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元丰年间,浙江杭州府地界,有一位书生,名唤苏仙风。

他在乡试完成之后就进入京城,给王御史家当先生,主要是教王御史的几位公子读四书五经。

时光如梭,不知道不觉王御史的几位公子就长大了。

王御史现在的房子太狭窄,同时又离集市太近,过于喧嚣,他感觉不太利于孩子们读书。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他就打算另外购入几间房子,专门用作孩子读书的学堂。

王家附近有一个梁家花园。

这个院子虽然在城郊,但是十分安静祥和,而且这个空院子离王家只有一条巷子。

聊斋故事三世奇缘(聊斋故事风流女鬼)(1)

王御史很喜欢这种院子,即喜欢它近在咫尺,又因为喜欢这里的幽静安然,就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下了这所房子,然后派人来修缮。

虽然这个房子已经很多年没人住了,但是院子并不是很破旧。

所以仆人只是铲走院子里的杂草和垃圾,重新粉刷墙壁,贴上窗户。

虽然花了几十两银子,房子却焕然一新。

一切修葺完毕后,王御史让苏仙风带一个仆人和一个书童搬进去,而王家的孩子早上来读书,晚上走回家,就这样天天跟着苏仙风读书。

因为两家离得很近,所以他们住在两个地方都很方便。

后来,有人路过,看见苏仙风在院子里读书,就私下对他说:“老师,你真大胆。你知道这么大的院子为什么卖这么便宜,但是没人要吗?传说这是一座凶宅,半夜会传出奇怪的声音。老师要慎重。”

聊斋故事三世奇缘(聊斋故事风流女鬼)(2)

苏仙风对此一笑置之,却不以为然。他说:“如果我不相信有妖怪,妖怪就不会有。你不要说太多了,影响孩子们读书。”

谁知道苏仙风刚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一天晚上,一个仆人喝完酒从市场回来。

他看见一个又驼背又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红着眼睛,流着眼泪,从厨房里走出来。

仆人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但是老太太一眨眼就不见了。

又一天,仆人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穿着一身白衣服,戴着一顶软檐的白毡帽,独自站在院子中间,双手背在背后赏月,好像嘴里还在念着诗句。

老人身高不足三尺,看起来就非常有修养的样子。

仆人以为是外人闯进了院子,就大声吼道:“谁胆子这么大,敢闯入我的院子?”

听了这话,老人立刻消失了。

书童偶尔也会说起他碰到过此类怪事。

只有苏仙风从未见过什么奇怪的东西。

他认为人们是大惊小怪,还责怪仆人和书童以后少吃酒,连梦境和现实都分不清。

两人受到了他的责怪后,也不敢多说什么话。

不久后,到了会议时期,苏仙风带着仆人到国子监去应考。

因为考试需要三四天,他就把书童的人留下来看家。

正值7月,天气又热又闷。

晚上,为了乘凉,书童支起一块门板当床,睡在窗前。

半夜,他睡得迷迷糊糊,似乎听到院子里有女子在说笑。

书童被惊醒了,坐起来,仔细听着。

那是一个年轻女子的笑声。

如果是在白天听到这种笑声,书童一定想看看她的脸。

但是在半夜,周围没人的时候,他听到这个声音,整个人汗毛都竖起来了,像刺猬一样缩在被窝里。

他一边强迫自己迅速入睡,一边竖起一只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虽然隔着门板和墙听不清楚,但偶尔还是有断断续续的话语传进他的耳朵。

聊斋故事三世奇缘(聊斋故事风流女鬼)(3)

一个女子说:“我已经把我买的酒加热了。没想到今天晚上还要伺候你这个死丫头,就为你说了句想喝酒,我还叫老爷子深夜跑一趟给买回来。

刚才十一妹解手的时候,她咧着嘴喘着粗气,屁股撅得比头还高。

我问她怎么了,才知道她去市场买鸡蛋,一只恶犬追上来咬了她。

十一妹并没有生气,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但我们真的很生气,也很可怜她。

我们家的阿连看到她难受的样子都气炸了。非要去同丫头评评理,我劝了半天,他才安静了下来……”

然后传出来一阵肆无忌惮的笑声。

另一个女子骂着笑着说:“小娼妇不要太轻狂了,明天王家那二位翰林要是来了,你要是还敢这样唧唧呱呱,说天谈地,我就凑钱给你……”

