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当中,红楼梦是值得反复看的书。往小里看,是一个家族的家长里短,往大里看,是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无论什么时候来读,都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或者相同阶段不同的心境下读红楼梦是有不同的感受的,木槿之前认为,红楼梦全书以“情”为主线,开篇以“天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发问,篇末有情榜,总之一个“情”贯穿其中。但是最近拿起书来看,感觉“空”是其主旨。
空在佛教中是一个大的命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很难说清它的内涵,只能借助红楼梦中这个僧人的说法,来一一分析。
《红楼梦》本来是《石头记》,它的第一回就是讲这个无才补天的石头,感到自己被遗弃,日夜痛哭。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谈话引发了它的凡心,由这一僧一道带领它来到人间来享受荣华富贵。
也是因为一僧一道,这部红楼梦才被发现,得以流传,所以感受红楼梦空的内涵,必然离不开一僧一道。
美中不足,好事多磨面对石头的请求,一僧一道很明确告知红尘中有很多快乐,但是快乐是短暂的,人生是一个遗憾的过程,也就是原文中所提到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
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结合贾府从一个“钟鸣鼎食”之足,到最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到呼啦啦大厦倾,我们会得出人生总是乐极生悲,在世事变幻中反复循环。无论悲喜,还是得失,到头来都是梦幻,最终归向虚无。
书中的王熙凤、贾雨村甚至红尘中的很多人都愿意把人生理解为竞争、夺取、谋利、成名的过程。然而在这一僧一道眼里,不管如何奋斗、如何竞争最后人都是败给时间和空间,就好像《三国演义》中所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虽然一僧一道极力阻止石头来到红尘,但是石头心意已定,他们只好答应它,只是补上一句话“以后碰到不得意的事情,可别后悔”。应了那句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和石头积极入世一样的,还有贾雨村,第二回出现了,他因为得罪上司被革职,失意中来到智通寺,门口的对联不仅对他,对一心想来人间享乐的石头,对红楼梦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很贴切的。
“前车之鉴”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在欲望面前,在诱惑面前,人们总是显得苍白无力。王熙凤对钱财权利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不把人命放在眼里,做恶颇多,最后四面楚歌只能暗自垂泪。
弥留之际只有平儿可以依靠,唯一放心不下的女儿巧姐还要仰仗贫苦老太刘姥姥来接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枉费了半世心,荡悠悠三更梦”,尽管她不信因果报应,但是后来她反复的恶梦说明她意识到自己前边错了,但是也为时已晚。-=、
而贾雨村徇私枉法,昧着良心,贾府败落时,面对对他有提携之恩的贾府,他为了撇清关系,狠狠地“踢了一脚”但是他也没有如愿的更加飞黄腾达,“因嫌乌纱小,致使枷锁扛”是对他一生的概括,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
好了歌和好了歌的注解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一首《好了歌》道尽人生的无常。富足乡绅甄士隐在穷途末路,人生陷入绝境时听了道人的好了歌,立刻醍醐灌顶,幡然彻悟。并且给好了歌做了注解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很久以来被人认为是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妻贤妾美,子孙满堂。但是万物有生有灭,一旦死亡降临,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小说中贾府被抄,贾宝玉最后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这个好了歌和注解无疑起了引子的作用。
红楼梦的色空模式,其实并非先例,在中国文学史上早有先例,比如《金瓶梅》,就是追求酒色财气的西门庆,最终带来的是负面的结局,希望读者能够引以为鉴。
读红楼梦,会让我们明白,福祸总是相依,乐极容易生悲。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有的灿烂终将归于平淡。读红楼梦,起初读是读名著,时间久了,是读人生,红楼梦值得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