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人们彼此之间打招呼往往会问:“你吃了么?”而年前这几天,在胶东一些乡村集市上,上面那句话已俨然被另一句寒暄语所替代:“过年的蛹,你买好了么?”
这里所说的“蛹”,就是蚕吐丝结茧之后的形态。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国内很多地方都被视为一道美食,胶东半岛不少县市区(山区吃的更多一些)也有此习俗,并且尤喜在过年期间吃。正月走亲戚之际,餐桌上常能见到“蛹”。
胶东吃蛹的习俗源自何时?暂未见到详细记载。但查考史料,至少在两宋之际,吃蛹就已经在民间流行。南宋文士葛立方曾专门写了一首“食蛹诗”,内中称:“绿柘林中听晚缫,闻将煮蛹当持螯。”
古代的物流相对不发达,人们的饮食习惯往往取决于当地的物产。胶东半岛多山地丘陵,柞木众多,很早就有放蚕缫丝的传统(清末牟平、海阳、栖霞等地都有以此发家致富的案例)。而作为蚕茧的附带物,蛹的供应自然也比较充足(主要是柞蚕蛹,即大蛹),当地吃蛹的习惯,大概就是因此而来。
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是交通运输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是本地放蚕规模的减少,目前胶东市场上的蛹,有不少应该是产自外地。不过,像栖霞方山等处,依然可以见到本地大蛹供应。
胶东人吃蛹,最常见的烹饪方式就是辣炒。即先以葱爆锅,然后搭配少许青椒,将生蛹炒熟即可。这种做法相对简单,也可以保留蛹的鲜味,因而较为流行
而如果不嫌费事的话,油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辣炒相比,油炸之后的蛹,虽然鲜味不及,但更香更脆。并且蛹皮也可咀嚼,能够做到物尽其用。
除了以上两种烹饪方式之外,胶东地区还能见到“剁蚕”这道菜。实际上,它的主要原料也是蛹,只不过上锅之前,先要把蛹剁碎,以此谓之“剁蚕”。
相对而言,“剁蚕”的吃法比较麻烦,且很考验厨艺,一般只在酒店餐馆中供应。而家常待客,要么辣炒,要么油炸。
作为一名胶东人,笔者从小对“蛹”这道菜就很熟悉。但熟悉归熟悉,却谈不上爱吃。过年期间做客遇到这道菜,一般只是象征性地夹上两个。唯独有一年某位发小从外地回家,在他那里,笔者一连吃了五六个。回想起来,那大概是因为当天早上吃饭不多,再加上席间又有新鲜的大枣饽饽就着吧。(本文作者:耳左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