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1724~1805),名昀,字晓岚,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他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三十一岁中进士,入翰林院,授任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不但以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等闻名于世,而且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
纪晓岚像
有关纪晓岚的传闻经历有很多,下面是几则他的诙谐轶事:
一、纪晓岚九岁这年,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熟的考生玩耍。看见担任主考的太守来了,纪晓岚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太守大人问好。太守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喜欢,便想考考他。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要他来对,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心想先生定是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快对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太守听了含笑频频点头,没想到纪晓岚对得如此巧妙,不禁连连称赞。
二、一天,河间太守路过崔尔庄头的官道,看见路边有一群小孩正在玩耍,恰巧他们玩的球打进了太守的轿子,太守身边的衙役厉声喝斥,吓得一帮小孩四散而逃。只有一个小男孩不但没跑,反而上前拦轿索球。太守仔细一看,此人正是纪晓岚。纪晓岚此时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考官,于是上前施礼问好。太守晃一晃手中的球说道: "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笑着答道:"请大人指教"。太守说道: "童子六七人,惟汝狡"。纪晓岚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最后一字却迟迟不说出口。太守讶然追问:"独公怎样?"纪晓凤笑答:"太守大人如果把球还给我,就是:'独公廉',假如不还……""不还怎样?""那便是:'独公贪'啦!"太守闻此言,哈哈大笑,心想这孩子聪明绝顶,胆识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心中高兴,便将球还给了纪晓岚。
纪晓岚画像
三、一日,纪晓岚入宫当值,时值冬天,一老太监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感到十分好笑,于是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纪晓岚听老太监颇有讥讽之意,又听是南方口音,回对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四、某日纪晓岚在翰林院校理《四库全书》时,因时逢盛夏,天气炎热,纪晓岚觉得汗流浃背,便脱下衣服光着膀子读起书来,谁知正在这时候乾隆皇帝大驾光临,纪晓岚来不及穿衣服,又不能光着身子去迎驾,只好躲在书橱后面。乾隆皇帝早已看见纪晓岚,故作不知。示意群臣坐下,自己随意翻书。纪晓岚躲在书橱后面没有听见动静,便伸出头问:"老头子走了没有?"一时众人大惊失色。不敢言语。纪晓岚从书橱后面走出来,发现气氛不对,才看清乾隆帝手里拿着扇子正在煽凉。不觉得惊骇得浑身颤抖,连忙跪下求皇上饶命。乾隆帝暴跳如雷,非要纪晓岚讲出"老头子"是什么意思。纪晓岚急中生智,娓娓道来:"这个'老',是指是万寿无疆之意;'头',是一国之主,万民之首;至于'子',是上天之子。'老头子'三字,是尊敬之意。"乾隆听罢,转怒为喜,不予追究。
五、一次,乾隆皇帝想试验纪晓岚到底有多么善于应对,就对纪晓岚说:"你知道什么是忠孝之道吗?"纪答:"知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称为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叫做孝。"乾隆说:"你说得好!现在,朕就赐你一死,如何?"纪晓岚大惊失色,但还是按照朝廷上的礼仪,叩头谢恩,恭敬地转身退出,道:"臣这就去死。"乾隆洋洋得意,心想好戏就要上场了。过了一会儿,纪晓岚又回到乾隆面前,只见他全身湿透。乾隆做出大怒的样子,对他说:"你怎么又回来了,难道要抗旨不成?"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臣哪敢抗旨啊?我刚才到了河边,毫不犹豫地投河自尽了。这时,屈原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厉声训斥道:'我投河自尽,是因为皇上昏庸无道,我报国无门,无法将自己的才能贡献给国家。如今,你身逢盛世,当今皇上又如此英明,你怎么能走我的老路呢?还不快回到皇上身边,为国家尽忠去'。臣听了屈原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赶紧窜出水面,马上回来了。"乾隆哈哈大笑:"既然屈原让你回来,那就回来好好尽忠吧。"
电视剧里的纪晓岚
六、有一天翰林院的一位同事为其母亲祝寿,纪晓岚前去祝贺。这位同事请纪晓岚写祝诗,纪晓岚也不假思索,即席应之,说:"这个婆娘不是人,"在座的来宾一听,皆都大惊失色。纪晓岚也不管这些人的反应,仍从容续道:"九天神女下凡尘。"众人始才莞然一笑。及其转句,纪晓岚又说:"生下儿子去做贼,"众人一时又都愕然。纪晓岚接着说:"偷得蟠桃寿母亲。"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七、乾隆45年(1788),工部发生大火,朝庭命工部尚书金简负责修复。对此,有人作上联说:"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工部五行属水,此联含有金木水火土,甚为难对。上联出了以后,很久没有人对出下联。纪晓岚略一凝思,笑着对出上联倒那个官员说:"北人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其中包含东西南北中。下联一出,便引得一席人哄堂大笑。
(欢迎关注 古今历史风云 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