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人的自律与思考(论一个人的习惯养成)(1)

上周六乘着久违的好天气,走了原来“银计划”的毅行路线,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走这条线了,距第一次已经过去3年,这次一个人的毅行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计划了好久而不得的“还愿”。

这次旅程特别孤独:一个人耗时7小时,走完了26公里的山路,从九溪始,经过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下了云栖竹径,一路闻着茶香从梅家坞北上,拜过灵隐寺,登上北高峰,在绝顶处放眼西湖……

这次旅程又特别的“繁华”:花团锦簇,绿意环绕,人与大自然各种样式、花招,尽收眼底,以往一样的山水却是不同的春意。

与之前组团毅行,相互鼓励的情形不同,当一个人踽踽独行时,更像是自我修炼的过程,这7小时便是我的闭关修炼:一人,一背包,走遍山川与河流;一岁,一觉知,问遍俗世与凡尘。

古人提倡格物致知,当你心烦意乱时,格这条道,你便能知天下坦途;格这川水,你便能饮下一生苦楚;格这座山,你便不限于此山中。从孤独中细品人生百态,从情绪的我中剥离,感受本我的样子!

曾经,低质量的忙碌让我有很多借口,去避免用这么劳累的方式记住痛苦,却能轻易的从短视频、电视剧中获得“快感”。

当然这么方便就能得到的,肯定不是知识,只能称之为满足我广泛而基础的消遣式好奇心。许多看抖音的人自以为在短视频中可以学习生活技巧,并享受一个人的欢乐时光。

但本质看,这也是一种感情依附,你没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快乐,只能从别人或痛苦遭遇、或美丽颜值,或周游世界的意境中感受满足,在别人的影子下生存。

并没有要教育大家的意思,以上只是我的日常自省。如果恰巧你跟我一样,那很好,咱们灵魂契合,往后有得聊;如果你我不同,那更好啊,你远比我优秀!

最近读了些书,每每读完一本,除了能有如书中觉知而安心之外,还倍感惭愧,仿佛书中记录案例都是我生活中最糟粕的部分,字里行间衬出我诸多不堪。

人与动物显著的区别有三个:会学习、懂得爱、喜欢问为什么,我相信人的后天力量,当你意志坚定时,就能逆天改命,尝试没做过的事情,克服不敢做的恐惧,改变不情愿的初衷,而往往很多人的问题是:根本下不了这样的决心。

关于一个人的自律与思考(论一个人的习惯养成)(2)

我们尝尝能在朋友群里看到诸如“重复21天”、“大家来监督”、“不瘦十斤,不换头像”等打卡行为,认为改变或者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就能实现。

这个观点是谁先提出的? 有人认为是出自于美国整容医生麦克斯威尔·马尔茨。

马尔茨在《心理控制术》一书中写道,通过观察发现,整容后的人需要21天来适应他们的新面貌,而截肢病人出现的“幻肢”体验往往也需要21天才能消退。

马尔茨得出的结论是病人们需要21天来习惯自身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病人自身愿意或者是病人自身无法轻易改变的。

然而形成一个习惯真的只需要21天吗?

显然,更多的人陷入了:“我只要坚持21天就能养成习惯”的陷阱,在坚持了21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依然没有养成该有的习惯,反复的进入自我觉醒又沉睡的循环,反之凑够“21天的打卡时间”而非“促成习惯本身的改变“”成为了首要任务,这也是许多人坚持失败的根本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养成习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行为心理学研究将习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7天左右“刻意,不自然”时期;21天左右的“刻意又自然”时期和90天左右的“不经意,自然”的习惯期。

习惯的养成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一个新的习惯的养成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舒适区,心理上会有行动与不行动之间的矛盾拉锯,我们要找到让这个行动坚持下去的理由,才能够激发自己的欲望去养成这个习惯。

关于一个人的自律与思考(论一个人的习惯养成)(3)

当人考虑复杂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回归原始,养成习惯也是如此。

当你手触火炉上冒着沸水的开水壶,你只需要几百毫秒就能改掉摸水壶的习惯,当你一朝被蛇咬,你就会有十年怕井绳的恐惧,当人们直面事物最坏结果的时候,都有机会用最短的时间去适应新习惯。

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养成习惯更多的是需要自我意识觉醒,而非旁人的监督和你朋友圈的打卡行为,一旦你坚持不下来或者连续打卡失败,你就会产生关于这件事情的挫败感,甚至把失败迁怒于别人,认为是别人导致自己无法继续下去,从而产生否定自己和逃避那个好习惯的后果。

迁怒别人和一错再错让“想变得更好的人们”的自尊水平不断降低,使人从自我觉醒又回到自我麻醉的状态。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72贤之首,有复圣的称号,世人对他的评价很多,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不迁怒,不贰过”,不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迁怒别人,错过一次的事情绝对不会再犯。所以,古代圣贤的自我觉醒程度都非常的高,很容易实现成长、改变和自我突破的事情。

关于一个人的自律与思考(论一个人的习惯养成)(4)

总结来说,一个人的习惯养成本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没有人能时刻为你的努力欢呼,也不会有人在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出现并拷问你的灵魂。

在社会关系中的竞争部分,你的每一次进步对于别人来说都是障碍,你的优秀让他们显得不够突出,所以,你的竞争者更愿意看到你颓废,不思进取的样子。没有人会为了帮助你,而对你苛刻到颜面扫地,失败和放弃会变得更加容易。

你要接纳自己,学会与自己独处,从多个角度、不同时间点审视那个我,你要很清楚:那个你面对的自己是多面性的,不要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意志摇摆,更不是别人的影子。

你要直面自己,学会与自己对话,用爱的方式多问自己为什么?遇到挫折不需要太过悲伤,也不要因为过失而过分自责,我们对别人宽容,也需要对自己宽容,从沉睡状态的我解放出本我,有自我觉醒的意识。

你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和空间,出门看看花草,静坐看看桌椅,发呆不一定是浪费时间,更像是把原来复杂的情绪清空,悉心填入“精彩的时刻”,“难忘的一天”,“美好的回忆”和“生活的道理”。

你会慢慢发现,哪怕身边没人,你也能感觉特别丰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河流和宇宙万象。

关于一个人的自律与思考(论一个人的习惯养成)(5)

推荐给你的毅行路线

地点:杭州 全长:26公里

路线:九溪—九溪烟树—九溪十八涧—龙井村—十里琅珰—云栖竹径—梅灵南路—上天竺法喜寺—天竺路—灵隐寺—北高峰登顶然后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