书童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他浑身发抖,浑身冒汗,一夜没合眼。

直到早上很晚的时候,他才提心吊胆地离开了家,向外望去,四周一片寂静,没有其他人。

第二天,书童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

王家的孩子都是年轻人,好奇心很强。

在听到这段离奇的故事后,他们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于是对王御史撒谎说:“父亲,苏先生去了城里,现在只有一个书童在学府里。老师走之前告诉我们兄弟几个要陪着他,以防不测,让我们照顾他。因此,请父亲允许我们在那里住几天。”

王感觉他们说的有道理,所以他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王的两个孩子离开了家,高兴得跳了起来,收拾好行李,往学府走去。

兄弟俩住进来后,没有父亲的管教,他们非常开心。

他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几天。

于是他们买了很多酒,一直喝到半夜,这才躺下睡觉,都想看看晚上会发生什么,于是睁着眼睛躺到天亮,却什么也没听到。

第二天晚上也是如此。

过了两天,苏仙风考试回来,王家孩子就回家了。

他们觉得这个书童一定是晚上做梦了,分不清梦和现实的区别,所以这么说是为了骗他们。

过了两天,苏仙风夜里醒来,隔着纱窗恍恍惚惚,仿佛看见一个人在院子里溜达。

他以为是佣人或者书童不睡觉在院子里转悠,就没在意。

但是过了很久,那人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慢慢踱到台阶前。月光下,苏仙风看到他的头上好像戴着假发,不像一般男人,好像有发夹和花。

苏仙风太奇怪了,贴在窗户上往外偷看。

他这才看出来,那人是个姑娘,穿着一件轻纱连衣裙,脚上一双厚底鞋,婀娜多姿,风姿绰约,引人入胜。

侧身回头,姑娘看起来很迷人,笑得很美,令人陶醉。

他觉得这么漂亮的姑娘不像人间女子,倒像是下凡九天的仙女。

苏仙风不禁眼花缭乱,心动自如,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

这个年轻女孩似乎感觉到有人在偷看她。她转过身来,看了一眼窗外,笑着说:“刚刚丢了草盘,跑到这里来偷看小姐的呆子在哪里?”

苏仙风听了她这么一说,回答道:“蝴蝶若不为花所诱,怎么能张狂放浪呢?我听说你屡次打扰我的仆人和书童。既然今天遇到了,不如来我的小房间,让我见识一下姑娘的美吧?我是书呆子,就算死了也要见识下你的美!”

女子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笑着迈着小碎步,一步一步走进了屋子。

走进房间,苏仙风清楚地看到了女孩的样子。

她的脸像桃花,眼睛像流水,清澈明亮,眼里有一种机灵。看着她娇媚可爱的样子,苏仙风心想:如此美丽的女人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聊斋故事三世奇缘(聊斋故事风流女鬼)(4)

苏仙风礼貌地请她坐下。姑娘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床上。

苏仙风给她倒了一碗凉水,又切了一个瓜给她吃。

苏仙风偷偷看了看姑娘,见她穿着藕荷色的纱衫,像一朵笼罩在薄雾中的花。

薄薄的衣服里隐约能看到白嫩的肌肉,苏仙风不禁咽了咽口水。

她穿着绿色的纱裙,像夏天的荷叶。裙子下面,好像是一个又白又细的物体。

他觉得奇怪,拿起灯一看,那姑娘光着脚穿一双红色的鞋。

苏仙风春心荡漾,挑逗说道:“我听人说过,古时候有个赤脚的姑娘,喜欢赤脚,不喜欢穿鞋袜。姑娘,你喜欢她吗?”

女子笑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耀眼。她说,“我就是这样。我的脚白如霜雪,不穿鱼尾袜更好看。古代美女不缠足的时候,她们的脚都没有我的好看,只是你没见过罢了。”

苏仙风轻佻地抓住她的一只脚,女孩没有反抗,于是胆子大了起来。

他抓住脚,仔细看了看。

脚背和小腿丰满漂亮,脚掌很平,脚趾紧紧扎在一起,足有六寸大,还会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味,扑鼻而来。

闻着这味道,苏仙风的心忍不住猛地跳了起来。他情不自禁地突然扑向女孩,搂住了她。

女生也不拒绝,两个人是一见钟情,一夜之间分不开。

直到公鸡叫了,女孩才起身离开。

从此,每当夜幕降临,女子都会来陪伴他。有一天苏仙风问她:“姑娘,我们认识很久了,到今天我还不知道。女孩,你姓什么?你住在哪里?”

姑娘想了想,对他说:“我姓华,老家甘肃。祖父已经搬到北方去了。先生家后面的梁家花园是我们的故居。先生搬来后,我家小姑娘很佩服先生的才华和人品,觉得和先生很有缘分,所以经常半夜偷偷来找先生。先生会不会知道我的身份,因为害怕而不再见我?”

