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1)

1.史上最长寿的帝王,活到89岁的乾隆帝

都说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帝,康熙8岁便登基,到14岁的时候亲政,在位长达61年。但其实如果不是他的孙子乾隆主动退位,那应该乾隆才算是时间最长的。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的时候,传位给了他的第十五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帝),这时候的嘉庆已经36岁了,这大概是最老的太子了。

乾隆成为了太上皇。然而却并没有放实权给嘉庆,嘉庆在位的前三年多的时间,一直都是太上皇乾隆居住在养心殿掌控着朝政。直到乾隆逝世,才真正的独掌大权。而乾隆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

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2)

但是为何乾隆要多此一举提前退位呢?其实主要是因为他的爷爷康熙帝的原因。

乾隆一生当中多次表示他最敬佩的人是他爷爷康熙。据说在康熙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孙子弘历的时候,便喜爱非常。让其留在身边自己言传身教,亲自教导。祖孙的感情可见不一般。

而且出于对康熙的敬佩,乾隆继位的时候,便发布了诏书,说自己不愿意超过康熙,在自己上位60年的时候便会退位。也许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可以活那么久吧。在自己85岁的时候身体依旧康健,可以说乾隆这一生真的是非常顺遂,古人的寿命本就不长,但是乾隆最终活到了89。

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3)

而且退位和儿子一起共同管理朝政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大事自己管,小事让儿子来。继成全了自己的孝顺的名声,也还是那个最高掌权人。

2.乾隆这一辈子总共有三位皇后,最爱的大概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4)

(1)第一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出生于满洲上三旗中的首旗镶黄旗,血统高贵,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自身也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在其十六岁的时候,便被雍正帝看中赐婚当时还是皇子的弘历为嫡福晋。成婚后的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十分恩爱。乾隆继位后,便立她为皇后。

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5)

在富察氏为弘历生下嫡子之时,雍正帝亲自为孙子取名为永琏,这在弘历看来就是意味着这个儿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的意思。于是在乾隆元年,才26岁的乾隆便把儿子永琏密定为皇太子,可见对其钟爱。谁知在永琏9岁的时候因“偶感风寒”夭亡。乾隆帝悲痛欲绝,平素勤政的皇帝五日没有临朝。后按皇太子的礼仪厚葬永琏。

后来富察皇后为乾隆生下皇七子的当天正逢久旱甘霖,信佛的乾隆十分欣喜,觉得是上天眷顾。为其取名永琮,再次内定于自己的皇位继承人。而且皇七子颖悟出众,乾隆对其爱如珍宝,疼惜不已。谁知这位聪慧异常的皇子终究却比其皇兄更早夭亡,因出痘没有挺过去,彼时未满两岁。

可能两个儿子的接连去世,身为母亲的富察氏悲悼成疾。后来年仅37岁的富察皇后便撒手人寰。在富察氏丧满百日时写的一篇《述悲赋》悼念亡妻。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深情款款,刻骨铭心。被郑重地载入到了清史稿里。

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6)

(2)第二位:清高宗继皇后辉发那拉氏

那拉氏16岁的时候嫁给了还是宝亲王的弘历为侧福晋,后来先皇后逝世两年后被封为皇后。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的时候随乾隆南巡,途中不知为何帝后反目,那拉氏自行翦发,被遣送回京。

南巡结束后,乾隆便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而且裁减了她手下的大部分佣人,只留下了两名宫女。按清宫的制度,这个待遇如同最低微的答应。

次年,继皇后死了。皇帝却说是她福薄所致,并且不肯为她举行皇后等级的葬礼。下旨以皇贵妃礼葬,但是其实远远比不上皇贵妃的丧仪。可以说是明晃晃的帝后不和了。

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7)

(3)第三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令贵妃于生下了乾隆帝皇的十五子永琰。这个儿子相貌俊秀,而且和乾隆帝又十分的相像,所以也深得乾隆的喜爱。因为两个嫡子的先后早夭,所以乾隆放弃了嫡长子继承制。后来在1773年的时候,把永琰密定为了皇储。

虽然乾隆有十七个儿子,但是到了乾隆晚年的时候,便只剩下4位真正具备竞争资格的。但是另外三位阿哥,身上都有或多或少有着不被乾隆看好的问题所在。一个爱好书法,时常外出郊游。一个脾气古怪,性格软弱。一个不爱读书,最爱寻花问柳。这一对比,勤勉孝顺永琰,自然成了最靠谱的接班人了。

但是令贵妃却终究无福亲眼见到儿子登基。大概她也想不到乾隆这么健康,自己的儿子在36岁的时候才登基。而自己在1775年便薨了。

嘉庆继位时候乾隆多大(85岁的乾隆主动退位十五子)(8)

后来在令贵妃去世的20年后,乾隆帝才正式宣示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的生母令贵妃魏氏为皇后,册谥孝仪皇后。

所以说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有了前人的对比,你就会发现孰重孰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