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是著名现代文学研究学者林志浩写给凌宇的。全文如下:凌宇同志:很久未晤,知你荣任《中国文学研究》主编,公务繁忙,又潜心研究现代文学,成绩斐然,可喜可贺!兹有一事相求:据我所知,沈从文研究资料,似乎没有出。我因受出版社之约,编选1937至1949年文艺评论集(隶属中国新文艺大系,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尚缺关于沈从文的评论,助手查找一些图书馆,也未能得到,十分希望你帮我这个忙:给我选出两篇有分量的评论文章。(可以是沈本人的自评,如序、跋、答问式文章等,更可以是别人对他的评论;可以是褒扬的文章,也可以是批评的文章,只要文章写得好,公正,说理,有见解就可以。)选定以后,替我复印各一份,挂号寄来便可。复印费由我负担,书出版后,这两篇文章的资料编选费,当即照数奉送。沈氏受冷落了近20年,评论集上没有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书评、作家论均可以),那就将又一次冷落了他,这不仅不公平,也有悖于编选的原则,损及评论集的质量,这些都是你、我所不愿看见的。恳切希望得到你的复音和复印件!刚才与吴福辉同志通电话,他说将于9月底赴湖南。我托他向你面陈此事,如来得及,请你把复印件托他带来,至盼! 专此 谨问安好 志浩上 9月10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凌文秀林志浩和凌宇都是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林志浩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方工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著有《鲁迅传》《鲁迅研究》,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等。凌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研究》主编,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著有《从边城走向世界》《沈从文传》《重建楚文学的神话系统》等。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联发起编纂《中国新文艺大系》,周扬担任顾问,陈荒煤任总主编,集中编纂五四运动至1982年的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美术、评论等文艺成果,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各分卷主编,林志浩负责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评论集》。编选过程中,林志浩发现很难找到1937年至1949年间关于沈从文的评论文章,于是在1992年9月给凌宇写信求助。沈从文由于一直坚持文学的独立性,没有加入任何党派。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文学创作,转行做文物研究,评论界也没有人再关注他。当年出版的多种现代文学史著作,都没有提到沈从文的作品。林志浩在信中说,沈从文受冷落了二十年,不公平,这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治学反思后的看法,70年代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也没有关于沈从文的论述,这套教材只对鲁迅、郭沫若、茅盾列专章论述,对叶圣陶、郁达夫、巴金、曹禺、老舍、赵树理列专节论述。林志浩为什么给凌宇写信,寻找沈从文的研究文献呢?这要从1978年,凌宇考入北大中文系讲起。凌宇跟随王瑶先生和严家炎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阅读了沈从文的作品后,感到沈从文的创作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当仁不让地属于中国现代一流作家之列。另外,凌宇作为沈从文的湘西老乡,在理解沈从文作品的文化背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业论文也与沈从文有关。凌宇毕业后,一直钟情于沈从文研究,并做出骄人成绩。1985年,凌宇出版了专著《从边城走向世界》,从湘西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沈从文,这是国内第一部沈从文研究专著。1989年,他又出版了《沈从文传》,将学术性、历史性和文学性结合起来,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凌宇还致力于沈从文作品的重新出版,编选了《沈从文小说选》《沈从文散文选》《沈从文散文全编》《沈从文选集》等。沈从文自己曾说:“凌宇同志认真读过我大量作品,理解它们的成败得失,治学态度十分客观谨严,编选工作由他来做,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1993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启动《沈从文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凌宇也是主要的编者,说他是国内沈从文研究权威,应该没有异议。信末提到的吴福辉,也是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当年他和凌宇、钱理群一起考入北大中文系,都是王瑶先生的学生,三人同住一间宿舍,经常探讨文学。如今,他们三位都是现代文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吴福辉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著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沙汀传》《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等。主播:朱若彤后期剪辑:朱若彤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沈从文精选集第三版(音频凌宇编选沈从文作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