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岩梅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字数 3k ·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用自己的前半生,种了一棵树,一棵关于人才的树。
这棵树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能力Ability,承诺Commitment,人格特质Traits,目标驱动Goal-driven。我所在的华大集团用这四个指标选拔人才,也用这四个指标培养人才。
那为什么是这四项呢?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故事,来告诉你这棵树的由来,以及如何理解这四项指标。
1996年,我辞掉了第一份工作,想把命运的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
是因为第一份工作不好吗?
恰恰相反。
我本科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如今叫中南大学,专业是铁道运输工程。毕业分配我去了全国特等站——沈阳站,做工程师。当年“铁老大”的钱挺好挣的,几乎周周都领奖金津贴,安稳又富足。
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向往的铁饭碗,我却主动砸掉了它。
别人都不理解,这么好的工作你为啥还不要?
因为我不想一辈子都在这个传统行业。那时刚刚出现大哥大、BB机,我隐约感觉这世界在剧变,但东北信息闭塞,自己也不会洞察未来趋势,只是有懵懂的感觉——
我已经能想象10年后自己的样子,不想呆在原处。
我渴望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就像土壤里的种子渴望阳光。
但是要出去,我得先学点儿离开铁路养活自己的本事。
1995年电脑还很少见。全国特等火车站沈阳站,只有一间计算机室,里面只有2台286电脑。我就趁人家午睡时候,去自学五笔打字。下了班我又去夜校,上财务课,考会计师。
有了这两个本事,我走到哪儿都能有饭吃。
可是去哪儿呢?
那时的海南正热火朝天。冯仑、潘石屹都在那里淘金。潘石屹说他当年没地方住,就睡在沙滩上,睡觉时把鞋子埋在沙子里,因为就一双皮鞋,怕睡着被偷走了。
于是,我买了人生第一张机票,沈阳直飞海南。我南下海口,简称“下海”了!
一开始,我在海南期货交易所里的一家经纪公司做会计和文秘,学的俩本事一个没浪费。很容易就能做顺手了,于是开始学期货交易、证券交易,还下场去交易所做过红马甲。当年的期货行业太疯狂了,倒是让我涨了见识。
3年后,才27岁的我去了深圳,进了中国当年最牛的投行工作,边工作边读复旦MBA。30岁时证券保荐人制度刚刚施行,年薪百万并不费劲。
但是,没想到,一次意外再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在广州被打劫了!
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出广州火车站不远,就被几个吸毒的人按倒在地,抢走了身上所有的财物,但在我竭力抗争下保全了我的电脑,里面有我一字一字码的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
虽然人没事,但这次飞来横祸让一直沉迷“钱”途的我,开始静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问自己:
钱挣多少才算够?
到底想过怎样的一生?
如果今天是我的last day,这一生的遗憾是什么?
当时正好有个读博士的机会,我想:如果有机会去大学当老师,我愿意放弃高薪去搏一回。
我知道,要想当大学老师,必须考上博士,并且全职去读,既要补上学术经历,还要练好英语。
感谢当年投行的领导,支持我,并给我放了三个月的假。我就住在复旦宿舍里,连校门都没出过,恶补高数和英文,然后顺利考上了同济的博士,导师是时任经管学院院长尤建新教授。
于是,32岁那年,我放弃投行高薪,把户口迁入学校回到校园过起了全职学生的生活,每月博士津贴只有340元。
工作10年后重回校园,我无比珍惜时间,对知识如饥似渴。很快我争取到了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去了爱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之后获得同济优秀博士论文,顺利留校。留校后跟随前科技部长徐冠华,之后在毕业2年时破格评上副教授,毕业3年时升任经管学院副院长。
现在回头看那段时光,我就像是从花盆移栽到了田野里。
要想活出精彩,必须先“舍”后“得”。
舍得,舍得,先舍后得,不舍不得。
能力分很多种:研发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力呢?
我认为是学习能力。
没有几手武功,凭什么闯荡江湖?
学习力,才是人一辈子真正的“硬通货”。
但是,光有能力,就行吗?
能力再强,哪怕身怀绝技,但就是不出手,不干活,也是白搭。就像任正非说的,“不承认茶壶里的饺子”。
因为组织不是为能力买单的,是为结果买单。
所以,必须要有第二点,承诺commitment,也就是担责守信,交付结果。
成果可能是产品服务、收入利润、知识专利、人才梯队等等。实现这些,既包括克服困难、死磕自己;还包括对组织忠诚、耐压,而不是有点委屈就玻璃心,撂挑子。
简言之,就是“说到做到,耐压抗造”。
再说个亲身经历。
今天被誉为“上海的一张名片”的浦江创新论坛,前四届就是我牵头承办的。每年1000多参会者,20多位省部长、国外政要、著名企业家、诺奖得主出席,从主题酝酿、嘉宾邀请、舞台搭建,观点碰撞、媒体传播,要想做到每年都比前一年好,除了迅速积累能力,还要有敢承诺的勇气,和能兑现的坚毅!
