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评价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可惜逃跑了胡琏(1)

在观看《大决战》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能够和黄百韬的忠勇相提并论的便是胡琏,而邱清泉的疯狂则显得有勇无谋,傲慢自大,很是乏味。当然,胡琏的口碑那是有目共睹,他曾经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在剧中,我们看到黄维兵团被解放军团团围住,生死一线。这个时候他这个兵团副司令,完全可以逃之夭夭,但还能冒死进入包围圈参战,足可见这个人的胆识和英勇。平心而论,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勇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略比黄百韬多。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则是,在国民党嫡系军队内部,但凡是救火队长的将领,大多不能够胜任军事主官。比如说,在东北的剿总,无论是杜聿明,还是范汉杰都是副职。同样,在徐州战场上,杜聿明仍然不是总指挥,而黄维兵团内部,骁勇善战的胡琏,也只能屈居副司令。可以说,像这些敢打敢拼的将领,大多是不善交际,不会讨领导欢心,只能在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被赋予“救火队长”的重任。杜聿明是如此,而胡琏也是如此。眼看着,黄维兵团快要招架不住,老蒋这个时候才想到要派遣他去稳定军心,收拾残局。

胡琏评价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可惜逃跑了胡琏(2)

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时候,令人感到可惜的便是让胡琏逃走。眼看援兵不至,供给短缺,黄维只能下令全兵团突围。尽管大多数被歼灭,到底还是让胡琏逃走。可谓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即是胡琏因害怕当俘虏,怀揣大量安眠药,准备在不能脱身时,服药自杀。胡后来乘战车冲出了重围 ,遇到第十八军未被包围的骑兵团。不久,他跑到了南京,重新组建新部队,继续和解放军作战。

后来解放军在金门渡海作战的过程中,遇到的则是从淮海战役逃走的胡琏。胡琏带领第十二兵团,在金门西北角的古宁头村,击溃一万多登陆金门的解放军,俘虏约五千人,取得金门战役的胜利。这也是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中少有的一场胜利,足可见胡琏的军事指挥能力,非常彪悍,可以力挽狂澜,扭转颓势。因此,不得不说,在淮海战场上,让胡琏逃走了,很是可惜!

胡琏评价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可惜逃跑了胡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