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型南瓜(迷你南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马 坤等

南瓜因其优异的食用、观赏和药用等价值而广受欢迎,是公认的功能食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南瓜产业迎来了第二次发展热潮,市面上出现了众多的可食用南瓜新品种 。其中,迷你南瓜因具有观赏性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B1、B2、C)及钴(迷你南瓜的钴含量位居五谷杂粮和蔬菜之首),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广泛收集南瓜种质资源后,经分离纯化、转育杂交等,选育出了一批优质、高产、抗性良好的迷你南瓜新品种,如“迷你桔瓜2号”“玉桔1号”“迷你白”等。然而,由于迷你型南瓜的栽培技术未能及时普及,造成了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导致迷你南瓜的品质和产量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种植户的种植效益。现笔者拟依据迷你南瓜栽培试验,将“迷你桔瓜2号”“玉桔1号”“迷你白”配套的周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期为迷你南瓜新品种的生产和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南瓜的种植方法有几种(上海小型南瓜迷你南瓜)(1)

1 播种及育苗

1.1 播种期

1.1.1 春 季

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大棚的保温性能,迷你南瓜春季采用大棚特早熟覆盖栽培,可于 1 月中下旬至2月初播种;采用小拱棚覆盖露地栽培,可于2月中下旬右播种;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可于3月上中旬播种。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至2月下旬播种育苗时,需采用配套的电加热苗床育苗技术。迷你南瓜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春季采用露天种植,可于 3 月 15 日至 4 月 20 日播种。

1.1.2 秋 季

迷你南瓜在上海市及周边地区采用秋延后大中棚覆盖栽培,可于 8 月 15 日至 9 月 10 日播种。

1.2 育苗苗床准备

准备50穴的育苗穴盘,装满育苗专用基质,喷淋足量水分,使基质上下完全湿润均匀后备用。在1月至2月下旬进行播种育苗的,苗床需增加电加热系统,一般可根据苗床的加温面积,按照环形布线成矩形,线条间距7~10 cm,并在转弯处固定,防止线条之间相互覆盖造成危险。

1.3 播种及育苗管理

1.3.1 春 季

在迷你南瓜播种前,先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种3~4 h,清洗干净后捞起,置于 28~30 ℃下催芽24~48 h,然后播种至穴盘;播后喷水,确保种子吸足水分后,在种子表面覆盖厚 1.0~1.5 cm的松软基质;随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待出苗后去除薄膜;除膜后,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保苗,直至幼苗有2~3张真叶展开。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苗床温度 28~30 ℃,出苗后苗床温度白天保持在 20~25 ℃,夜间保持在15 ℃左右;阴雨天应通风降湿,保持苗床干湿适宜,以有效减轻各类病害的发生。

1.3.2 秋 季

播种前种子处理和播种方法同春季,在种子表面覆盖厚 1.0~1.5 cm的松软基质后,覆盖遮阳网降温,同时夜间覆盖地膜保水(白天揭去地膜,防止高温闷坏种子)。待种子出苗后,要及时揭去遮阳网,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保苗,直至幼苗有2~3张真叶展开。

南瓜的种植方法有几种(上海小型南瓜迷你南瓜)(2)

2 定植及田间管理

2.1 整地作畦

在迷你南瓜幼苗定植前 1 个月左右,大田施基肥,深耕细耙后作高畦,一般基肥每667 m 2 施用复合肥(含 N 35%、P 35%、K 35%)40~50 kg、农家肥(最好选施鸡粪、菜饼肥、牛粪、猪粪等)1 500~2 000 kg,畦宽 70~80 cm。

2.2 滴灌管铺设

预估畦上迷你南瓜幼苗定植的位置,在其旁边铺设滴灌管2 根,要求滴灌口向上,防止滴灌口堵塞。铺设后接通水源开阀试水,根据水渍情况判断和确认滴灌灌溉能否正常使用。

2.3 定 植

在铺设滴灌管的畦面上覆盖黑色地膜,并顺滴灌管外侧,使用打孔器在地膜上按照 40 cm的株距开孔2条,然后在孔中移栽幼苗。一般迷你南瓜的适栽苗龄为15~20 d,即宜在幼苗展开2~3张真叶时进行定植。定植前3~4 d,需轻轻搬动一下育苗盘进行蹲苗,以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和移栽成活率。选择健壮的迷你南瓜幼苗进行定植,淘汰弱苗和子叶不正常的苗。幼苗定植时,要求深度适中,根茎部盖土不能超过地膜及幼苗最下方的子叶,且定植时应尽量保护根系不断损。定植后立即浇足搭根水,第2天再及时补浇水1次。定植后若逢高温天气,应对幼苗进行适度遮阳 3~5 d,防止幼苗脱水死亡。

