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喜欢讲解《孙子兵法》,好像讲了《孙子兵法》自己就被孙子附体,有了孙子的光环。

呵呵,是的,事实就是这样。这个光环是崇拜和迷信《孙子兵法》的民众赋予的。

对于《孙子兵法》,我佩服,恭敬。但不可能去研究。因为进化论和演化思维告诉我们:人类是进步的,思想是演化的。如果想打败敌方,就必须发明更高明的战略战术。并且军事战略战术还要适应武器的进步。守旧者必败。

成功的商人必须懂得兵法(只是后人的起点)(1)

善策:学商业,孙子兵法不专业

军事思想一直在演化。所以我相信孙子的兵法一定不如韩信高明,曹操的兵法造诣超过韩信,王阳明的军事理论超过曹操,中国军事理论的巅峰是毛主席。

前人的巅峰,只是后人的起点。所以不必研究古老的《孙子兵法》,只研究王阳明和毛主席就好。

举个例子:《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说得很顺。对吗?不见得。

1.试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真能做到敌方心服口服吗?

敌方会不会表面屈服,暗自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变成未来更大的危险。“屈人之兵”或许战略上就是错的。

用在商业上,我可能故意不屈人之兵,达到围城必阙的目的,从而全歼。

2.上兵伐谋和上兵伐交哪个是其次?

孙子说上兵伐谋排在第一位,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那么敌人再用其他计谋怎么办?再伐谋吗?然后敌人再使用其他计谋,这样循环下去,我方会不会疲于应对?指不定哪次自己就玩漏了。

或许还是伐交或者伐兵甚至攻城更有可能解决问题。

如果是敌人很多,自己对付不过来呢?只有伐交了吧。

用在商业上,我认为上兵伐交可以作为结构式的创新参考,上兵伐谋可以作为是局部改进参考。这样看上兵伐交更高级,具体还要看时势。

3.看时代背景:孙子卒于春秋末期。

春秋和战国时代对比:当时的人口,粮食产能,牲畜数量,运输能力,工具使用,国家治理水平,人文变化,各国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从春秋的威慑战,局部战, 转向战国的灭国战,举国战,联军战。

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势,彼一势。在战国初期,孙子的战略战术就已经落后了。

如果商业从春秋时代来到战国时代呢?商业春秋战和战国战,所有相关要素都变了,商业的战略战术不变也不可以。

善策战略不反对把《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应用在现代商业,只要不勉强就好,呵呵。普通企业家如果研究和学习就最好不要了,毕竟错误这么多。更何况有那么多经典的商业理论等着我们学习呢。想想为什么大学商业管理不把《孙子兵法》修改后当教材忽悠学生就知道了。

本人只读了《孙子兵法》的一部分,实在没时间读下去。上文如有误,请指教。

本文摘自:《前人的巅峰,只是后人的起点:神化的古典》——张运矢

如果你质疑,作为企业战略咨询,不研究古典怎么有更多素材去服务客户。请看我的“企业转基因”“企业的创新算法”“企业管理思想哪里来的”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