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老白有一个上访的案件,其是一件衣服上,出现了香奈儿LOGO的图形商标,被投诉为售假侵权,线上两次申诉均被强制退回后,商家决定来杭州,来阿里巴巴上访,争取撤销这个案件。

最终这个案件并没有得到阿里审核部门和法务部门的支持,所以争对昨天的情况,今天老白就和大家来聊下,为什么阿里审核部门对于一些案件的审核标准会不停的摇摆,而不是至始至终,能放就放。

香奈儿的图形 LOGO的维权,从7月份到现今为止,一直在大批量的进行售假投诉,从淘宝到天猫,在从天猫到淘宝,来来回回清洗了不知道多少遍。

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商家依然在卖。有些固然是要寻求这个流量和热度,但是更多的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产品居然会存在被售假投诉的风险:

美国对商标的保护法律规定(从2种香奈儿图形商标维权)(1)

例如昨天上访的这个韩国代购产品上,就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双C标志,商家其实根本不知道她的这个链接居然会存在侵权,并且这个链接的产品也是正规的韩国代购的产品,有一系列的代购证明,但是最终上访还是不支持撤销这个案件的售假。

为什么呢?

通过和小二的沟通了解到,阿里巴巴审核部门以及法务部门对于大牌的诉讼非常的重视,因为作为知识产权维权的平台和第三方,阿里巴巴要尽可能的降低自己被诉讼的风险,上述的案件中,如果不是香奈儿而是一个别的品牌,阿里巴巴审核部门就会撤销这个售假的投诉,改成一般侵权行为。

但是考虑到这个品牌是香奈儿,并且在服装25类的产品上,香奈儿已经开始对阿里以及对商家进行了诉讼的手段,所以作为阿里的法务部门,要根据链接的情况来判断诉讼的风险,如果诉讼风险过高,且胜率很低,那么法务部门就会建议审核部门这类的案件不能轻易的放,因为一旦放过,后续追责中,阿里要承担很大的法律风险。

但是如果不放,它们就不会有任何的风险。

老白不能评论这个做法是对还是不对,毕竟我们站的角度不同。

至少我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并没有看到客户在链接里有将香奈儿的这个LOGO当作商标在使用的迹象,而阿里站在它们的角度来进行风险评估,那么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但是从这个案件中,老白看到了阿里对于香奈儿这类的大牌的维权,会非常的谨慎。

因为相同的情况,一个饰品类的香奈儿LOGO和一个服装类的香奈儿LOGO,两者均在产品上使用了这个图形商标,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对商标的保护法律规定(从2种香奈儿图形商标维权)(2)

和小二沟通老白了解到为什么会对服装类上出现香奈儿LOGO如此严苛,原因如下:

1. 服装类的香奈儿LOGO一直在诉讼的,而饰品类的暂时还没有开展诉讼的环节,所以对于服装类上侵权香奈儿LOGO的情况,会审核严格很多!

2. 饰品类的香奈儿logo和注册下来的商标存在平面和立体的差异,因此阿里法务部门评估饰品类的产品后续胜诉的概率比较高,因此能放就放。

3. 现在售假的影响没有以前那么大,所以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阿里保守性防御(但是售假的影响还没有明文出台,后续是否会影响报名参加活动,全店影响还两说)

那么展开来看,对于别的品牌例如LV,爱马仕等,并不是说所有的申诉结果都可以一直如此,阿里的审核部门会随着这些品牌的动作,而进行应对,它们必然会尽量的降低自己被诉赔偿的风险。

而我们商家们可以做的:

第一还是不要去随意的侵犯大牌的品牌。

第二链接里务必要有自己品牌的展示。

第三要有知识产权的意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