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中国的哈尔滨火车站,建立了“安重根义士纪念馆”。中韩两国都尊称一位爱国者安重根为“义士”。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

1909年10月26日9点。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68岁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自己的专列上,会见了俄国的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

二人交谈大约半小时以后,也就是9:30左右,戈果甫佐夫邀请伊藤博文下车,检阅他专门为伊藤博文准备的仪仗队。

伊藤博文也是兴致极高,欣然接受戈果甫佐夫的邀请,听到车站外边的日本侨民的欢呼,更加感到有必要“亲民”一下。于是,伊藤博文就在戈果甫佐夫的陪同之下,走下了火车。

然而他不知道,此时正有人在附近怀着刻骨的仇恨,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2)

伊藤博文下车后,日本侨民发出了鬼哭狼嚎般的欢迎,俄国军乐队也开始演奏军乐。

伊藤博文对军乐队和仪仗队的气势很是满意。检阅完毕后,伊藤博文正准备往回返。

就在这时候,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突然在距离伊藤博文5米左右的地方掏出了手枪,向伊藤博文连开三枪!

并且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这个人表现出了极度的冷静。开了三枪后,他怕认错人,又朝着跟随伊藤博文的几个人开枪。

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完成了,顿时全场大乱。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3)

俄国宪兵见此情景一拥而上,但怕伤及他人,宪兵也不敢胡乱开枪。

随后,宪兵队员举着枪,慢慢靠近这位男子。谁知此人并不反抗,直接扔掉了手枪,用俄语高喊了三声“朝鲜万岁”(朝鲜乌拉)!

宪兵队一拥而上,将其逮捕。

在这场刺杀中,跟随伊藤博文的南满铁路总裁中村是公受伤较轻,他在逃命时被子弹打在了裤子上,只受了点皮外伤。

另一个和他一起逃命的南满铁路的理事田中清次郎被射中了左腿。

伊藤博文旁边的日本驻哈尔滨领事川上俊彦,被击中了右胳膊。

伊藤博文的秘书森泰二郎,因为离伊藤博文最近,一颗子弹贯穿了腹部。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4)

而最惨的还是伊藤博文,刺客最开始朝向伊藤博文开的那三枪例无虚发,伊藤的左肺、左腰和腹部全部中弹。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伊藤博文就因为失血过多而毙命。临死前,他还不忘用颤巍巍的语气骂上一句:“傻子”(八嘎)。

而这个被伊藤博文骂作“傻子的”刺客。却在朝鲜被称呼为“爱国烈士”,在韩国被称为“义士”。这也是朝鲜和韩国太多的分歧之下的一个高度统一。

这位义士的名字叫安重根,从他朝伊藤博文开的那三枪就不难看出,安重根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5)

之前连面都没见过,安重根为啥要杀伊藤?

安重根,1879年出生于朝鲜海州一个名门望族的家庭。传闻他在出生的时候,背后有7颗痣,呈北斗七星之状,所以取字应七。

当然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并不怎么高。这主要来自于韩国人桂奉瑀的《万古义士安重根》,与朝鲜半岛统一三国的新罗将军金庚信的身世如出一辙。

不过,安重根家庭条件优渥倒是真的。他祖上是高丽元帅安祐(这个不一定是真的),但爷爷是镇海郡守安仁秀,父亲是曾平定东学党叛乱的安泰勋,却是事实。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安重根从小就熟读中国的儒家经典,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内心里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安重根还热爱强身健体,武枪弄棒,骑马涉猎。朴殷植的《安重根》记载,安重根“射技绝伦,能马上射飞燕。”

这显然为他以后在用精准的枪法击毙伊藤博文做了准备。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6)

1894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那年,15岁的安重根成家了,妻子金氏,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两年后,安重根结识了威廉教父洪锡九,接触到了一些基督教思想。

第二年,一个重大的事件改变了安重根。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7)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朝鲜不再是中国的藩属国,摆脱了和中国清政府的关系,这为以后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做好了准备。

