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讲究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就是说春为四季之始,内孕生升之机,从立春到立夏这三个月是万物欣欣向荣,是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
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散步,披发松衣,使自己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生发之机相适应。而不要随便与之相悖。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以致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少了,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天阳气生发,故春季养生以养肝养阳为主。
肝在五脏之中称为“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主情绪、主生殖、筋膜之功,能调节各脏腑的血流量和机能的状态,有静则归肝所藏,动则脏腑为用的特点。春天的到来,是经过了一个冬季的储藏,身体中的阳气开始向外生发,我们应当好好养护和利用它宝贵的创造力。
起居
1.晚睡:23:00-3:00是胆经和肝经的“值班”时间,应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水液的疏泄,气和血的调畅,而且这个过程也是肝排毒的过程。长期熬夜或失眠的人,肝脏的气机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五脏六腑的“不和”。
2.早起:早上6:00-7:00和太阳同时“起床” ,与太阳的运动规律一致,利于阳气的吸收和生发。
3.穿衣:要以“捂”为主,寒从足起,注意下厚上薄,特别是膝关节不能受寒。
食疗
1.省酸增甘:中医认为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酸味入肝,如果春季过多的进食酸味食品,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容易伤害脾胃之气,而甜味入脾,能补益脾气,故要减少醋等酸味食物的摄入,适度增加山药、大枣等甘味的食品的摄入量。
2.清淡、优质蛋白质、青色食物养肝: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五行属木,偏凉性,春天肝气旺盛,吃些偏凉的应季蔬菜水果走肝经养肝。
蒲公英饮片
新鲜蒲公英
3.蒲公英泡水:蒲公英素有“药草皇后”之称,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养肝补肾、养颜美容、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蒲公英生长在春天,春天的营养价值最高,因此,大家不妨到野外拔些新鲜蒲公英,每天洗漱干净用1-2株泡水喝(带根部最好),脾胃虚寒或肾气虚弱的人,可以加用红茶或枸杞一起泡服,其他体质的则可以加用相应食材。
运动
运动是疏肝降火、气机升降最好的方法。多进行户外活动,户外踏青、健步走、慢跑、游泳、跳舞、太极、五禽戏、经络操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方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及身体状况选择,长期坚持效果好。
情绪调节
中医认为“怒伤肝”,就是情志不畅会使肝失疏泄,会出现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而导致失眠、口苦、胸胁痛、梅核气,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甲状腺疾病、瘿瘤等病症,所以,要控制好情绪,保持心情平和舒畅。
按压肝经
1.取穴:坐位,两脚抬起并拢,大腿内侧会绷起来两根筋,就是肝经的走向。
2.方法:左腿弯曲搭于右腿上,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如能在直接在皮肤上推,效果更好。每晚一推,每一侧300下。
3.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部气色。
点揉太冲穴
1.取穴: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
2.方法:自我操作时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此处然后轻轻点揉,如果有痛点可以用拇指向下点揉至趾蹼处的“行间穴”。
3.功效:太冲穴又叫“消气穴”。太冲穴是肝经的一个原穴,是肝经之气由此向上冲行,只要太冲穴不堵,情绪就可以得到释放和放松。此法可泄肝火改善情绪异常、烦躁口苦、凌晨1点—3点易醒等症状。
按揉阴包穴
如果按揉“太冲穴”时,没有明显的痛感,但身体却有肝火亢盛的反应,这是因为“阴包穴”堵塞,使肝气不能流注到“太冲穴”,肝气郁结在上,下面自然没有反应。所以当把“阴包穴”疏理好时,再按揉“太冲穴”才会有感觉。
1.取穴:大腿内侧,股骨内上髁上4寸(六横指)。
2.方法:正坐位,双脚着地,两手握拳,同侧小指掌指关节轻敲大腿内侧,3—5遍后,多数人阴包穴会有强烈痛点,严重者痛不可摸,局部紧绷、发硬,常常是左侧痛感强于右侧。敲打按揉,坚持一周左右。■
【来源:清远市中医院,作者:陈晓英 高级健康管理师 副主任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