苏仙风笑着说:“其实我第一次姑娘的时候,就知道你不是凡人,但是圣人说,对待任何人要像兄弟一样对待。所以万物同时生长,互不伤害。我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敢问姑娘,你是狐狸精还是鬼?请不要忽悠我,如实回答。”

女子笑着说:“人怎么会是那些?我是神仙,怎么会是狐鬼?”

苏仙风难以置信地摇摇头,对她说:“不是,我看过一些古书,上面说神仙是不吃东西的。看你吃喝如常人,也吃酒肉,神仙也是这样?”

女子嘲笑他说:“人们都说书呆子认死理。今天,我相信他们!既然先生是根据书上的内容来提问我的,那我就用书上的内容来回答你。

聊斋故事三世奇缘(聊斋故事风流女鬼)(5)

我看你读过很多书,但是你从来没有读过关于神仙的书。

龙的肝,麒麟的肉,只有神仙才能吃;只有神才能喝玉做的酒和金做的水。

其他的如千年桃、千年莲藕、白石精、凤凰骨髓、梨、火枣、橙汁、云杯等,散见于各种书籍,不胜枚举。

神仙怎么可以不吃不喝?只吃不喝的蚕,开春后会变僵;蝉只喝不吃,深秋干涸;蜉蝣不吃不喝。他们早上出生,晚上死去。你能说他们是神仙吗?”

苏仙风无言以对,只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你真是快嘴,强词夺理。我不会再和你争论了。既然你自称神仙,听说神仙可以预知未来。你说我今年科考能上榜吗?”

姑娘捏了捏手指,摇了摇头,道:“先生老师虽一直在研读圣贤书,但无奈先生你才疏而气高,喜欢和轻佻的朋友谈笑风生,对你十分不利。

正所谓藏恶扬善,这也是现成的功德。

先生为何舍不得伶牙利齿,也必定以不善言谈为可耻,如果先生只顾逞那尖嘴巧舌一时之快,恐怕滑稽的名声一出去,也就很难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道理。

你在今年的考试中没有希望了。

如果先生从此改过自新,做官还是有希望的;否则只能在挨饿的人群中看到你。”

苏仙风一听,面如死灰,心寒。

他不禁对姑娘肃然起敬,连连敬礼,说:“姑娘说的一针见血。我会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姑娘点点头,离开了。

从那以后,她一连好几个月没来找苏仙风。

苏仙风非常想念她,经常在后院的花园里找她,但是除了盛开的鲜花,什么也没有。

张榜后,正如姑娘所料,苏仙风名落孙山。

他情绪低落,一直喝到半夜。

当他半睡半醒的时候,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抬起头来,看到那个姑娘走了过来。

苏仙风看到她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女孩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他的头揽进怀里安慰他。

从此以后,姑娘每天晚上都会陪他学习,在姑娘的鼓励下,他发奋读书,每晚挑灯夜战。

有一天,苏仙风的一个同乡让他去陶然亭。

吃饭时,他们行起酒令来,苏仙风酒足饭饱,就开始忘乎所以了,又开始胡吹乱语。

当苏仙风回到住处时,女子已经在屋里等着了。

聊斋故事三世奇缘(聊斋故事风流女鬼)(6)

她一看到苏仙风,就板着脸训斥她:“先生又对我的话充耳不闻了。怎么能故意糟蹋圣人的话呢?你知道,你这次犯了多大的罪!你就像一个猪尿泡,一点骨气都没有。先生这样不谨言慎行,我还跟你干什么呢?”

说罢,气呼呼地走出房间。

苏仙风听了她的话,羞愧难当。

他立刻跪在地上,抓住女孩的裙子,求她不要走。

女子下定决心,不理他。

她干脆往前走,但苏仙风还是不松手。女子匆匆脱下衣服就走了。

他还是不死心,紧紧跟在后面,可是到了后花园,女孩就不见了,再也没来过。

苏仙风一开始还能守口如瓶,但时间长了,就忍不住把这事告诉了学生们。

学生们很好奇,所以他们向他要那件衣服。

只见他拿出来的衣服薄如蝉翼,重约三两。

学生们看了之后,大为惊讶。

若干年后,王家两兄弟同时进入翰林院。

这也证明了女子关于王家二兄弟“两翰林”的说法是正确的。

苏仙风,正如姑娘所说,多次科举,但屡败屡战。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生活只能勉强度日。

又过了一年,他竟然因为生病没钱医治,贫病交加死在京城寓所,他在京中的朋友,把他葬在乱坟岗上。

改编自清代民间志怪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