2.4 吊蔓架式栽培

迷你南瓜宜采用吊蔓架式栽培,即在植株开始爬蔓时,用麻绳绑在幼苗上方的钢丝架上,绳体下垂引蔓,在南瓜苗下部4节位处绑蔓后及时绕蔓上架。

2.5 整 枝

采用大棚栽培时,应进行单蔓整枝,即保留一根主蔓,摘除所有侧蔓,直至果实采收,且要定期摘除侧枝。

2.6 授 粉

鉴于迷你南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母蔓上雌花发生较早(秋播的迷你南瓜因前期高温,植株长势快,故雌花出现晚),结果也较早,故应在其开花期的早上7~10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摘去花瓣,将花粉均匀涂抹于雌花柱头。一般自第三雌花开始人工授粉座果(以在13~17张叶的位置留果为佳),此后可连续授粉座果,一般单株留 3~5 个果,肥力充足及管理得当的田块,每株也可留7~8个果。

2.7 肥水管理

开花期应控制氮肥用量。果实发育膨大期应适当追施磷、钾肥,一般每667 m 2 追施三元复合肥20~25 kg、钾肥 5~10 kg,施肥后培土并浇水,或采用叶面喷雾方式进行喷施,肥液浓度在1.5%左右,每周喷施 1次。

3 病虫害防治

迷你南瓜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故病虫害发生较少,但生长前期仍需预防和控制粉虱、潜叶蝇、红蜘蛛、蚜虫的发生,以防昆虫传播病毒病而造成果实畸形、着色不良、变色、甚至全株死亡等,生长后期则需防治白粉病。

3.1 苗期防控

苗床及土壤可每667 m 2 用50%敌克松750 g进行清毒处理。为防治幼苗猝倒病和疫病,可先喷施70%甲基托布津 1 000 倍液 1次,再从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750倍液或72%杜邦克露700倍液中,选择 1~2 种药剂与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一般育苗阶段需防治1~2次。为防治烟粉虱、蚜虫和红蜘蛛等,可选用螺虫乙酯、除尽和米螨等杀虫剂交替用药2~3次。

3.2 缓苗期

迷你南瓜幼苗定植后马上喷施百菌清1次。缓苗期不需用药,但要注意及时查看蚜虫、潜叶蝇、红蜘蛛的发生情况。可根据病虫测报结果,结合田间检查,一旦发现病、虫马上防治,可选用除尽、米螨、杀虫素等杀虫剂交替用药 2~3次。

3.3 伸蔓座果期

伸蔓座果期重点防治灰霉病和病毒病。具体措施为:(1)加强田间管理,在迷你南瓜采用大棚种植时,一定要控制好棚内温湿度,并加强通风,降温降湿。(2)加强对粉虱、蚜虫的预防和控制,即在小苗定植后至授粉座果2周的50 d内,根据田间实际情况,每 7~10 d 进行药剂喷雾防治 1 次,以控制田间虫源。(3)发现病毒感染植株,要立即拔除病株并销毁。(4)可选用啶虫脒、螺虫乙酯等杀虫剂防除蚜虫和粉虱,选用代森锰锌、拿敌稳等杀菌剂预防果实和叶部真菌病害的发生。

3.4 收获前期

收获前期重点防控白粉病,具体措施:(1)在迷你南瓜采用大棚种植时,应及时沟灌,保持棚内较高的空气湿度。(2)及时打老叶、清除病叶,增加植株的通风透光性。(3)交替喷施仙生、好力克、粉锈宁、拿敌稳等药剂进行预防。

4 采 收

在授粉后35~55 d、果柄向内收缩变细、果皮呈现亮丽色泽时即可采收迷你南瓜的果实。采收时,果实成熟度越高,则其品质、耐储运性越好。

黄贝贝迷你南瓜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