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学不感兴趣的朋友们大多有这样一种论调,有点像当年孔夫子向老子讨教问礼,老子责难他的说法:“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意思是:你宣传的那些玩意儿,作者的骨头都糟烂了,就留下几句废话。言下之意很明显:能有什么用呢?
我们讲《周易》,很难避免遇到类似的问题。《周易》虽然也是“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但“其言”非但永远不会过时,而且还很时尚,是与时俱进的。且先只看这一句“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不就是“与时俱进”的翻版吗?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见于《周易》的《文言传》,据说是孔子所撰,只以乾、坤两卦作为解释对象
图片来源丨网络
乾卦 九三爻 的爻辞: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一般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指前进又前进,有点《古诗十九首》里“行行重行行”的味道;
其二是警惕再警惕。这两种解释都说得通,而且也更深地挖掘出了《周易》的内涵。
“夕惕若”,“夕”,傍晚时分,此时白天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正是睡眠前的一段空闲时间,君子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总结、反省,即“惕若”。“惕”意为警惕,引申为反省,“若”同“然”,直译为“……的样子”。
“厉无咎”,厉和咎都是《周易》中表示事态吉凶的特定词汇,此句可翻译为虽然吉凶未定,但是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整个爻辞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君子一整天都在前进前进前前进,到了傍晚时分还要总结反省,虽然吉凶未定,但也不会有大的损失。
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忧患和危机意识。乾卦九三爻是下卦的最上爻,根据《易传》的解释:“三多凶,四多惧。”第三爻的爻辞一般不好,乾卦九三爻也不例外。
其他有关九三爻的论述: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象传》还是说前进又前进,反反复复地前进。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文言传》)
这一看就是儒家的解释方法。其中,“进德修业”是成语。“修辞”现在已经演变为一门学问。“几”比较难理解,笼统来说,它有两个意思:第一,时机;第二,几微,微小。“时机”可不是说偌大的有形的东西,能够一把把它抓住,它是很难把握的、稍纵即逝的。
《周易》讲宇宙大规律,告诉我们指导这个规律的大法则就是“时机”。《周易》强调“时”,就是告诉我们要抓住时机。当然,我们还可以升华一下,使这个观点更加丰满:所谓时机,都是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什么样的时代,就会赋予这个时代的人什么样的时机。大而言为时代,小而言为时机;时代与时机合二为一,就是时务。
古人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目的也就是教人认清时代,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其实,这种人生大智慧咱们的老祖宗在《周易》里早有论述,只不过后人讲得更明白、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认同罢了。
《文言传》的译文,也就是孔子对“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解释,他说:君子要增进美德,修行功业。忠信诚实,就可以增进美德;修饰言辞出于诚挚的感情,就可以积蓄功业。知道进取的目标而努力实现它,这种人你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知道终止的时刻而及时终止,这种人可以跟他共同保全事物发展的适宜状态。像这样就能够居上位而不骄傲,处下位而不忧愁,所以能够恒久保持健强振作,随时警惕慎行,即使面临危险也可以免遭祸害。
从译文我们不难看出,“与时偕行”不但包含着“与时俱进”,还有“与时俱退”一层含义在。原文中的“知至至之”“知终终之”说的就是这两层意思。
这是与《周易》产生和孔夫子作《易传》的历史大背景分不开的。就说孔夫子所处的时代,诸侯割据,小国林立。夫子周游列国,想要施展抱负,可惜的很,一辈子他都在“待价而沽”,却始终没有卖到合适的价位,最后只好退而教书育人。那是时代的错误,但势必会在夫子的著述中有所体现,这个体现就是“与时俱退”。
人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也需要该收手时就收手。毕竟人生路没有一帆风顺的,也许有些磕磕绊绊,我们仅凭一腔热血横冲直撞是过不去的,这就需要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或者说是先退下来,想明白了,换条路再走也未尝不可。所以说,《周易》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在任何时代都能焕发青春和活力。
大时代已经创造了足够的条件和机会让我们去“与时俱进”,但是在你所处的小环境内有些时候还必须学会“与时俱退”,这里的“时”指时机。
时机不成熟,就像没到瓜熟蒂落的时候你强扭的瓜,怎么着它都是苦的。孔夫子虽然赢得了“千秋万世名”,各种头衔一大堆,可他基本上是一生潦倒,活得很不得志。
图片来源丨网络
跟他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有个人叫范蠡,他没有留下什么著述,身后的传奇故事却层出不穷。而且,从行事原则看,他应该才是把《周易》彻底读懂读透,活学活用,与时俱进退的。
范蠡老家在楚国宛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一带。他比孔子小十五岁,孔子周游列国屡屡碰壁的时候,年轻的范蠡也在经受着另一种煎熬。当时楚国国势不振,经常受到吴国的欺负,而能和吴国抗衡的只有一个越国,为了救楚国于危难之中,范蠡的目光牢牢盯住了越国。
越国和吴国同处长江中下游,是一对老冤家,原本双方旗鼓相当,动起手来互有杀伤,后来伍子胥流亡到吴国,还推荐了军事天才孙武,一下子就把越国比了下去。越王很不甘心,于是让大夫文种四处寻访贤人。
图片来源丨网络
文种堪称范蠡的伯乐。因为他做过范蠡的父母官(宛令),对范蠡的大名早有耳闻,于是直接找到范蠡说明来意,双方一拍即合。范蠡入越,从此开始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黄金时代。
吴越争霸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此处不再细讲,只说吴王夫差自杀以后,越国完胜,范蠡功莫大焉。他的好朋友、好同事文种认为天下大定,可以舒舒服服地安享荣华富贵了。范蠡却不这么认为,他看得更长远,说越王勾践的长相不行,“鹰鼻鸷目”,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现在吴国已亡,咱们没有了用处,再待在他手底下恐非长久之计,要想保全性命还是逃走为好。文种也不是等闲之辈,但在政治上显然还很不成熟,他最终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选择了留在越国。这一留就把性命也留下了,文种的结局是“伏剑而死”,被勾践逼得拿剑抹了脖子。
图片来源丨网络
范蠡的出逃被后人,尤其是文人墨客赋予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他们大多认为范蠡是带着西施一起走的,两人原本就有感情,从此泛舟五湖,逍遥自在。但那只是传说,范蠡淡出政坛之后,辗转去了陶地(今山东定陶一带),在那里做起了生意。做生意的范蠡一点也不比他在政坛上的表现逊色,三次积聚至千金资产,三次散尽从头再来,后人都尊称他为陶朱公,不少生意人还供奉他为财神。
图片来源丨网络
范蠡无疑是一个奇才,他靠自己的才华帮助越国战胜了强吴,然后审时度势,放弃高官,保全性命,转而开拓了第二个事业领域,照样玩得风生水起。他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周易》中“与时俱进”的精神。
跟他相比,在字面上写下“与时偕行”的孔夫子就有些迂腐和不识进退了。只会丧家之犬般东奔西走,哪有半分范蠡飘然出尘的洒脱?
所以我们最后说:光说不练,不是好汉。不要只把“与时俱进”挂在嘴巴上,埋头实践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