1905年,日本在对马海峡战役中获胜后,伊藤博文决定亲自来趟朝鲜,目的是逼迫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条约中规定,汉城内必须成立一个统监府,由日本派兵驻扎。

名义上是日本帮助朝鲜不受俄军侵袭,而实际上日本则是想让朝鲜进沦为日本的附属国,而不是中国的藩属国。

面对此事,安重根异常悲愤,他想探索出一条救国之路。但朝鲜现在已经沦落日本人之手,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谋划救国无异于往枪口上撞。安重根就想起了在中国上海还有很多朝鲜人。

于是1905年,安重根就到了上海,他希望团结这里的朝鲜爱国义士,共寻救国之路。可不曾想,初到上海他就碰了一鼻子灰。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8)

当时朝鲜高官闵泳翼在上海,安重根三次求见,闵泳翼都将他拒之门外。安重根没有办法,又去找此时在上海的朝鲜富商徐相根帮助。

徐相根起初很是乐意接待安重根,但当安重根提出要联合救国时,徐相根却表现出了异常。因为他只想把钱拿来经商,不想投入到革命中。

安重根临走时,站在徐相根家门口大骂:人人都像你们一样,国家就没了。

就在这时,安重根遇到了传教士——郭原良,两人有相见恨晚之感。

郭原良劝说安重根,闵泳翼、徐相根之流代表现在的朝鲜多数人,他们这一代已经这样了,不要抱有太大希望,只有寄希望于未来。所以,教育才是强国之道,只有提高朝鲜国民的素质,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才能做到真正救国。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9)

安重根如醍醐灌顶,于是他于1905年12月回到了朝鲜。这时,安重根才知道父亲已经病逝,没有在闭眼之前见到儿子安重根,这也成为安重根的遗憾。

1906年1月,安重根成立“兴国学校”,后又成立了兴民、兴士、敦逸学校。安重根亲任校长。

可就在这一年3月,伊藤博文正式担任统监一职。所谓统监,就是指统治和监督日本在朝军队总司令。

第二年,伊藤博文强迫朝鲜的高宗退位,皇太子即位,这就是朝鲜历史上的末代皇帝------纯宗,伊藤博文成了太师。

表面上,朝鲜还是纯宗说了算,可实际权力全都集中在伊藤手中。

当了“太上皇”后,伊藤博文还不心满意足,五天后的1907年7月24日,他强迫朝鲜与日本签订《丁未七款条约》,条约中朝鲜的司法权由日本掌管,朝鲜军队解散,一律由日军保护朝鲜安全。

通过这项条约,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并且就算日本在朝鲜本土干了违法乱纪的事,也无所谓,因为司法权在日本人手里。此时朝鲜已经名存实亡。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0)

一周之后,伊藤博文彻底将韩国军队解散掉。接着又颁布了《新闻法》《保安法》等法令,剥夺了朝鲜人民的所有自由。

安重根这时突然意识到:仅仅开启民智是无法救国的。因为教育之事来日方长,可伊藤的压榨侵略速度太快了。没等教育完全落实,朝鲜就已经亡国了。

于是1907 年末,安重根毅然放弃教育救国的思想,投入到朝鲜义兵队伍,决定拿起武器对抗日本人。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1)

在义兵队伍中,安重根网络全国义士,组成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安重根担任参谋中将和特派独立队长。

此时他再一次抛妻弃子,来到中朝边境和俄国海参崴。他带领义兵攻打过日本警察署,枪击过日本守备队。

但是,在一次战斗中,安重根却将俘虏的几个日本兵放了,因为在他接受的基督教思想中,不能以恶惩恶,这就使得原本就是四处网络的义兵对他大失所望。

无论安重根怎么苦口婆心的解释,都没有得到支持与谅解。各部所纷纷散去,到最后安重根身边只剩下四个人不离不弃支持他。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2)

