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朝白居易《江南好》


诗句里有春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1)


初衣解诗:杭州与武汉在同一纬度。50岁的白居易,这次留了个心眼,两年前他调回朝廷,试探性地向朝廷建议了一些军事策略,如果他预先估计的一样,这些意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采纳,换成官场老油子的白居易,立马转向,要求外放做官,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很快他就接到了杭州刺史的任命。仿佛就是一个被贬的官职,但实际明降暗升,他不但有地方的主控权,而且江南富庶之地,对于已经对朝廷政治灰心的他,好山好水,自然是神清气爽的地方。

而且白居易到任之后,简直拿杭州当自己的家整,疏通西湖,遍植杨柳,解决了杭州人民的吃水问题,也解决了西湖旱涝两季的水患,政绩突出,如鱼得水。不久他又调为苏州刺史。总之在江南的三四年,应该是他过得最为得意的日子。


诗句里有春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2)


白居易真的想在江南养老,这是50岁以后的白居易最真实的想法。但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年轻时的他,努力地想做一番事业,往往用力过猛,结果毫不客气地把他从京官贬到了地方,他那是气得都快一口气吐血,写下了著名的《琵琶行》,如今他真的不想再混朝堂,地方官多好,因为老百姓好,做一点点事情,他们就会感恩,就会挽留。

白居易已经不想做京官的时候,结果他的官运亨通。调回了北京不算,不但升了职,还给了优厚的俸禄,让他做太子的教授。但是他梦寐以回的就是江南,他的苏州和杭州。于是苏杭就以梦寐和回忆的形式留在了他的诗里。


诗句里有春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那苏杭之地是那么的美好,我对它简直熟悉的不得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记忆中的江南。要知道白居易在江南,居住和主政过三四年,他写的都对,但又不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是夏天的江南。我们知道江花是荷花一类的水生植物,暮春才开始打花,初夏和仲夏,才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


诗句里有春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4)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话真真的美。但如果你以为这将是写的长江,那就错了。武汉和杭州同一纬度,但是长江流经武汉,却绕过了杭州。但是在杭州,富春江流经此处称之为钱塘江。杭州还有京杭大运河。比起长江之水,杭州和苏州的运河之水,钱塘江水,更加的平缓细腻,倒影春天春气春光。

我在武汉的初春,也常看到江水有一种壮丽的淡蓝淡绿,但比起白居易的春江来讲,来的浅淡,也更苍茫。白居易的江水绿如蓝,显然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河流和水,在杨柳的倒影下,呈现出蓝蓝绿绿的春色。所以白居易写的不是长江水。

但同时白居易,也不是写的春天的钱塘和杭州。这是经过了时间和距离的回味,提炼出的一种清新感觉,因为春天是不会有荷花的。更不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胜景。这是他将春天和夏天糅合在一起,成就了标签式的江南。


诗句里有春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5)


能不忆江南?”这是记忆中的江南,这是经过了回忆的柔光重叠酿成的江南。在诗的春天里,有周转的荷花向日而开,有碧绿碧绿的水倒映天光。

但没有人指出这首诗是错的,因为诗本来就有一种特殊的传递的意向美。因为我们想起江南,就是那连天的荷叶,无尽的水乡,是永恒的春天。

白居易一生,常常梦回江南。他在调回京城之后,不断说起他的杭州,那杭州经他打典整理,如同一方美玉,期待着人欣赏,这是他实干出来的得意和浪漫,他是杭州最好的城市推广者,他是江南最早的代言人。

而且读他的诗是不够的,因为他做了一个套,比如你春天去吧,可以看到春水绿如蓝,但是看不到荷花,于是你必须第二次去,因为要看日出江花红胜火。然后你必须第3次第4次去,因为只有重叠的记忆,才会品出这首诗的醇厚之美。


诗句里有春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6)


白居易是苏杭江南最好的旅游营销者,他会带你一次不足,流连忘返!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