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奋进新时代 美丽石家庄#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名农村老妪,天还没亮就起身梳洗,趁着没出门又教训了同行的孙儿几句,要他进城后乖巧懂事。一路疾行来到宁荣街后: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上,说东谈西呢。”

曹雪芹这一笔,写出了气派,也写出了窘迫。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

河北石家庄正定敕造荣国府

图源 | 图虫创意

这气派的府第,首入眼帘的是危坐于大宅门前的石狮子。它们,是威严的象征。

狮子,非中国本土之物,但如今,与狮子有关的文化现象却在中国随处可见。两千多年来,狮文化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那一座座伫立于神州大地的石狮,昂首挺胸,一头卷鬣毛,圆目龇牙,气势斐然。它们,究竟在凝视何方?

狮子,在先秦文献中被称为“狻猊(麑)”,大约是古印度语suangi的音译,随后在《汉书》中始称为“师子”,同样是音译的结果,在两汉时期因西域诸国遣使贡狮而传入中国。

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贡狮的数十年前,“师子”一词已通过汉译佛经传入,但人们只闻其名未见其身。至宋朝,《宋本玉篇》明确出现了“狮”字的记录,古人以形声法造字,猛兽之名终定。

先秦典籍《穆天子传》中,记载了穆天子西巡偶遇“狮子”一事:“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但这萍水相逢还不足以引起古人对这一猛兽的热切关注。狮子真正走入国人的视线,得等到汉朝。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2)

汝窑狻猊香薰炉。中国古代神话里,狻猊是龙生九子其一

图源 | 图虫创意

西汉时期,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中西方交流逐渐增强,朝拜也好,商贸也罢,从此珍宝互通,文化交融。《汉书·西域传》记载:

“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羣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由此可知,西汉时期已有狮子进入中国之境。

到了东汉章帝时,《后汉书·章帝纪》明确记载,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

自此,狮子通过进贡被圈养在深宫之中,关于这一神秘猛兽的传说,也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越发丰富。

由于狮子是宫中贡品,能亲眼所见之人少之又少,民间唯有通过耳闻与想象来构建这来自异国的珍稀猛兽的形象。这也是后来我国艺术创作中的狮子形象与西方大相径庭,自成一派的原因。

原本在非洲、西亚、南亚原野上奔跑的狮子,应该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吉祥瑞兽,神似形不似地被安放在遥远的中国大地上。

古人对狮子充满好奇与想象,最初应来自于对猛兽的力量崇拜。

在古代社会中,虎、豹等一类猛兽,常常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人们害怕之余,逐渐对它们身上神秘又强大的力量产生了禁忌与崇拜。

《尔雅·释兽》曰,“狻麑,如虦苗,食虎豹”,当人们得知这远跨数千里而来的狮子竟然能吃掉虎、豹,心中已然默认,猛兽中的佼佼者非它莫属。

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由来已久,汉朝尤其突出,厚葬风俗在这时达到了顶峰。早在狮子形象传入中国之前,麒麟、老虎、羊等瑞兽形象已经在墓葬中广泛使用,它们多数以石刻形式出现,用于镇守陵墓,比如霍去病墓石雕群。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3)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4)

马踏匈奴石雕 / 卧牛石雕 / 茂陵博物馆藏

图源 | 图虫创意

两汉时期,当人们认识到了比虎、豹更加勇猛的狮子之后,陵墓中的神兽多出了狮子的身影,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可见,中国石狮造型艺术的兴起源于厚葬风俗。

然而,狮子来自于西方,中国的石狮为何却无西亚之风?

当狮子传入中国,人们对它最初的认识基本只停留在如《汉书·西域传》中所描述的寥寥数字之中:“乌弋国(大约在今天的阿富汗西部)有师子,似虎,正黄,有頔耏,尾端茸毛大如斗。”修筑石狮的工匠亦如是。

当要借用狮子的力量来庇佑自己,却又不知其真实面貌时,该如何是好?古人于是将扎根于血脉中的神兽崇拜转移到了狮子身上,或者说,将这来自西域的异兽纳入到自己熟悉的神兽体系当中。龙凤、麒麟、天禄、辟邪、老虎等就是中国传统神兽的代表,而石狮多带有这些传统神兽的特征,两相融合。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5)

