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训练专业化的问题

我的结论是:从大概率的角度来讲,业余运动员不太可能战胜专业运动员。依据如下:1.先天的优势:专业运动员是经过层层的筛选优选出了的运动员(比赛和选材),条件差的、身体素质差的、技战术差的都给淘汰掉了,业余运动员如果不具备极致的天赋,是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抗衡的。2.与业余运动员相比,专业运动员有大量充分的训练时间,一般能上专业队的运动员(专业体校作为基础),平均每年训练时间约为1250小时,至少要练6-8年的时间才能出成绩,而业余运动员,因为要兼顾学业的原因,每年最多也就600-700小时的训练,同样练6-8年,差距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一个是运动量,一个是运动量的消化和吸收,专业运动员有充足的恢复时间(不用考虑读书工作问题),也有非常好的康复条件,多年训练下来,专业运动员的体格与业余的普通人完全不一样。3.运动强度相差很大:像羽毛球运动员最重要的速耐训练,高水平的一周跑两次10组400m,业余运动员能跑一次就不错了,跑完了能不能恢复还是个问题。单看这一点就知道差距了,更不用说是力量训练,那都是常年循序渐进加大强度的结果(必备训练条件:力量房和田径场)。4.对抗强度差距巨大:前面说了,专业队的队员都是经过层层筛选选拔出来的运动员,这样的优秀运动员在一起对抗训练,互相竞争,互相陪练,那种对抗说创造出来的难度,一定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了运动员之间的彼此提高。业余运动员是很难找到这样的对抗条件的,随着年龄增大就更不可能了,因为业余运动员不可能把羽毛球当饭吃,而不考虑去做其他营生的事情,此消彼长,差距一定随年龄的增大而加大5.专业队的训练系统化:专业队因为有很明确的比赛任务,训练的针对性非常强,围绕着常年定期的比赛(奥运会战略、全运会战略、青运会战略),会建立周详的计划,会明确每个人的专项,如单打、双打、混双,是运动员树业有专攻。所以相对而言,专业运动员技术全面、身体素质好,特点也会非常突出。而业余训练,更多的是碎片化的训练,比赛时间也不确定,所以很难有全面的竞争力。 业余训练专业化的问题:其实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业余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我觉得有很多想象的空间:(1)竞赛促进水平的提高,高水平的比赛,有奖金的比赛,有影响力的比赛,能否让运动员得到资助,放弃更多要考虑的事情投入比赛和准备。同时也能够吸引专业和退役运动员参加,促进比赛的对抗性的提高,一定对业余运动员裨益匪浅。(2)业余训练系统化:梯队建设、师资、技战术训练体系化、训练场地、身体训练条件和康复条件等等都是一盘子问题。以上都是从微观上来讲的。从宏观上来讲,我越来越觉得,业余训练专业化本质上其实是产业化的问题,或者说是职业化运营机制的问题。—黎汉伟

黎汉伟

专业运动员pk业余运动员 业余运动员能打败专业运动员吗(1)

现任白云区羽毛球协会会长,研究生导师、德讯阳光总教练、原广州羽毛球队教练、致力于普及推广羽毛球运动,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从基层开始的启蒙教学、到体校以及专业队的高水平训练,拥有丰富的实战教学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专业、业余羽毛球界的优秀人才。著有《羽毛球开放式技能的教学》,提倡业余训练专业化,相信他一定能为你带来对羽毛球学习的崭新认知。

专业运动员pk业余运动员 业余运动员能打败专业运动员吗(2)

专业运动员pk业余运动员 业余运动员能打败专业运动员吗(3)

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