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1)

编者按: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平均海拔4300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冬季寒冷漫长,达8-9个月,因阿尼玛卿雪山在其境内而得名。自2010年起,中国移动就承担起玛沁县的对口支援任务,先后派出四批援青干部,累计捐赠帮扶资金1.4亿元,助力玛沁县跨越式发展。

2019年7月,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金一峰作为组织选派的第五名援青干部支援玛沁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在玛沁县,金一峰积极资助当地教育、解决牧区饮水问题、改善当地住房安全、推进智慧医疗、牵头电子商务进农村,为玛沁县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1年,他被评为“中国移动脱贫攻坚模范”。今天我们通过他的援青日记,感受这份非同寻常的使命担当。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2)

中国移动援青干部金一峰

时间进入2022年,我来到青海支援帮扶,已经快满三年了。回首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怀的经历,它已经渗透在我的身体与血液中,让我得以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情怀,更加认真努力地投入到今后工作与生活中,也进一步学会了万事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实际问题。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3)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县城

三年前,初到青海玛沁县,虽然我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还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这里的生活,慢慢克服高原反应引起的血压升高、失眠等问题。除此之外,在工作上还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这里地偏路远,老百姓渴望着网络的通畅,可是每架设一个基站都非常难;老百姓也面临很多生活上的难题,如何喝上安全的水,住房亟需修缮,教育资源极度缺乏,孩子们缺衣少文具,整体文化水平亟待提高;村民们慢慢学会了网上买卖,可是物流之路难上加难,很好的牛羊肉特产卖不出价格……怎么办,这些难题摆在面前,让我辗转反侧,百感交集。

不可否认,这么多年来,青海人民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物质的满足,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当前世界已进入一个如此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这里的信息还是相对闭塞,要让“智慧的种子”在这里扎下根,用信息技术打通沟通的桥梁,从思想认识上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朝着这个方向,我默默地努力,满心期待长出“希望的花朵”。我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为自己,也是为源源不断的援青干部,探索一条通往高原信息化发展的路。

牦牛背上的基站

(2021年11月27日)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4)

移动人和牧民们一同建设基站

今天是2021年11月27日,是我们为阴柯河村九大队建基站的日子。阴柯河村九大队位于阿尼玛沁雪山脚下,海拔接近5000米。

早上,我和中国移动青海公司果洛分公司的张志锟总经理一行从大武镇出发。我们的车队载满了基站设备,开了3小时,来到了山脚下。前方的山体陡峭,也没有路,车不能走了。但是,牧民早已赶着牦牛等在山下。他们将用牦牛驮着设备上山,和我们一起建基站,令人感动。

牧民索南才让过来握着我们的手说:“太谢谢了,正盼着你们来呢。有了信号,我们打电话、上网就方便了。家里小娃娃生病,也能打电话叫医生了。”

基站设施种类多、数量大,仅水泥沙子就有6000余公斤。40余头牦牛组成运输队驮运太阳能方阵、地埋蓄电池,我们和牧民一共50余人搬起12米的桅杆、8米油木杆、无线主设备,在零下20度左右的严寒里前行。

牧民们的鞭子歇下了,中国移动青海公司果洛分公司网络部的同事们卷起袖子忙碌起来。他们有的装设备,有的挥铁锹,有的拉光缆,网络部经理也不例外。“没办法,我们这里人手紧缺。从基站规划到现场建设,我们只能亲自上。”分管网络的副总经理贺小明说。

在玛沁县牧区建基站,不容易。玛沁县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的县,地广、山多,牧民逐水草而居。在这里,茫茫大草原,二三十公里遇不到人是很正常的。建设资金、基站设备、施工人手、手机用户,没有一样是不缺的。

但是,对玛沁居民而言,网络是条生命线。在牧区调研时,不少牧民向我表达对通信基站的强烈渴望——遇到车辆抛锚、交通事故、突发急病,没法用手机联络求救,后果可想而知。有牧民对我说:“你给我们装基站,我们都会来帮忙,出钱出力都可以。”面对热情的牧民,我打定了推进基站建设的想法。

网络帮扶一直是中国移动对口支援的重点工作。我积极组织联系,向集团公司沟通协调资源支持,向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网络规划部咨询设备利旧的方案,最终在中国移动青海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青海的4G设备利旧,将一座座基站建了起来。今年,玛沁县预计可新增基站70余个,建设规模为数年之最,将大力提升牧区的网络覆盖。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5)

金一峰(左一)联系对口帮扶资源向牧民们捐赠汉藏双语手机

前阵子,听说牧区有些建档立卡户不会用汉语手机,我联系对口帮扶资源开展汉藏双语手机捐赠公益活动。如今,他们会用手机联系外面打工的孩子,会通过网络购买米面粮油、衣服、奶制品,还会刷视频,生活也越来越便利、精彩了。

半夜,我被地震惊醒

(2021年5月25日)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6)

金一峰(右一)在帐篷里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今天是2021年5月25日,两天两夜没合眼,觉得眼皮都要挂下来了。

三天前,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强震。凌晨两点,我从睡眠中被地震震醒,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地震,一下子慌了神。看着整个宿舍都摇得厉害,我很担心,不知道县里居民的房子有没有事情,这其中还有不少是我在集团公司与县政府支持下组织修缮与新建的安置房。