南京中山陵景区石狮

图源 | 摄图网

从东汉起,石狮子常被放置在陵墓的神道两旁或象征着宫殿的门口,用于镇压邪魔,守护陵墓,是为镇墓兽。

最早的镇墓石狮,与我们如今常见的各类石狮子颇有区别。在动作上,多是直立式或走动式,同时,身旁两侧还常刻有羽翼,可称之为翼狮。

这些石刻狮子之所以身长羽翼,是受古人羽化升仙思想的影响。古人对羽翼早有崇拜,认为有翼之物可在天地之间任意翱翔,若人有羽翼,亦可飞入神仙之境,得以长生不老。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6)

雅安高颐墓石狮

图源 | 图虫创意

以镇墓石狮为代表的东汉石狮,主要风格为:深沉而雄大。

这一时期的石狮子多展现其威武、强健、凶猛的一面,与汉王朝大一统的恢弘气度相通。鲁迅先生曾评价:“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由于这些石狮多是立式或走式,动感较强,常能够给人一种力量的美感。这种动感,往往是工匠根据石料的天然走势,因材施技,在关键之处施以斧凿而成的。

流畅顺滑的S形线条,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老虎的体态。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突出石狮的动势和结构,释放出自然的动态美感。

同时,这些石狮的嘴部不透雕,鬣毛、颔须、双翼多用阴线刻画,显现出较强的整体感。它们咆哮,生猛。

若说石狮在中国兴起得益于传统的猛兽崇拜与厚葬风俗,那促使狮文化扎根中国并广为流传的,便是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狮子向来是佛教圣物,有着多重象征意义。

首先,狮子是佛的化身,释迦牟尼自称“人中狮子”,佛说法称为“狮子吼”。据《传灯录》记载:“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其次,狮子是佛的护法,《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写道:“佛初生时,有五百师子从雪山来,伺列门侧。”

再者,人们较熟悉的智慧化身文殊菩萨,他的坐骑是狮子。《五灯元会》曰:“五色云中,文殊骑金师子往来。”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7)

钟山石窟中央窟佛像(复制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源 | 图虫创意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蓬勃发展。佛教素有“像教”之称,喜好用塑像进行教义的传播,因此,这一时期,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兴建佛寺、佛塔和佛像等,狮子之像自然也多见于石窟造像之中。

这一时期的狮子,威严中带有宁静,在佛的身下还有一丝驯服的味道,这为后来石狮风格的转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与佛像相关的石窟狮多见于北朝,由于地近西北,受西域之风影响较多,这写石狮的“神兽味”减弱,而更偏向写实。它们体量较小,神态也不如南朝石狮般威武生猛。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8)

山西云冈石窟佛像

图源 | 图虫创意

据说,当时曾有真狮子在洛阳公开展览,不少雕刻家终于得窥狮子的真面貌,从而在体态上开始区分狮子与老虎。但总体而言,北朝与南朝石狮的象征性相统一,依旧充满着人们浪漫的想象。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气象,石狮子在不同朝代气象的影响下,风格也在不断变化着。从隋唐到明清,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典型的石狮雕刻范式与风格。

唐朝,国力强盛,政、经、文全面繁荣发展,对外交流亦如是。在这个黄金时代,民族自信、自强也在石狮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着。

这一时期的石狮,体量变大,胸部高昂挺起,四肢肌肉紧实,力量感较前代更强。同时,石匠还突出刻画了石狮的鬣毛、突目、隆鼻和利齿等,使得石狮表情更加生动和丰富。

唐狮虽然雄壮,但更多是为了显示王朝之精神气象,动作活泼,筋肉丰隆,多了几分气势,少了几分凶狠。

放眼当时的陵墓或建筑,还可以感受到石狮与建筑本身的融合感增强了,这也许是受到佛教的影响,或是强权统治的影响,使得石狮的臣服感也加强了。也是在这一时期,蹲狮逐渐变多,并且随后席卷全国,成为石狮艺术范式之一。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9)

乾陵石狮

图源 | 图虫创意

贞观九年,西域向大唐进贡狮子,唐太宗便命虞世南作下一首《狮子赋》,当中如是说:

“其为状也,则筋骨纠缠,殊姿异制。阔臆修尾,劲毫柔毳。钩爪锯牙,藏锋蓄锐。弭耳宛足,伺闲借势。暨乎奋鬛舐唇,倏来忽往。瞋目电曜,发声雷响。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碎遒兕于龈腭,屈巴蛇于指掌。践藉则林麓摧残,哮吼则江河振荡。是以名将假其容,高人图其质。”

