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燃煤取暖如何防止煤气中毒(冬季取暖封炉子)(1)

这样的煤火最容易中毒

北方冬季取暖是大事,但开春了天气一样热。虽说炉灶搬出了内室,但在厨房外间做饭炒菜的热量,气味儿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们就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搭炉子,天暖和就在院子里做饭,白天,外屋炉灶 厨房就“封炉子” 。

“封炉子”就是用煤泥压住燃烧的火,令其不死不活。炉火虽然被煤泥压住,但并没有熄灭,仍然保留足够的底火,还,袅袅冒烟。烟依旧能钻进炕洞熏炕,夜里睡觉炕也不凉。有时为了保证夜里睡觉炕不凉,晚饭还在厨房做。或捅着炉火烧开水,烧开水的同时,也热了炕。感觉炕热了 再“封炉子”。

“封炉子”也是技术活,会封的,生一次 炉子,可以保证连续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不再生火,省时省力也节省了煤和劈柴。但炉子并不是密封的,大量的烟火顺着炕洞熏暖了炕的同时,还会有次生的一氧化碳之类的有害气体散发室内,弥留在厨房,对人危害极大。

而且炉火烧旺完全变成红火时就会发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无烟无味,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中毒了,上世纪60---80年代,居民平房住宅“煤气中毒” 时有耳闻。

记不清是哪年冬天了,李木匠被请去给陈师傅家做炕柜,因为木工活锛凿斧锯叮当作响、刨花锯末子乱飞,灰尘大,陈师傅媳妇就领着四岁的孩子回娘家暂住,陈师傅陪李木匠干活兼炒菜做饭。

陈师傅的家,是那种中间过道对面屋住另外一家的小房号,每家也就四十多平方米。因为外头冷,俩人就在屋里干活。 晚上,陈师傅炒了几个菜和李木匠两人开怀畅饮,吃了饭,两人醉醺醺地把炉火烧得旺旺地,就上炕睡觉了。半夜陈师傅被尿憋醒了,想上厕所,感觉头晕,还以为喝多了,刚爬起来要下地,就一个跟头栽到炉子上,头发脸蛋胳膊都烧坏了,疼得嗷嗷直叫,但身子不听使唤,挣扎半天才爬下滚烫的炉子掉到地上。李木匠听见叫喊,也醒了,刚起来也一跟头栽倒在炕沿下,并将半成品的炕柜碰倒了,砸碎了暖水瓶。

破碎声惊醒了对面屋睡觉的女主人,就推他男人,说当家的你起来到西屋看看,是不是他俩喝多了,打起来了,咋又喊又叫又砸东西啊? 东屋男人到西屋打开灯一看,俩人都躺在地上不能动弹,马上警觉他们是煤气中毒了。就赶紧喊他老婆帮忙把两个人拽到堂屋地,又招呼醒过来几个邻居,赶快把他俩送到医院,好在中毒时间短,还没有生命危险。但他们俩都住了好长时间院。出院后,头皮、耳朵、胳膊、手掌、肩膀多处都留下了伤疤。

改革开放后,临街住的麻科长女儿女婿在房头自建房开了个小食杂店,白天夫妻俩做买卖,晚间店门一关就睡在店铺里面隔开的几平方米小火炕上。炕边有个烧煤的炕炉子做饭取暖。

记得是1991年冬,他们夫妻俩关店吃了饭看完电视就封炉子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很高了,门口来了好几个想买东西的却不见开门,就喊叫敲门。见没人回应,有人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啊?”大伙喊来麻科长老伴,又找来铁棍撬开门进屋一看: 她女儿趴在隔门口,女婿趴在隔门里。送去医院,女婿抢救无效过世了。女儿虽然幸运活了下来,但大脑也受到了严重损伤,从此发呆发苶。

据说,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女人比男人生命力强,扛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