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伴今天早上在家拖地,突然就晕倒了,之前还好好的,怎么会这样?”

吴大爷今年60岁,平常皮肤上总会有大大小小的淤青,由于不痛也不痒,就没有重视。结果今天早上拖地时突然晕倒,被家里人送往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急性心梗,还有冠状动脉血栓,以及一定程度的血管畸形。像吴大爷这种情况,中医上认为是“血瘀”惹的祸。

血液运输流畅对于机体健康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当体内出现血瘀的时候,就会引起血液凝结,从而导致血液运输不畅通,最终身体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病症。很多人又对血液认识不到位,往往忽略了身体血液的存在,从而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面对血瘀,中医通过对穴位艾灸按摩,可以有效活血化瘀,那么,又该如何做呢?

气滞血亏和血瘀是一种吗(可分为气滞和气虚)(1)

什么是血瘀

事实上,很多人对血瘀这个概念非常模糊,到底什么是血瘀?

血瘀是中医上的一个名词,所谓的血瘀,也就是血液运行不畅通,出现了淤血。当血液运行不畅,受到阻碍,在某个地方瘀滞的时候,就会呈现凝滞的状态,这时候就被称为血瘀。

《血证论》中这样说:“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经,谓循其经常之道也”。描述的正是血瘀出现的机制,引发血瘀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尤其受到气机影响。气机不畅,就会引起气虚或气滞,因而血瘀也分为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两种类型。除此之外,当机体受到外部邪气侵袭,也会影响血液运行,引起血瘀。

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诱发血瘀出现,具体都有哪些因素呢?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血瘀

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导致血瘀出现,如果经常处于抑郁和紧张的状态,有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容易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时间一长,更容易导致郁结,影响身体的血液运行,不仅会加大血瘀出现的概率,更是增加了抑郁症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为了降低血瘀出现的风险,平时有不顺心的事情,一定要找到发泄途径,而不是憋在心里。

气滞血亏和血瘀是一种吗(可分为气滞和气虚)(2)

不良的饮食也容易导致血瘀出现,尤其是经常吃得油腻、很咸的人,容易导致血液变得粘稠,从而引起血液运行不顺畅,引起血瘀出现。所以,平时在饮食上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吃得太油腻、太咸以及太甜。

气虚也是引起血瘀出现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先天气虚体质,还是后天出现气虚,都会影响机体血液运行受阻,进而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从而诱发血瘀。

经常熬夜通宵,睡眠不够的话,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去,也会导致体内产生淤积,引起血液运行不畅,从而产生血瘀。为了减少血瘀出现的概率,一定要养成早睡的习惯,避免熬夜。

很多出现血瘀的人,都是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由于缺乏运动,心肌的收缩能力也会比较差,因而血液运行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血瘀的情况。

另外,身体出现炎症,长时间没有治愈,也会引起有害物质在局部位置沉积,时间一长,就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引起血瘀。所以身体出现炎症,一定要及时处理。

气滞血亏和血瘀是一种吗(可分为气滞和气虚)(3)

血瘀症在身上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哪种血瘀,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处理。

血瘀的表现形式

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乏力、面色发白、舌头有紫斑,这是气虚血瘀的症状,也是血瘀的典型表现形式,是由于气虚,导致血液运行瘀滞而引起的表现。

气滞血瘀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抑郁情绪、外邪侵袭引起肝气郁结导致的,患者会出现胸闷、烦躁易怒,而且舌头有瘀斑。

对于女性来说,血瘀的表现形式更多,有因血瘀导致不孕的情况,也有血瘀痛经、血瘀闭经、血瘀崩溃等表现,这几种表现都属于气滞血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及健康,及时进行活血化瘀是重要工作。

中医活血化瘀,艾灸3个穴位来调理:

面对血瘀,中医选择对穴位艾灸来达到活血化瘀,改善血瘀的效果。

气滞血亏和血瘀是一种吗(可分为气滞和气虚)(4)

血海穴进行艾灸,可以调和气血,改善血瘀,这个穴位在髌骨内上方六毫米左右的位置,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改善血瘀引起的荨麻疹、面部色素沉着等问题。

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中间处的合谷穴,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对其进行艾灸,可以有效改善血瘀引起的风疹、荨麻疹等病症。

气滞血亏和血瘀是一种吗(可分为气滞和气虚)(5)

此外,足三里也是活血化瘀的重要穴位,足三里穴在胫骨前嵴位置大约一横指的地方,对其进行艾灸,能够调补气血,起到美容、健脾胃的功效。

气滞血亏和血瘀是一种吗(可分为气滞和气虚)(6)

出现血瘀,除了进行艾灸调理,还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避免吃寒凉食物,这类食物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血瘀程度,而应该多吃补血、养血的食物,以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保持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加强心肺功能,从而起到改善血瘀的效果。

总之,在生活中,要保持身心愉悦,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血瘀出现,一旦出现血瘀,则需要积极进行调理。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