地震停歇后,我立刻联系当地移动公司注意通信保障,然后就驾车和两位援青干部在镇里查看受损情况。我们一个一个重要安置点查看,发现房屋都无大碍,悬着的心才放下。

回到县政府,我又立马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当中。我们把办公室搬进了帐篷里,我具体负责受灾情况统计及相关联络协调工作,协调对接各救灾单位,晚上也有值班安排,两天两夜几乎没休息。

“5·22玛多地震”震中紧挨玛沁县,震后救灾的工作还是压力挺大的,我负责黄河路北社区194户受损房屋的灾后修缮。5月的玛沁很冷,晚上在帐篷里,我恨不得多穿几件棉衣保暖,不禁想:一定要在9月底前完成受损房屋的灾后修缮啊!要保证群众们能安全过冬。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7)

金一峰(右四)通过帮扶资金为牧民们打机井

快睡了,我又想起来,过几天最好到乡里看看,不知水井有没有受到地震影响?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就发现,虽然地处“三江源头”,但玛沁县的地表水存在矿物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并不具备饮用条件,未经处理饮用可能引发健康问题。两年来,我用中国移动的帮扶资金,组织为牧民们打机井200多座,已解决优云乡、下大武乡、拉加镇农村牧区8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特产在线上卖出了好价钱

(2022年3月19日)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8)

金一峰(右二)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了解当地特色产品

今天是2022年3月19日,我又去了果洛金草原有机牦牛肉加工公司。总经理马良高兴地告诉我,他们的牦牛肉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上海、江苏。

因为精加工水平以及产品包装得到了提升,牦牛肉的卖相好了,价格也上去了,养牦牛的牧民也都挣到了钱。看他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

之前在农村调研时,我多次住在牧民帐篷里,对这里的物资贫乏深有体会。不少村民家里没有一件电器,牛羊肉和土豆组成了四季伙食。

其实,玛沁农村有很多宝贝,比如牛羊、虫草。为了改变农村的生活面貌,多年前,县政府就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这几年,我作为该项目的牵头人,负责升级县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玛沁县特色品牌。

县电子商务基地具备电子商务综合业务受理、电子商务培训、物流快递服务、互联网资源对接等服务功能,还建有16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点,让牧民们收寄快递变得更加便利,当地的牦牛藏羊产品也能通过线上渠道销售。

在这片土地上,要把电子商务做起来真不容易。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物流通路问题。2020年的时候,我们利用中国移动的550万元帮扶资金组织村民自购了砂土车和修路工具,自发运送砂石,修建好了一条条运送物流产品、接待游客的公路。

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产品销路的问题。一开始,这里的牦牛产品不注重包装、加工粗放,销路迟迟打不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政府搭起了“创富平台”,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触动大家思想意识的转变。因为有电子商务的工作经验,我也为当地企业出谋划策。两年来,我牵线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的牛羊肉产品。各平台对产品都提出了要求和改进建议,这对果洛金草原的产品升级有很大的触动。随着牦牛生产线的改进以及二维码追溯体系和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完成,如今,这里深加工的牛羊产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线上线下市场,带动着牧民们增收致富。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移动出资打造的农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将在2022年9月底完工,产业园将引入深加工企业,将农村采购来的牦牛藏羊产品进行切割、细分,再通过冷链运输对外销售,这将进一步为当地牛羊产业补上“致富”短板。

期待种子发芽长成大树

(2022年3月25日)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9)

金一峰(右三)在玛沁县组织开展中国移动“和你在一起”扶贫助学捐赠活动

今天是2022年3月25日,为期三年的援青时光已经过去了90%,回顾宝贵的经历,我感慨时光匆匆,也感到收获满满。

作为自2010年起就延续下来的帮扶项目,中国移动一直对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实施“1 3 X”模式的对口支援,将网络帮扶与教育、健康、消费等领域相结合推动当地援建工作。三年来,中国移动对口帮扶玛沁县2019-2022年援建项目共18项,总投资8635万元,都用在了为民办实事上。包括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开展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改善牧区生产生活;出资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扩建,并充分发挥中国移动信息化优势,为玛沁县医院及8家乡镇医院建设智慧医院及远程医疗;建设农畜产品物流产业园,支持拉加镇赛什托村合作社建设,支持打造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推动玛沁优质牦牛肉、乳制品走向全国……

三年的时间不长,我个人的力量也有限。但是,在中国移动、玛沁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专项扶持源源不断,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为玛沁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起播撒智慧种子(让智慧的种子在玛沁扎根)(10)

金一峰(左二)和当地学生在一起

孩子是玛沁发展的希望,面对这块土地,我还有一个特别的心愿,就是用信息化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带动教育发展。

玛沁寒冷的日子比较长,很多孩子家里用牛粪取暖,点着没一会儿就不暖和了。在道扎福利学校,不少孤儿学子的生活状态,我看着都忍不住落泪。不少学校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

为弥补“教育鸿沟”,在集团公司大力支持下,我联系牵头办了几件事,包括连续两年开展捐赠助学活动,累计资助20余万元;引进西宁优秀教师2名,分别担任两所学校校长,加强了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在全县多个学校部署“同步课堂”远程教学系统,让当地学生享受北京、西宁的优质课程资源;为全县多所中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视频监控和电视电话会议等信息化系统;开展玛沁县初级中学的建设,改变当地无普通中学的现状……

平心而论,虽然做了这些事,能改变的面貌依旧是有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抓好玛沁县的教育是一项长远的事业,相信后继支援的同志们将会继续发挥力量。希望玛沁的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同等教育,用知识的泉水滋润心灵,用清澈的眼睛看向世界,从小小的种子变成智慧的大树,为玛沁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