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较长,有近六千字。阅读需要一定的耐心,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前面相当一部分是考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经典中“殆”一词的解释。如果没有兴趣读这一部分,可以略过,直接读“敲黑板,划重点”这张图片的之后的部分,谈我对文言教学,对经典教学的一些基本思考与实践。
在部编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论语》十二章一课中,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的“殆”的注释是“疑惑”。
我要求学生查查字典,看看字典中对这个“殆”字是怎么解释的。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部文言学习的常用工具书中,关于“殆”的解释有四个主要义项: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大概,恐怕。④通“怠”,懒惰。
没有任何一个义项解释为“疑惑”。似乎这四个义项又没有任何一个和“疑惑”沾边。我又让学生查了查“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的解释,其中有一个义项特别引用到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并解释为“迷惘”。
按理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如此有名,如此典型,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个“殆”字的释义中应该引用到,但却偏偏没有引用到,非但没有引用到,而且连这个“疑惑”的义项都没有。那么问题来了,部编版教材将“殆”解释为“疑惑”的依据在哪里呢?
我让学生搜集一点资料,看看谁能找到一些依据。很快,有学生拿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来。在这本书中,关于“殆”的注释是这样的。
《论语》中的“殆”有两个意义,下文第十八章“多见阙殆”的“殆”当“疑惑”解(说本王引之《经义述闻》),《微子篇》“今之从政者殆而”的“殆”当“危险”解。这里两个意义都讲得过去,译文取前一义。古人常以“罔”“殆”对文,如《诗经•小雅•节南山》云:“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无小人殆。”(“无小人殆”即“无殆小人”,因韵脚而倒装。)旧注有以“枉然无所得”释“罔”,以“精神疲怠”释“殆”的,似乎难以圆通。
学生认为找到了依据,觉得非常开心。但是杨伯峻的这个解释有一些语焉不详,而且,在否定其他解释时,也只是用“似乎难以圆通”来说,对此我并不十分满意。
然后我又找出一本书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语新注新译》,杨伯峻先生的侄子杨逢彬花了十余年心血所作,其中关于“殆”的考证如下:
通“殆”,疲惫。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谓这一章的“殆”作“疑惑”解,举《公羊传》何休注、《庄子•外篇•山木》及《史记•仓公列传》为据。但以上文献均较《论语》晚出,《论语》时代典籍如《左传》《国语》《孟子》中,未见“殆”可解为“疑惑”,盖后起义也,故不从。下文第十八章“多见阙殆”的“殆”也不做“疑惑”解。
显然,从这两个注释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侄子完全反对叔叔,认为叔叔的判断是错的。我们再来看看杨逢彬先生的祖父,也是杨伯峻先生的叔叔,语言文字研究学界赫赫有名的杨树达先生在其著作《论语疏证》中对“殆”怎么解释的吧。
“罔者无也,学而不思,其失止于丧己;殆者危也,思而不学,其病可以误人。殆之害甚于罔。”
杨树达先生认为“殆”就应该解释为“危”。这么一来,就好玩了,他的意见和杨伯峻的又不同。从杨伯峻那一方来看,也不认同他叔叔的意见。
中国语言文字学界的“杨家将”,祖孙三代都在《论语》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但在具体到“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如何理解上却各不相同。到底哪一个是对的呢?
