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1)

【写在前边】

微信价值观的提出背景是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张小龙出任微信事业群总裁。

作为总裁自然要做总裁该做的事情,提出愿景、给出规则、提供方法论等等。

于是有了微信的七个价值观。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可从中提取不少营养。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2)


【正文】

时间回到8年前,微信事业群成立。

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 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并包括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张小龙担任微信事业群总裁。

此外,腾讯同时宣布撤销电商控股公司,其中实物电商业务并入京东、O2O 业务并入微信事业群,虚拟业务并入企业发展事业群,电影票业务并入社交网络事业群,客服团队并入技术工程事业群。

随后张小龙发送了内部邮件,指出新成立的微信事业群同时吸纳了 ECC(腾讯电商控股)和财付通的部分团队。而他也首次正是总结了微信团队的七大理念和价值观。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3)

现节选摘录如下:

作为一个新的业务团队,我也希望之前微信团队的一些理念能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些理念,其实也是公司一直倡导的。在这里总结几点:

1、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权衡中做取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这个事情是不是从用户价值本身出发的来考虑的。如果我们想的策略和用户价值有违背,哪怕舍弃短期利益,也应该维护用户价值。让用户看到你的努力,而不是同事和上级。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4)

2、保持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因为它会体现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中。

解决纷争时,它会帮我们做出决定。如果我们认为用户不能被骚扰,我们就不会在产品中做出骚扰用户的行为。如果我们没有一致的价值观,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就会割裂为利益的集合体。不做个人价值观和产品价值观的双面人。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5)

3、保持小团队,保持敏捷。

希望我们在 BG 成立规模变大后,还能保持小团队心态,避免陷入官僚化和流程化里面。我们曾经禁止写 PPT,认为那是形式化的体现。这有些武断,但目标是效率的最大化。我们还将继续限制招聘的人员数目,只招聘最优秀的人员加入团队。对一个优秀团队来说,人员也是少比多好。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6)

4、学习和快速迭代比过去的经验更重要。

移动互联网变化太快,我们的产品和业务思路,也希望是面向新的环境而产生。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7)

5、系统思维。

记住我们的愿景:连接人,连接企业,连接物体。让它们组成有机的自运转的系统,而不是构建分割的局部的商业模式。我们专注于基于连接能力的平台,并将平台开放给第三方接入,和第三方一起建造基于微信的人和服务的生态系统。系统思维也会帮助我们建造透明公正的商业体系,让系统在规则下运转,避免人为的干预。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8)

6、让用户带来用户,口碑赢得口碑。

用互联网的网状传递效应来推动产品和服务。一个例子是一个小小的飞机大战可以引发一场手机游戏的风暴。我们处在一个人人互联的时代,如果我们能让一个用户说好,这个口碑就会传播出去。将我们的创造力体现在各个细节中。创意不是宏图大略,而在于我们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用户都能感知到。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9)

7、思辨胜于执行。

执行力很重要,但更希望我们的日常工作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我们提倡争论,在工作中通过辩理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而非为了团队利益或者人际关系放弃思辨能力甚至思辨习惯。进步来自思辨。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10)

注:

截图来自张小龙注明的<信背后的产品观>

通篇看下去会觉得对人类的本质洞察到让人害怕的角度。

我们都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但是本质上却始终脱离不了原始性。

微信团队是什么模式(微信团队七大价值观和产品观)(11)

很多人说微信克制,微信内部的人包括张小龙都很诧异,在他们微信内部的产品文化里自上而下从来都没有人讲过这个克制,后来才知道这是外界给的评价。我个人转产品的时候正好也是在14年底,那个时候我们很喜欢分析微信,14年还是资本狂热的一个年代,投资人满地走,微信和陌陌的成功让人看很多人看到了在社交领域还有产品可以颠覆qq的可能性。于是社交领域方向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尝试,今天看来大都无疾而终,连陌陌都在走低。唯独微信一路走高,连续走了5年的高光时刻,这不能仅仅把微信归结为是腾讯标签,里面有没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微信在中国是一款很特殊的社交产品,他的用户范围完全跨越了年龄阶层,这一点qq都没有做到。他的每一次的大版本迭代或大功能更新能埋伏半年之久,为半年后的用户需求提前开发好功能埋在代码包里,时间点到了放出来,这种产品运营控制能力中国没几个公司能做到,我印象深刻的有微信游戏出来前的全民打飞机,微信红包上线前的全民朋友圈毛玻璃,微信广告上线前的朋友圈9字公布,摇一摇的功能内测了整整半年才发布,小程序发布等等。仔细研究起来越发能发现那些令人思考和琢磨的点秒不可言。从用户需求的洞察和铺垫到功能的开发,到技术的实现,市场的营销部署推动,每一个环节的流转和配合都卡的很精妙。有兴趣大家都可以分析一下微信的迭代史,优秀的产品值得每一个岗位的同学复盘反思琢磨。

作者:产品找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