1909年3月,逐渐意识到自己势单力薄的安重根,找到另外10名志同道合的兄弟,在俄国的小城开会。

会上,安重根一刀砍断无名指,用鲜血在朝鲜的国旗之上写下了血书“朝鲜独立”。

各个志同道合的韩国的志士也纷纷断指血书:要为国家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安重根被推举为断指同盟的会长。

最后,大家得出了一致性结论:人多组织军队,人少就搞暗杀。先刺杀侵略朝鲜的元凶---伊藤博文,再刺杀朝鲜卖国贼李完用。

这时候,一个刺杀伊藤博文的计划逐渐在安重根脑子里形成了。但该怎么实施?所有人都没有头绪,而伊藤的一个举动,给了安重根机会。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3)

伊藤博文,多活了一站地

1909年6月,安重根得到消息,伊藤博文要去哈尔滨与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会谈。

伊藤此行的目的,一是为了与俄国商讨如何瓜分中国东北;二是让俄国谅解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管控。

为阻止伊藤,安重根决定偷偷潜入哈尔滨实施义举,哪怕就是身死,也是一曲慷慨的悲歌。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4)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终于动身前往中国的哈尔滨,会见俄国的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

对外,伊藤博文宣称这次哈尔滨执行存粹是个人的行为。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伊藤博文的真实目的。

安重根明白,这么重大的行动,一个人的力量不够的。于是1909年秋天,安重根提前来到了海参崴,联合了海参崴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禹德淳 ,二人在1909年10月21日登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

在途径黑龙江的绥芬河时,安重根又联系到了侨居在绥芬河的朝鲜医生刘敬辑。

刘敬辑让自己16岁的儿子刘东夏和安重根一起到哈尔滨。刘敬辑要让儿子到哈尔滨购买一批药品,更主要的是刘东夏懂得俄语。

安重根想刘东夏太小,才16岁,不愿意连累刚满16岁的少年,因为不管刺杀是否成功,自己一定是凶多吉少。

而刘东夏则表示,自己也是痛恨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只要能杀日本人,哪怕死了也在所不惜。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5)

10月22日,三人到达了哈尔滨。巧合的是,安重根在哈尔滨遇到了之前认识的好朋友——曹道先。这曹道先同样对日本的侵略痛恨,尤其痛恨伊藤博文。就这样,曹道先也加入到了刺杀队伍中。

接着安重根通过报纸的消息,推算出了伊藤博文来哈尔滨的时间,大约是10月26日上午。

安重根和禹德淳曹道先商议,为了刺杀成功。实行两套方案:禹德淳和曹道先先在蔡家沟这个小站动手,如果失手,就由安重根在哈尔滨再行动。

结果,在蔡家沟火车站,俄国防守太严密,禹德淳和曹道先被牢牢困在地下室内,只能是眼睁睁看着伊藤博文的专列驶过车站。

10月26日,早晨。安重根怀着必死的决心,检查了自己的勃朗宁手枪,8颗子弹已经上膛。凭借着少年时期的射箭功夫和多年的战斗经验,安重根相信自己的枪法。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6)

上午7点,安重根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俄国的警卫人员加大了防守和盘查。由于安重根的装束特别像日本人,所以能够轻而易举躲过了俄国警卫的盘查。

在火车上,伊藤博文已经和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见面。结果,戈果甫佐夫邀请伊藤博文检阅他事先为伊藤博文准备的仪仗队,伊藤博文就下了火车,开始所谓的检阅。

安重根这时候就意识到,这个干干巴巴的小老头就应该是给韩国带来巨大灾难的伊藤博文!就在距离伊藤博文5米的地方,安重根掏出了手枪,对准伊藤博文连开三枪。

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7)

安重根在高呼“朝鲜万岁”之后,被捕。在蔡家沟车站的曹道先和禹德淳也被捕,包括刘东夏,因为沙俄当局下令抓捕所有可疑的韩国人。

当天,安重根被沙俄移交给日本方面。10月30日,日本军方对安重根进行了审讯。

安重根表现出了真爷们的血性,一口咬定:刺杀伊藤博文是他一个人的行动,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8)

