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史进服气拜师——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浒传15-16回人物性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15-16回人物性格(5水浒与职场5)

水浒传15-16回人物性格

上回说到史进服气拜师——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

可见良师是如此的重要。

江南七怪教了那么久,郭靖都入不了门,跟着马钰几天功力就大进,要不是拜师洪七公,郭大侠一辈子也就是小角色。

本事大了,名声也就大了。

连少华山上的强人都知道了九纹龙。

且看原文:

且说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定商议,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那人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有八句诗单道朱武好处: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一,朱武号神机。第二个好汉姓陈,名达,原是邺城人氏,使一条出白点钢枪。亦有诗赞道:力健声雄性粗卤,丈二长枪撒如雨。邺中豪杰霸华阴,陈达人称跳涧虎。第三个好汉姓杨,名春,蒲州解良县人氏,使一口大杆刀。亦有诗赞道:腰长臂瘦刀堪夸,到处刀锋乱撒花。鼎立华山真好汉,江湖名播白花蛇。朱武当与陈达、杨春说道:“如今我听知华阴县里出三千贯赏钱,召人捉我们。诚恐来时,要与他厮杀。只是山寨钱粮欠少,如何不去劫掳些来,以供山寨之用,聚积些粮食在寨里,防备官军来时,好和他打熬。”跳涧虎陈达道:“说得是。如今便去华阴县里,先问他借粮,看他如何。”白花蛇杨春道:“不要华阴县去,只去蒲城县,万无一失。”陈达道:“蒲城县人户稀少,钱粮不多,不如只打华阴县,那里人民丰富,钱粮广有。”杨春道:“哥哥不知,若去打华阴县时,须从史家村过。那个九纹龙史进是个大虫,不可去撩拨他。他如何肯放我们过去?”陈达道“兄弟好懦弱!一个村坊过去不得,怎地敢抵敌官军?”杨春道:“哥哥不可小觑了他,那人端的了得。”朱武道:“我也曾闻他十分英雄,说这人真有本事。兄弟休去罢。”陈达叫将起来,说道:“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我不信。”喝叫小喽啰:“快备我的马来。如今便去先打史家庄,后取华阴县。”朱武、杨春再三谏劝,陈达哪里肯听。随即披挂上马,点了一百四五十小喽啰,鸣锣擂鼓下山,往史家村去了。

本来的目的是掳些钱粮,可听到朱武和杨春都在夸奖史进,陈达不服气了,非要先打史家庄不可。

这种忘了目的、偏离了目标的做法就是置气了。

这种情况,职场上常常见到。

开会说着说着,就忘了议题,成了斗嘴。

讨论问题,说到激烈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了,非要争一个你输我赢。

一是胜心在作怪。

争输赢,好面子。

对错不重要,问题解不解决也不重要,重要的得是我对,我高明,我赢。

二是立场问题。

对人而不是对事,凡是敌人赞同的,我们就反对。

不论对错,只认亲疏。

把对错之争,甚至利益之争,变成了意气之争。

曾国藩曾给弟子李鸿章讲过一则置气的事。

话说有一位老翁,某天中午要请一位贵客来家吃饭,于是大早上就让自己的儿子去集市上购置菜蔬。到了巳时眼看就中午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老翁就非常着急,赶紧出门迎上一段路看看啥情况。到了村口远远的看到儿子挑着菜蔬,站在水田的埂上,和一个挑着京货的货郎面对面站着。因为田埂太窄,不能同时通行两个挑担子的,于是两人互不相让,谁也不愿让对方先过,就这样僵持了半天。

这就是典型的置气,对双方谁也没有好处。

老翁怕误了饭点,就上前对货郎客气的说:“我家来了客人,等着菜做饭,请君往水田里让一步,等我儿子过来,你也能过去了,岂不是两全其美。”货郎说道:“你儿子为啥不能往水田里让一步?”老翁说:“他担子中都是食物,浸水了怕就不能吃了。”货郎接到:“我担子中都是从京广等地进的贵重货物,万一浸水,血本无归,比你的食物贵重多了。”

双方为了让置气合理化,还要找出看似正当的理由。

老翁看对方说的有理,不能反驳,就说道:“那只有我下水田了,君将担子交给我顶在头上,空手走过去,这样如何?”说罢就弯腰做出解靴脱袜的样子来。货郎一看于心不忍,就说道:“老丈不必费事,就让我下水田,任你们的担子过去就是了。”说罢就跳下水田,让老翁二人顺利的通过,一场争执就此消解。

这是解决置气的办法之一——让一步。

解决置气的办法之二是不接招。

看下面一则故事。

有次向大宋进贡的时候,南唐后主李煜让号称天下第一的口才大师的徐铉作了使臣。按照惯例,北宋要派一个官员全程监督陪伴。

听说天下第一的口才大师来了,宋朝大臣都唯恐避之不及,你想啊,如果被只剩下喘口气的南唐人搞得张口结舌下不来台,那以后还怎么好意思在大宋朝堂上说话呢。最后,连宰相赵普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宋太祖赵匡胤请示。

赵匡胤听后,一脸轻松地说道:“不必担心,我自己来选人就是了。”随即,他下旨要来了十多名目不识丁又特别不爱说话的殿前武士的名单,然后看都不看,随便大笔一挥说:“此人即可。”大臣们惊掉了下巴,但都不敢多说话,万一被皇帝选中,那岂不是自找苦吃了。

被御笔点中的殿前武士更是莫名其妙,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派他这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又特别不会说话的大老粗作为使臣,而且面对的又是闻名天下的徐大师,莫非是皇帝脑子进水了?不能啊,大宋皇帝一向是英明神武。还是想让我把这个口才大师干脆扔进河里喂鱼?也不行啊,这样随意杀掉使臣罪过太大。问谁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他只好起身渡江前往。

双方见面之后,徐大师果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只说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殿前武士一脸懵逼无言以对,只好不住地点头,加上几句嗯嗯哎哎,再也没有其它话了。是啊,面对舌绽莲花、侃侃而谈的语言大师,一个大老粗还能说什么呢!起初,徐大师以为对方被自己折服了,越说越来劲儿,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徐大师感觉不对劲儿了。

终于,徐大师精疲力竭了,再也不吭声了。

不接招,让你拳头打在棉花上,你还怎么置气?

陈达置气是什么后果呢?

且等下一回——陈达有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