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曲鹏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格非,近日推出作品精选集《相遇》《博尔赫斯的面孔》《文明的边界》。

格非的文学邀约(格非精选集出版)(1)

《文明的边界》 《博尔赫斯的面孔》 《相遇》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格非、马原、余华、叶兆言、孙甘露等一批作家以独特的创新精神对文学进行大胆的文体实验,其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技巧上广泛采用隐喻,象征,通感,游戏,意识流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现象级文学流派。他的写作与中国古代的诗学传统一脉相承,又深受博尔赫斯、普鲁斯特等现代文学大师的影响,使作品呈现出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格非的文学邀约(格非精选集出版)(2)

格非

格非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早年以短篇小说引起文坛瞩目。《相遇》是格非的经典自选集,收录了其1987 年到2003年,从二十岁初至三十岁末鼎盛时期的十二篇小说,包括成名作《迷舟》、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最奇异的小说《褐色鸟群》、被誉为“格非最好的短篇”《相遇》等,展现了先锋文学年代格非的创作风貌。在精密的叙事迷宫中,源远流长的是薄雾般的古典汉语之美。

如博尔赫斯拥有多张面孔,《博尔赫斯的面孔》展示了格非作为爱看乡村电影的孩童、在“当木匠”与“上大学”间徘徊的高考生、严谨的学者、幽默的老师等多重身份特质,是全面了解格非的窗口。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收录随笔类文章,包括游记、忆旧文、读书札记和文化短评等。后半部分则是他多年来写下的相对系统而深入的评论文章,剖析了废名、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麦尔维尔、卡夫卡、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乔伊斯等文学大师经典,也鉴赏了伯格曼与布努埃尔两位电影大师的作品。

《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 19 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以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由此形成文学讲稿——《文明的边界》。本书聚焦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从《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到《白鲸》,格非带读者深潜文本、剖析细节,重现精妙的文学课堂。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本书以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之视角,向我们发出叩问:究竟什么是现代文明的边界?它到底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此版格非精选集囊括了格非的最新长篇、中短篇代表作合集、经典随笔集、大学文学讲稿、经典学术著作五大文学类型,除已推出的《相遇》《博尔赫斯的面孔》《文明的边界》外,明年年还将推出《小说叙事研究》《望春风》以及格非蓄力多年的全新长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