洪锡九教父:重根,我来看你了

1909年,安重根一行四人,被押往抚顺。在抚顺监狱,安重根被进行了11次审讯。审判安重根的法庭上,安重根陈述了伊藤博文的条条罪状,一共有15条。

安重根表明,伊藤博文是所有朝鲜人民的公敌,伊藤博文对朝鲜的有计划的一步步侵略才使得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1910年3月初,安重根的两个弟弟来抚顺探望英雄的哥哥。安重根留给两个弟弟的遗书中提出:遗体葬在哈尔滨,等朝鲜独立,再把遗体运回祖国,希望两个弟弟能继续抗日,为朝鲜的独立继续奋斗。两个弟弟也真的按照哥哥的嘱托,在继续抗日活动。

当天,那个将安重根引上基督教之路的威廉教父洪锡九也来给安重根送别。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19)

1910年3月25日,安重根穿着老母亲含着眼泪和无限自豪之下,亲手制作的洁白的韩服,步伐坚定地走上了绞刑架。

安重根,朝鲜人民的好儿子,就这样为朝鲜的独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在安重根牺牲后,日本军方却拒绝了安重根两个弟弟的引渡遗体的要求,安重根的遗体安葬在抚顺公墓。

之后由于时局的动荡,已经尸骨无存。到现在,朝鲜和韩国方面都想找到安重根的遗骸,未果。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20)

义士牺牲却没瞑目

安重根牺牲以后,在朝鲜的日本势力开始追杀安重根的家人,但此时安重根的家人在安重根朋友的帮助下,早已移居国外。

1911年夏,日本人在穆棱市八面通(今黑龙江牡丹江市穆棱市北部),找到了安重根家人。安重根的大儿子,12岁的安分道惨遭日本人毒手。

后来安重根的家人基本上就是在东躲西藏,终于在1919年,他们被“安重根遗嘱救济会”安排到了上海定居。直到1937年上海沦陷,安重根家人又逃到了南京。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21)

安重根次子安俊生在安重根牺牲的时候才三岁,后随家人颠沛流离到上海,长大后就读于沪江大学外语系。

毕业后,安俊生在上海谋生,有人传闻他背地里搞着毒品的买卖,但真相不得而知。可是明确知道的是,上海沦陷后,安重根家人逃亡南京,但安俊生却留在了上海。

就在这时,安俊生做了一件让他爹在九泉之下都闭不上眼的事。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22)

关于安俊生的经历,一直有传闻说他是被日本特务暗中教育长大的,这个说法主要来自李美皆的散文《刷新记忆的行走》,真实性并不大。不过他干的让他爹死不瞑目的事,却是事实。

1939年10月7日,安俊生和另外在上海的13个朝鲜人组成了“满鲜视察团”,被日本邀请到朝鲜和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在访日期间,安俊生来到伊藤博文的墓碑博文祠前,并在伊藤墓前跪了下来,为其父亲当年的行为“忏悔”、“道歉”。后来他还与伊藤的儿子合影留念。

这件事不仅震动了整个朝鲜,也震动了那些帮助过安重根的朋友。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23)

韩国国父,韩国独立运动领袖金九(号白凡)就是其中之一。他当年曾和安重根的父亲安泰勋一起平定东学党叛乱,也曾多次帮助过安重根家人逃难。

得知安俊生下跪的消息后,当时还在长沙岳麓山疗养的金九立马联系到了上海的中国警察,希望只要安俊生一回来,立刻逮捕他。

这件事后来被金九写在了《白凡日记》里。显然,金九的诉求并没有实现。

安俊生后来在香港生活,1952年10月因肺结核病死。

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给予评价(成功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24)

不知道安重根地下有灵,知道自己的儿子安俊生成了亲日派,居然向伊藤博文下跪道歉,会作何感想?

抛开这个不孝子,安重根的事迹,中、朝、韩三国都会铭记。

2014年,在哈尔滨火车站建成了“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历史将永远铭记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爱国仁人志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