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警报,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便便是从哪里来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便便是从哪里来的(大便其实是会说话的)

便便是从哪里来的

“警报,警报,身体出现异常状况。”

“向肛肠部门发送信号,派遣大便作为信使。即刻出发,使命必达!”

套着生物界“摩斯电码”的大便,奉命排出。

却往往被人们看都不看地反手冲水直接带走。

冲走便便的同时,也直接冲掉了提前解决身体问题的机会。

为了身体机能的“长治久安”——

拉完屎之后,别忘了先回头看一眼。

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梅契尼可夫提出:“肠道健康是世界上最好的长寿秘诀。”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在肠道中开始的。”

每一条被排出体外的便便,在体内经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消化后,都是不同的

这就要从它们的经历说起了……

被榨干的便便

有时大便从外观看会像羊粪球一样呈现球粒状,有时则会像桑葚一样为布满各疙瘩的香肠状。

当大便处于这两种状态时,就证明人便秘了!

便秘通常由两种原因导致,一种是因为喝水不够:便便在大肠里走一遭,直接被渴水的肠道榨干。

另一种则是因为在该排便的时间没有及时如厕,导致便便中的水分被肠道反复吸收,大便过于干燥。

总而言之一句话:有问题不能怪肠道太贪心,而是你不及时如厕/喝水太少的锅。

被迫提前出来的便便

很多时候,便便在肚子里呆不够时间,就马不停蹄地想要出来。

这时候的便便往往是不成型的。

如果是柔软的小块还好,稍微调理一下就能恢复正常。

真正的稀便呈现蓬松的糊状甚至液状,侧面表明原主身体虚得厉害。

提前跑出来的,都是在“造粪工厂”里呆的时间不足的原材料。

这些残次品不光会给坐便器带来灾难。

往往还伴随着腹内绞痛,冷汗连连等并发症状。

因此,稀便也是便便的各种“体征”中最易被人们发现的性状。

如果遇到已经开始拉水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了。

染血的便便

绝大多数便便在途经肠道时都能顺利通过,但有些便便会遇到一些阻碍。

在这些遇到阻碍的便便中,具备便秘性状的“短硬粗”占绝大多数。

在患有内痔的肠道中,干便会跟痔疮产生激烈的冲突。

在漫长而又蛮横的抢路战之后带血而出

像这样强制被血液上色的便便不在少数。

痔疮外,肛裂、直肠息肉、肿瘤、肠炎、直肠癌等肛肠疾病,都是导致粪便带血的“罪魁祸首”。

一但发现大便带血,人类就该考虑一下,怎么才能解决肛肠隐患了。

多彩的便便

如果你便后不常回头,那你一定会认为,便便只有褐色的。

最多最多有个带血的红色

其实不然,只要你想,便便完全能做到“五颜六色”。

绿色大便:菜叶吃的太多,食物穿过肠道速度过快。绿色素分解不完,只能让便便顶着奇奇怪怪的造型离开肛肠了。

黑色大便:黑便同样可能跟饮食有关。富含铁元素的肉食;杨梅、桑葚等黑紫色食物;治疗胃病的药物等,都会给大便着色。但如果没吃过上述食物及药品,胃出血也是引发黑便的原因之一。

白色大便:胆汁不足时大便会呈现白色或浅白色。

黄色大便:当大便呈黄色且油腻腻的时候,证明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摄入脂肪过多,需要好好调整。

除了上述颜色之外,便便还能解锁更多的颜色。

挑战红心火龙果,大概率能达成红紫色粪便成就。

健康的便便

说了那么多不健康的大便,那么健康的便便,到底是长什么样子呢?

健康的便便应该相对完整且表面光滑,整体呈“卷形”,形似香蕉。

排出体内时断口平整,脱出顺滑。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颜色应为褐色,不沾不黏,一离开菊花就乖乖沉底,还不会弄脏马桶。

当然,这样的便便实属难得。

于是稍微有点儿粘稠的便便和表面带着少许裂纹的便便,也都被算在了健康之列。

通过了解便便的特征,能够帮人们及早地发现身体问题,将疾病危机扼杀于萌芽初期。

排便健康很重要

想让身体更健康,排便健康很重要。

很多人总是忙着忙着就忘了去厕所,不自觉地延长了排便周期。

还有很多人一去厕所就拿着手机,如厕时长以小时起步。

这些都是很不健康的排便方式。

排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动作,会随意志而延滞并形成习惯。

主动抑制便意会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敏感性,导致粪便在体内堆积。

常在厕所玩手机也会使人错过便意,引发便秘。

美好的一天应该从厕所舒服的释放开始——

只要排便够健康,从早到晚心舒畅。

最重要的是,便便的健康对痔疮的治疗和预防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正确排便姿势

①每天早晚,定时排便,不错过便意发作时间;

②专注如厕不分心,控制时间在3~5分钟之内,速战速决;

③少吃高脂肪的油腻食品,多吃瓜果蔬菜,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④没事做做提肛运动,有助于大便顺畅,免于痔疮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