第三届时,论坛办完了,很成功,终于可以松口气,没想到我居然一头栽倒在地。因为,我拼尽了全力。
承诺,常常并不是一头栽地的“惊天动地”,而是一些小事。比如吃饭。
8年前,为了控制体重,改掉吃饭太快的毛病,我决定改用左手吃饭。我家三代人也没有一个左撇子,但“说到做到”,从那一天起我再没用右手吃过饭。
王石和汪建是看着我改过来的,他们惊讶甚至叹服我对自己够狠。我相信,这增加了对我的一份信任,因为我可以抵制诱惑,不轻言放弃。
说到这里,能力、承诺,如大树的枝叶和果实,都在地面以上,容易观察,也相对容易发展。
而地面以下的树根,却不易观察,也不易发展。
树根代表禀赋、人格、个性、品格、格局。找了一个对应的英文词,就是Traits,人格特质。
2011年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带我走进华大基因,我被汪建老师的情怀和理想打动,决定重新做一次人生选择。
四十岁那年,我决定辞去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跨入完全陌生的领域,搬回深圳,加入华大基因。
当时的华大,员工2000多,备受争议,资金捉襟见肘,核心工具受制于人,靠借款发工资,靠精神力量感召人。
加入华大时,我没谈过薪酬、级别、头衔。记得第一个月给我发了6000多块,座位就是一个带挡板的小桌子,还不在高管区。我的头衔是“战略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手下只有2个人,主任是汪建老师兼的,后来汪老师大概觉得委屈我了,主动把“主任”的title让给了我。
不是我讨厌金钱、职位,不要面子,而是在那种境况下,我要求什么都没有意义。就像你决定嫁给一个有前途的穷小子,却非要钻石戒指、大办酒席,非但显示不了你有多重要,反而暴露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要的是:成大事。我看中的是:基因事业的广阔前景,以及华大这个使命驱动型组织的稀缺性、可贵性。至于薪酬头衔职位,终将要用实力来证明。
以前,我也相信“性格决定命运”,有一次和汪建老师讨论,他说:不对,那是因为目标不够大。
我仔细琢磨思考,觉得确实有道理。
其实“性格决定命运”只是半句话,全句是——
思维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改变思维,就会改变性格,改变命运。
所以,人和人最大的差距,是认知差距。
你是仅仅想过好小日子,还是像乔布斯、埃隆·马斯克、汪建这样改变世界?这一点决定了你和他们的差距。
人格特质,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能力的提升,责任越来越大,必须提升自己的品格,减少一点自私,扩大一些格局。
越是高级别的人才,越要看基本素质、品格和格局。
为何伟大的人物,最终都会走向“小我”“无我”的境界?因为他们心里清楚:
薪酬、头衔、权力,最终都是群众、员工给的,不是自己索要的。
最后说说,目标驱动Goal-driven。
2014年我和华大投资圈朋友松禾资本创始人厉伟等三人一起报了“深圳百公里”。晚上开跑,出发没多久就遇到瓢泼大雨,鞋子袜子彻底湿透。要知道,跑步最怕鞋子湿。一旦湿了,脚非常容易起泡。
尽管我之前已经跑过马拉松,但是雨天的百公里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四人一组,三个猛男都是跑过好几个250公里的。他们都劝我这个“菜鸟”中途退赛,否则脚可能就废了。我的倔劲儿就来了,心想都报名了,不就100公里嘛,一步一步走也能完成啊。
半途而废?我朱某人词典里就没这词儿!
感谢他们不离不弃,一路陪伴我完成。到终点时,我的小脚趾甲已经掉了,血从鞋面上渗了出来。我咬牙脱掉袜子,惨不忍睹,脚掌多大,泡就有多大。
那一次我的坚持,让华大投资人见证了华大人的坚强意志,结下深厚的友谊,在2018年华大经济最艰难的时候,他毫无犹豫伸手支援,帮我们度过难关。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怀揣使命愿景。都是从小事,到大事,逐渐发展的。就像大树的树干,越长越高,越来越粗壮。
遇到徐冠华部长、汪建老师之前,我也不懂得什么是“家国情怀”和“使命召唤”,能在中年时发现,真是幸事。
正如《人类群星璀璨时》作者茨威格所说:
人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人生已近半程,我去过25个国家,工作生活过11个城市,跨越铁路、金融、教育、生物4个大行业。活着就是折腾,其实我也走过弯路,经历过深夜独自的嚎啕大哭,闪过放弃的念头,但我一直被这四样东西滋养着、牵引着,让我有“向下深扎根、向上捅破天”的勇气和坚毅。
我相信,这棵成才的大树不仅属于我,也不仅属于华大,我愿意把它分享给你,分享给每一个我遇到的人。
而能力Ability也正和个性特质Traits相对应,禀赋品格影响能力。
承诺Commitment也与目标驱动Goal-driven相对应,目标越大,承诺越有力,越需要抗压耐挫和恢复力。
ATCG这四个碱基,构成了生命密码。
大树模型ATCG这四个元素,组成了人才密码。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当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人才“森林”。
作者为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2021《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年度卓越管理人物”奖获得者,2021ATHENA®国家级领导力奖。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