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平台是机器人审稿,所以它们对有些词汇非常敏感,这是与自然人是不能相比的。如果你想收看我的一系列高质量文章,请加关注并收藏。

请男人必须注意身体!别让老婆、孩子、房子成别人的!

历史上,A村庄并没有几个光棍。整个60年代,70年代,直到80年代初,A生产小队经营得非常好,平均每一个工分有一毛五分钱,那时湖北黄冈农村的四面八方有彩色电视机的社队很少,A生产小队有一台彩色电视机,日本进口的,好几千块,四面八方的男男女女一到晚上便跑过来观看。此外,村里面还买了大型拖拉机。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1)

那时许多拿工资的城里人也就30块左右,农民就更少了。老王姑父家所在的生产队,一个壮年男劳动力干满一天十个工分,一个工分只有1点5分钱,一天一角五分的报酬。A村壮年男劳动力干一天活儿也是十个工分,可以挣到一块五毛钱,比一般的城里人还要要高,并且男、女、老、少都干活,都挣工分,一般女同志一天的工分是七个半公分,十几岁的小孩子一天报酬是四工分到五工分。也就是说同样的劳动,A村一天的工钱是老王姑父村的10倍。

老王姑父所在村没有饭吃,经常挨饿,村里的小伙也很难找到老婆,女孩都外嫁了,光棍多了起来。而A村的有些家庭如果干活积极,到年底能够拿到200块钱左右的分红,所以A村比许多其他村民生活好许多,家庭条件也较好,不饿肚子,村民走到外面都趾高气扬,外行政村的女孩子都喜欢嫁到A村。反之,A行政村里的女孩子不喜欢外嫁。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2)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兴盛当中却蕴藏着危机。因为A村条件好,农业收入好,所以本村的男孩子、女孩子,除了干农活,从不思考干点别的,学点什么其它的技术。所以A村的年轻人除了干农活,其它的啥都不会干。

而那些村里条件比较差的,他们觉得干农活没有前途,于是便外出从事其它的职业,那时叫搞副业,就是到城里从事农业以外的其它行当,比如说学点剪发手艺,木工、油漆工、泥瓦匠,或者从事小商品买卖,等等等。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3)

改革开放初期,就是80年代左右,那些贫困村子便有人开始到外面打零工了。这些人打零工,积累了一定的在外谋生经验,很快就发小财了,衣着光鲜,神气活现,油头粉面,谈吐时髦。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4)

而A村里的年轻男孩,除了种点不需要技术的农田以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当市场经济到来时,他们不敢外出,不能外出,只能窝在村里种着一点点农田,经济条件很快就差了下来!因为没见过世面,头脑也不太灵活,轮到讨老婆时,便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们了。

而以前穷困的村子,因为在外面打工了,有钱了,能说会道,穿的、吃的、住的、用的都比A村里的男人强一个甚至几个档次,所以女孩子愿意嫁给他们。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5)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都在外面打工了,年轻人的终身大事,不再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在外面自作主张谈好朋友,成双成对地回家了。

女孩子的择偶观念也变了;父母嫁女儿的条件也变了,不想再把孩子嫁给只会在农村里干农活的男人,认为这样的男人是没有出息、没有能力的,不想自己女儿和这样的男人过糟糕生活。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6)

同时,A村里光棍年轻人回过头来开始外出打工,却没有手艺,不适应市场经济,手脚也没其他人灵活,也不能说会道,思想也没有他人开放,很难讨得在外打工女孩的欢心。所以,讨不到老婆,A村里光棍便多了起来,慢慢地变老了。

于是,A村里的光棍比例很大。尤其是如果一个家里有兄弟两个、三个的,就容易出现一个、两个光棍,只有其中一个人能讨到老婆,人家不愿意把孩子嫁到他们家,因为一家男孩子太多了,将来兄弟分家,家产便非常少。人们都是非常现实的。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7)

不过,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A村的这些人一直熬到30多岁,40岁的时候,老光棍儿们却出现了一些转机。为什么呢?因为为了养老婆、孩子,邻村有些男人不得不长年在外打工,压力大、劳动強度大,在谋生时出事故死亡或者生病死亡了,而这些光棍儿极少病死或者因工伤死掉,慢慢就成了寡妇们的抢手货,成了寡妇们婚姻的继承者。

人们看到光棍们继承了死者的老婆、孩子,房子。所以,现在真正的光棍儿只有一、两个了。当年的那些光棍儿都是娶了邻村的寡妇了!

光棍上寡妇家怎么办(老光棍的第二春)(8)

所以,身体是第一位的,如果哪一天在外辛苦的男人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老婆孩子,就给了光棍们机会!

于是,请男人们注意身体,不要让孩子成为别人的,老婆成为别人的,房子成为别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