不用着急,可以再看看有关《论语》注释的其他重要典籍中对这个字都是如何解释的。
何晏的《论语集解》中引用包咸的解释说:“学不寻思其义,则惘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怠。”从这个注释中可以看出是把“殆”解释为“精神疲怠”的。
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则说“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可见,朱熹将“殆”理解为“危而不安”,偏于“危险”义。
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则说:“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而不能定也。”这是王引之将“殆”解释为“疑惑”的基本理由。
以上都是古人对“思而不学则殆”中“殆”的理解和解释,再看现代中关于《论语》的主要注释(或者说现在比较流行的版本的注释)。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对“殆”的解释如下:
殆:此字有两解。一、危殆义,亦疑义。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危殆不安。一、疲怠义。徒使人精神疲怠,而无所得。后解借字为释,又属偏指,今从前解。
可见钱穆先生更认同“殆”解释为“危殆”,同时也兼有“疑惑”之义。
李零先生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对“殆”的解释如下:
“殆”有危殆之义,有困乏之义,有疑惑之义,学者有不同解释。杨伯峻说,以《诗经•小雅•节南山》云:“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无小人殆”为例,主第一义,翻译成没有信心。(注:李零先生应该是此处判断有误,前引杨伯峻的注释,杨先生明确说译文取前一义,也就是“疑惑”)何注主第二义,王念孙、王引之主第三义。这里,罔是迷惘,学而不思,会越学越糊涂,问题不大。思而不学,当然很危险,也会穷竭,也会糊涂,说起来,好像都通。但这两句既然互文见义,似乎还是以第三义为长。
从注释中看出,李零先生认为三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纠结之下,又找了一个修辞的理由(互文见义),然后认为将“殆”解释为“疑惑”更好一些。
因为对《论语》很热爱,所以我手头有近百种关于《论语》的各种注本和解说。为了避免过于繁琐冗长,不再引用更多注家的解释。归纳一下,关于“思而不学则殆”中“殆”的解释,可以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歧见纷出,各执己见。
这就有一点儿麻烦了,以为找到了依据,再一深究,发现问题复杂化了。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干脆简化一下,不再深究,教材注释了什么,就当是什么了呢?好像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但是,别乐观得太早,现在的部编版教材将“殆”注释为“疑惑”。再早十年,部编版教材的前身,人教版教材如何注释的呢?
我手头有的这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3月第1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十则》中对“殆”的注释是“有害”。
再往前推十几年,1987 年版的全国初级中学通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的《语文》在《论语》课文中,对“殆”的注释就是“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当年我上学的时候学的就是这个版本的解释。
本以为以教材为准,可以快刀斩乱麻,但没想到,拔出萝卜带出泥。不同时期版本的教材对这同一个语境中的字词的注释也各有不同,难道是之前的错了,然后修改过来了,亦或是之前的是对的,现在修改了,反而是错的了?面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
其实,虽然关于“殆”字在“学而不思则殆”这个具体语境如何解释有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意见,但到底该解释成什么,并没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可能这个问题在很多语文老师那里都不是事儿,他们不纠结,在很多学生那里也不是事儿,他们也不纠结。因为书下注释什么,就按什么理解,按什么答题就完了。
那对这个问题谁纠结呢?说实话,我很纠结。更准确地说,我不是纠结于这个注释到底哪个是对的,而是纠结于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作为初中一线老师,有机会接触到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和文言文学习的种种实况。大多数情形是要么老师要求学生做三行对译,学生做得怨声载道,简直要吐血,要么是学生手里拿个一本什么《文言文大全解》一类的东西背三行对译,也要背诵得快吐血了。背课下注释,做各种练习,妄图以穷尽的方式学习中学文言文。
反正只要一提文言文,老师头疼,学生也头疼。头疼什么?头疼考试,虽然文言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不过是十分之一,最多不过五分之一,但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远不止这些,说占了全部语文学习的二分之一,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可是,这么多的时间精力花进去了,效果如何呢?一点都不乐观,要不然文言文也不会是中学生的“三怕”之一了,也不会有那么多学生会一提起文言文就头疼了。
为什么会如此呢?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学文言的思路错了,走到歪门邪道中去了。为了考试而学文言,为了考试不丢分而学文言,于是就把文言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变成了一个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然后就开始要求死记硬背,要求扎实落实了。
比如,对字词的解释,有一些地方,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完全以课下注释为准,不能越雷池一步。
以经典课文《桃花源记》为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中的“鲜”,如果课下注释为“新鲜”,那就一定不能解释为“鲜亮”,更不能解释为“鲜嫩”,总之是一点儿都不能差,但真的应该如此吗?
