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若找一个最不受读者欢迎的男主,那当属《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了,张无忌性格方面问题很大。

张无忌性格懦弱,处事优柔寡断,没主见,可以说是空有一身绝世神功。笔者读倚天时,喜欢杨逍都多过张无忌。

杨逍文武全才,不但足智多谋,博学多才,还擅长建言划策,更是见识卓超。性格方面杨逍狂放不羁,也是极有个人色彩。

可惜杨逍最后的结局,却是被杀,张无忌也没法帮他报仇,因为杀杨逍的人,张无忌也只能忍气吞声。

若是深究杨逍之死,张无忌甚至都脱不了干系,就是因为他的一个决定,害了杨逍,张三丰都无奈叹息。

杨逍张无忌最后相认(张无忌一个决定害了杨逍)(1)

那么杀杨逍的到底是谁?为何以张无忌的武功,都不能替他报仇?甚至令张三丰都无奈叹息,且容笔者细细道来。

先看一段原文吧,这是发生在倚天结尾时的故事,张无忌和赵敏被朱元璋迷倒,朱元璋故意说了一番话给张无忌听。

(原文):这小贼平素于本教教众颇有恩德,两位兄弟又跟他素来交好,这事可万万不能泄漏出去。

唉,咱们今日要杀他,实是心中难受之极。”徐常二人都道:“为了复国大业,朋友私交,也不能顾了。”三人说着,便走出房去。

这是朱元璋和徐达,常遇春,在商量对付一个人,其实说的是韩林儿,张无忌对号入座,误以为说的是他。

这是朱元璋设的计,故意隐瞒名字,只说一些关键信息,什么与徐达、常遇春是好朋友,什么对本教有恩德。

杨逍张无忌最后相认(张无忌一个决定害了杨逍)(2)

此时张无忌又被迷倒了,困在囚室,他自然怀疑三人商量要对付他。张无忌心灰意冷,没想到好朋友徐达、常遇春也会害自己。

张无忌中了朱元璋的计,在心灰意冷下,只留下一封信,传位给杨逍,然后携手赵敏一起隐居不出了。

这个结局,看似没问题,实则仔细读下来,可看出张无忌的这个决定有多坑人?首先说张无忌优柔寡断性格。

不管是对感情,还是处事。朱元璋都把你迷晕了,你不杀他?而是选择逃避?可见张无忌生性懦弱,杀伐不够果断。

在者,你不杀他,那你把教主之位直接传给他就行了,你干嘛传给杨逍?朱元璋是多么厉害的人物,你张无忌都怕了。

你让杨逍去和朱元璋斗?杨逍是有能力,文武全才,可是他为人太傲,以至于不能得人心,何况二人,一人在明,一人在暗。

杨逍张无忌最后相认(张无忌一个决定害了杨逍)(3)

杨逍属于那种宁死不屈的性格,朱元璋则是心狠手辣,二人斗起来,杨逍必然饮恨当场,朱元璋岂会放过他?

杨逍临死还要背上一个葬送明教的骂名,估计周颠若在,还少不得嘲讽一番杨逍,说他守不住家业,张无忌所托非人。

杨逍估计是死不瞑目的,各位看官,你说这张无忌坑不坑人?杨逍是得罪你了?你跑了,还找了个背锅的。

毕竟明教之亡,亡于杨逍手上,明教若有幸存之人,也只会感怀张无忌,黑锅都让杨逍背完了,张无忌成为一段传说。

杨逍若出事,女儿以及女婿必回来帮忙,张三丰作为武当派祖师,又是杨逍女婿的师傅,虽然有心帮助杨逍。

杨逍张无忌最后相认(张无忌一个决定害了杨逍)(4)

可是朱元璋势大,又极富心机,张三丰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他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一个门派,他要为武当考虑。

张无忌隐居后,必然也会私下关注明教的状况。当他得知杨逍的结局,内心肯定也是很难受,毕竟杨逍算是他间接害死的。

可是性格决定命运,张无忌必然不会帮杨逍报仇的,上次将他迷倒,其实张无忌已经被朱元璋吓住了。

所以张无忌才选择隐居,张无忌之所以传位杨逍,本来是想着杨逍足智多谋,又素有威望,或许杨逍能收拾朱元璋。

当他得知杨逍死后,朱元璋又一统天下,张无忌别说报仇了,从此连头都不敢冒了,只能选择忍气吞声,装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