狮子勇猛,力量刚强,是盛唐气象的最佳代言兽之一。数座唐皇陵中的石狮,都可显示出大唐帝国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两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艺术向世俗化发展,创作更注重于现实。因此,石狮身上的神性、佛性和王气在逐渐消减,取而代之的,是接地气。

石狮开始走出陵墓,走出宫殿,走到了街巷上府邸大门的两边,成为了许多宅第的守门卫士。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0)

恭王府门前石狮

图源 | 摄图网

陵墓石狮和石窟狮从宋代开始衰微,主要是气势上不如前代那般威猛,驯服程度进一步加深。石狮不仅在姿势上采用蹲踞式,颈项上还开始配有铃铛和绶带,“征服性”十足,身上细节也更加精致

总体上,石狮虽仍承担着镇守的职责,但其瑞兽属性也是愈发明显,看上去更多是一种吉祥装饰。

狮分雄雌,小狮形象也常同时出现,给人一种和乐的气氛。总而言之,两宋时期,在文人雅士之风的影响下,石狮威严感渐淡,活泼感渐浓,充盈着生活气息。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1)

晋祠门前的石狮

图源 | 图虫创意

明清时期,石狮子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陵墓、宫殿、官府、家宅、园林和寺庙等皆有。

经过漫长的发展,石狮的建造已形成了一定的范式,就像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所记:“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螺旋纹、滚凿绣球、出凿崽子……”整座石狮子的形象非常清晰。

雕刻于天安门前金水河畔的两对守门石狮,便是明清石狮的典范之作。这两对石狮,规整地放置在皇城门外两边,雄居左,雌居右,侧首蹲坐。微微侧首的它们,在注视何方?原来,它们的视线最终交汇于天安门正中的御道,正忠实地执行着看守城门的职责,气势威震八方。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2)

天安门石狮

图源 | 摄图网

明清的守门狮便是如此,一般雌雄成对,双双蹲坐,雄狮踞左,右脚踩绣球,象征权力和统一;雌狮踞右,左脚抚小狮,象征子孙繁荣昌盛。

尽管后来的石狮不再像汉唐般威武,但仍旧勇武刚强,不卑不亢,同时又稚拙可亲,温和善良。

北京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因为,在这座北方最古老的联拱桥上,每一条望柱和栏板上都刻有形态不一的狮子。

芦沟桥上的狮子,装饰性极强,动作千变万化,神态调皮可爱。一眼望去,先是感受到石狮列队欢迎的气势,十分震撼,俯身细看,就发现石狮中满是石匠高超的雕刻手法和充满中国祥瑞色彩的审美意趣。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3)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4)

卢沟桥望柱石狮 / 灵隐寺望柱石狮

图源 | 摄图网

在陕北和关中地区,则流行着一种一手足以握住的小型石狮,名为炕头狮。这种石狮大的不过三十厘米高,小的才两三厘米。当地世代流传着一种习俗,小孩生下百天后要用小石狮拴住,以此方可镇邪气,保平安。

炕头狮头大身小,线条粗细结合、阴阳刻并用,表情夸张,有着十分浓厚的装饰味道。这些小石狮有的足踏绣球,有的口含如意,姿势上,坐立皆有,卧下也可。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5)

炕头狮

图源 | 图虫创意

石狮子还被大量地应用在不同的中国建筑上,如牌坊、屋顶、顶柱石等。

经过两千年余年的发展,狮子已然成为中国建筑传统装饰之一,有着镇守家宅、辟邪御凶、招财纳福的文化内涵。

在风格上,猛兽似乎在向“萌兽”发展。如今走在路上,仍能看到这些充满古风意蕴的石狮子端坐在某些建筑大门两侧,此时,传统与现代交融碰撞,却从未让人感到违和。

究其根本,大约是石狮造型艺术内包含的东方美学价值,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始终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相适。

鹰从何来(狮从何来)(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门前石狮

图源 | 摄图网

闻一多在《龙凤》一文中说过:“万一非给这民族选定一个象征性的生物不可,那就还是狮子罢,我说还是那能够怒吼的狮子罢……”

虽然这是在批判现代龙凤象征变样的语境下所言,但细想此话并非没有道理。中国化的狮子,威凛而不失亲和,似乎是与我们最为贴合的气质,这便是大国底色。

这卷毛石狮,千百年来,不卑不亢地凝视来者,守卫着这广袤的土地。

(来源:美物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