我们看下面这样一段话:
“鲜”的一个词典义项是“鲜艳、鲜明”,但用这个意义来翻译“芳草鲜美”(《桃花源记》)中的“鲜”也不很切合,在这个句子中,“鲜”的意思是指“绿油油”的。
如果我们学生在解释“芳草鲜美”中的“鲜”时,说是“绿油油”的,我们的阅卷老师一定会非常不客气地给个大叉子,认为那是错的,不但是错的,简直是大错特错,胡说八道。
但我刚刚引用这段文字,可是有明确的权威出处的。这句话是在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附录文章《怎样学习古代汉语》在谈及“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的关系时所举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之后,这篇文章接着说:
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受到上下文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句中意义,这些句子中的意义不能一一收入词典中去,而只能加以概括成为词典意义。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在教材中的注释“疑惑”这一个义项没有收入的原因。
但以如果此作为依据,那“疑惑”这一语境义又要归于词典中的“殆”的哪一个义项呢?是“危险”还是““怠惰”?似乎距离它们之间的意义差别都比较大。
其实,这个也不用纠结。关于如何学习文言文,我在之前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学好文言,没有秘诀,但有方法》中谈论了很多了。
今天,就文言文,或者说文言中的经典学习问题再谈我的两点看法,也是我在日常文言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第一:不要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之上,要用经典深入理解经典。
学习文言经典时,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字词解释上,更应该关注义理方面的问题。一般的字词句疏通固然重要,是基础,但是如果只是满足于这个层次而止步不前,则完全浪费了经典,因为经典的力量在于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还是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例,不要只是纠结于“殆”解释成什么,还要进一步体会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学而不思就会罔,为什么思而不学就会殆,学与思结合的好处是什么等等,要通过深入思考把词句之间的关系搞清楚,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追问,把其中的逻辑空白填补完整,而不只是记住一个结论。
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可以借助经典去理解经典。比如,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可以补充以下经典。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这句在强调学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为什么只思不学不行。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孟子》
这句话则强调了思的重要性,要时时处处思考。不仅仅是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而且中间还有“大思则大得,小思则小得”的意味要读出来。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博学”与“切问”正是学的过程,而“笃志”与“近思”正是思的表现,学与思结合在一起,才会有“仁在其中矣”的结果。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这句话不仅仅讲学与思,还谈到了问、辨、行的问题,可以说是学问的基本进阶之道都隐藏在这句话之中。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这句话更生动更形象地描述了不同的人在学与思上所下的工夫不同,君子之学思行结合会怎么样,而小人之学学而不思会怎么样。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 而思之困则学必勤。——王夫之
这句话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为什么学与思必须相结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互动促进作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上面这两个看起来似乎正相反的说法,正可以促进学思关系的思辨。
当然,老师所能够举的例子,所做的扩展毕竟是有限的,更多需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来扩展。但是盯在三行对译上,盯在各种练习题上的文言学习,是很难培养出学生对文言的热爱,对经典的热爱的,想让他们再主动做一些扩展也简直是痴人说梦,完全不可能的事。
用经典诠释经典,用经典理解经典,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温故的背景下更好地知新,在知新的基础上更深地温故,然后才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第二:不要停留在纸面的义理之上,要用经典观照现实生活
当然,只有用经典深入理解经典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那还只是从纸面上来到纸面上去。前人无论说得再怎样深入,也都是前人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如果不加入我们自己的体验与思考,不能够把现实生活与经典结合在一起,那就很难真正理解经典,也很难真正体会到经典的力量。
我常常对学生讲,所谓经典是什么,“经”就是“常”,“典”就是“范”,经典所讲的道理,可以提供给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种种具体事件的一个思想的武器。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经典是我们的指路灯塔,可以看清茫茫前路;经典是我们的近卫军,能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还是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例,仅仅停留在知道这句话是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性这样一个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极为具体的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学与思来理解,学而不思会怎么样,思而不学会怎样,有学有思,或者说边学边思会怎样。唯其如此,才能说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了这句话。
当结合现实生活深入透彻地理解了这句话,一方面就不会放过“殆”为什么解释成“疑惑”,而不解释成为其他意义上,另一方面,也不会只是纠结在这个解释上,而一定会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学习体验、生活体验择善而从。如果不能做到如此,只记住了这句话是在强调学思结合这样一个结论,那就真的犯了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的毛病了。
回到文章题目中来,做一点总结。
教材的修改有教材修改背后的逻辑依据,这个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又必须知晓的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经典的无限可阐释性,如果我们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经典时,唯教材是从,唯教参是从,非要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甚至是唯一的答案,那就把经典的可阐释性这个大门完全关闭了。而当经典不可阐释的时候,经典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其实我所讲的这一点闲言碎语,卑之无甚高论,都是前人曾经做过各种言说和实践的东西。我这里不过就是结合自己的阅读和思考以及实践,再次重申这些常识而已。
文言学习,尤其是文言经典学习,务必要回归到正路上来,不能一味地盯着考试,为考试而进行的文言学习,经典学习,那属于严重跑偏,甚至可以说是歪门邪道,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