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疫情严重,无意间看到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和很多读者一样,一篇篇追看下来。读书先要知人,了解作者情况时知道她有部小说很出名,叫《万箭穿心》,微读书已下架,爱奇艺有电影。于是,看电影。剧情是:
李宝莉年轻时美貌能干,但性格过于不饶人。嘴上的厉害让丈夫马学武一日日活在压抑之中。为了排解生活的苦闷,马学武与同厂的打字员成了秘密情人。李宝莉发现了这个秘密后,打电话报警,马学武和打字员在旅馆被抓。丈夫得知事情的真相后跳江自尽。儿子小宝不能原谅母亲对父亲的伤害。大学毕业后毅然与母亲断绝关系。为了小宝的成长,忍辱负重做“扁担”的李宝莉该何去何从?
电影看完,说说想法。感想需要情节、细节来支撑。我只补充两个细节:
一,电影从马学武、李宝莉搬家开篇。搬家工人辛苦,那是真辛苦;李宝莉计较,也是真计较;马学武先掏几根香烟招待,又想让小宝下楼买点汽水慰劳一下,结果被制止,还挨了骂。一个工人对马学武说,你是有地位、有房子,但你比我们差多了,我们有知冷知热的老婆,有个温暖的家。
二,李宝莉含辛茹苦10年,儿子小宝考上大学了。小宝认为是李害得自己这些年没有爸爸,和她断绝母子关系,并要求将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撵她出门。李宝莉约儿子在楼顶谈谈,她啪给了儿子一巴掌。
我补充几根香烟和一巴掌这两个细节,想说明什么呢?
关于李宝莉,我想说的是她强势的性格。电影中,李宝莉的命运是个悲剧,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房子,可丈夫要和她离婚了,丈夫有外遇了,丈夫自杀了;好不容易拉扯儿子上了大学,断绝母子关系,被赶出家门了。但她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人的悲剧常常都是性格悲剧。
马学武为搬家工人点的那根香烟是什么?是导火线,是情节陡转的关键。可能就是搬家工人这几句话,唤起了马学武心底许多个“为什么”和“凭什么”:比如凭什么我有地位有房子,却不如辛辛苦苦卖劳力的搬家工人日子舒服?明明是李宝莉靠自己才住进了新房子,凭什么她仍然对自己颐指气使?明明是单位分给我的房子,我又是独子,李宝莉凭什么不让我妈妈住进来……
李宝莉打儿子的一巴掌是什么?是她向儿子向命运的发问,一如马学武问的那许多“为什么”和“凭什么”。当初,明明是你爸爸背叛我,你凭什么说我害你没爸爸?我挑扁担卖血拉扯大你,你凭什么和我断绝母子关系?我这些年吃苦受累,都是为了你,你凭什么要回房子赶我出门?……
也许,李宝莉在心底还会不止一次责问过死去的马学武:你当初信誓旦旦要对我好,现在凭什么翻脸比翻书还快?我只是报了警,从没想会害你丢了车间主任害你下了岗,你凭什么这么懦弱把老妈、儿子丢给我?你跳水而死凭什么给你老妈、给儿子小宝留了遗言却一句不留给我?……
关于影片,关于小宝,我还想来个假如。假如李宝莉走出家门,不是跟建建过日子了,而是和当初的马学武一样,选择了跳水。多少年以后,她的小宝该如何理解妈妈的行为,又将怎样面对自己?他会原谅妈妈吗,还是仍然固执?他能原谅自己吗,还是根本没想过原谅?因为遗传,因为人性,也许小宝和他的妈妈对他爸爸一样。
其实,小宝、小宝奶奶、影片中的人、生活中的人心里都会装着许许多多个用来责备他人、安慰自己的“为什么”、“凭什么”,但很少从自己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问题。所以,李宝莉、马学武们就淹没在一个个“为什么”、“凭什么”中,前仆后继,络绎不绝。
《圣经》中也问过人们一个“为什么”: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马太福音》7:3)
想到《圣经》里文字,感想就到收尾阶段了。我这样回味一番《万箭穿心》,无非是希望咱们别让这“万箭穿了自己的心”。怎么办才好?
一,生活就是生活,它讲因果,种下前面的因,就吞下后面的果,无论甜酸苦涩,乐其乐者忧其忧,自己扛下。
二,多点包容,别老觉得人家欠你什么,那样你不但累,还很苦;人家如果心里觉得亏欠了你,才是真欠。
三,多点理解,少问“为什么”“凭什么”,问心无愧,就挺好;过好自己,是真好。
四,由于强势、懦弱、自私……人将种种箭矢射向他人的时候,其实也穿透了自己的心。
不再啰嗦,小心闪“箭”。
作者:袁春波,中学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