非常愿意为新中国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因此不久后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一年后成为了伟大的共产党党员。
自从1955年后的几年时间里,李四光带人先后勘探到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工作中,他经常连续几昼夜不眠不休翻阅着各种地质资料,就这样资料、勘测数据,勘测数据、资料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高强度的工作累垮了他的身体,他的肾脏的情况越来越差,但是为了抓紧时间,他却不愿意就医治疗。
就这样,在争分夺秒的研究中,他将目标锁定在了东三省。
1957年,李四光带领国家地质石油勘探队前往东三省,白天冒着风沙测量土地,晚上忍着寒冷整理数据。
1958年6月,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
对此,地质部马上做出行动,他们将部队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在这之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和其他油田相继建成,随后,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
在李四光的具体领导下,我国地质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就此打破“中国贫油”的定论!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
“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一句“我国地质专家”,将李四光抬到了极高的位置。
可这并非他一生的终点,甚至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诚然,他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他在其他领域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比如原子弹、氢弹领域。
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李四光已经先后在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岗位上任职,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甚至忽略了家庭。
由于常年到处奔波跋涉,李四光的身体越来越差,尤其是在妻子病倒以后,他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和妻子,身体更加劳累,最终他的身体支撑不住,彻底病倒了。
1971年4月28日深夜,李四光感觉身体不行了,将子女叫在身前,交代他们一定要将自己有关地震预报的资料整理好,并觉得非常遗憾没能研究出来。
次日凌晨,李四光的动脉瘤破裂,被送进医院抢救。
周总理得知以后,立即派自己的保健医生赶到医院,一直守候在手术室门外,随时汇报李四光的病情和抢救措施。
遗憾的是,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依然未能挽回李四光的生命,他在手术台上停止了呼吸。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李四光,就此与世长辞,享年82岁。
5月2日是李四光的追悼会,在此之前李四光的女儿李林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这是李四光临终前对女儿说的话,也是他想倾诉给周恩来的话:
“敬爱的总理,我父亲突然去世,令他无法完成党交给他的工作,也来不及留下什么话,这是他最大的遗憾。我作为他的女儿,觉得有责任向总理,并希望通过总理您向毛主席表达父亲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
父亲常对我说,他不要名也不要利,只希望能够不声不响的为人民多做一些事情。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他还指着墙上贴着的毛主席语录:我赞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
除此之外李林还在父亲的遗物中找到一张纸条:
“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们中国人民是可以克服一切科学技术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为人民所利用。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还是走之前的老路,将地球交给我们珍贵的遗产——煤炭之类的财富,不分青黄皂白的当做燃料烧掉,不到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和无知的作为,也不会宽恕的!”
5月3日,李四光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周总理、李先念、纪登奎、李德生、郭沫若等领导人悉数到场。可在告别仪式准备开始时,周总理却发现,国务院竟然没有给李四光同志写下悼词。这一发现,让好脾气的周总理也忍不住大发雷霆。周恩来说:“中国有几个李四光?世界又有几个李四光?他名震中外,为地质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什么在追悼会上不给他致悼词?”
可事已至此,周总理只能想办法进行补救。
于是,周总理恳切地表示,没准备悼词,是国务院的失误,而他已经和其他领导同志商议过了,决定将李林写给自己的信当作悼词。
周总理读完这封信之后,满含热泪来到李夫人面前,握着她的手说:“许姐,你要节哀,要保重身体。”
之后,周总理又叮嘱在场的李四光的同事和部下,要将李四光的遗著整理出来,将李四光未了的心愿早日完成。
2009年,李四光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