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篇文章,质疑周笔畅不该把拆伙的责任推到那英头上。

文章发出去之后,有网友提供了一个被我忽略的细节。后来我觉得人家说得也有道理,就把文章给删了。

但是光删文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已经有一些网友看过了我的文章,并接受了我此前的判断。我不能光是自己想明白了,却让他们继续被误导。

所以,我把补充证据之后的分析重新写出来,希望能够挽回此前因为不够扎实而产生的误导。

周笔畅给那英合音(周笔畅一念之间)(1)

周笔畅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

一切还是要从这个画面说起。

周笔畅在《乘风破浪的姐姐》总决赛前的联欢会上,向那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五公(也就是总决赛)分组重来一次,“你还要我们分开吗?”

我当时被她这句话给惊着了。

因为你只要看过节目就会知道,当时是那英特别想把周笔畅留在身边,反而是周笔畅临时起意,想要自己当队长。

于是就有了昨天的文章。我认为周笔畅当众说这种话,是在反咬一口,是绿茶行为。

后来网友提醒我注意的那个细节,发生在选队长投票之前。在内部酝酿环节,那英曾经提出过一个设想。

周笔畅给那英合音(周笔畅一念之间)(2)

周笔畅、那英等人讨论选队长方案

那英当时说:“如果我当队长、她(周笔畅)当队长,我们就分开。”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纯字面的理解:如果我和她当队长,那我们就分开。

另一种是有潜台词的理解:如果我和她当队长,那我们就(得)分开。

不要小看这一个“得”字。

加上它,整句话就变成了“不得不分开”,其所传递的语气也就变成了“不希望分开”。

结合后来那英在备采间里强烈渴望留下周笔畅的表态,我觉得第二种理解才是那英的本意。

只不过,因为当时是口语表述,那英这个“得”字就没说出来。

这一没说出来不要紧,不止周笔畅一个人误会了。

周笔畅给那英合音(周笔畅一念之间)(3)

吉克隽逸对那英的话感到吃惊

那英话音刚落,吉克隽逸这个吃惊的表情证明,她也认为那英是想拆伙。

因为当时大家都不想拆伙,所以当吉克隽逸听到那英说“那我们就分开”,而且还说得非常斩钉截铁的时候,她才会震惊。

同理,周笔畅也是在这个时候误会的。她看了一眼其他队友,然后低下头来开始抠手。

那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让队友们误会了,她甚至还调侃周笔畅说:“你看这位姐姐,焦虑得直抠手指甲。”

如果那英真想拆伙,她绝不会在做出如此重要的暗示之后,还调侃队友的失落心情。那绝不是一个老江湖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那英是觉得自己已经把“不想拆伙”这个态度表达清楚了,那你们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所以她才调侃周笔畅。

这就是误会,而且是双方都在误会。

周笔畅给那英合音(周笔畅一念之间)(4)

周笔畅填写选票

这个镜头,我重放了无数遍。

我调慢了倍速,反复琢磨周笔畅的下笔顺序,甚至还截图旋转180度,就为了看清周笔畅到底写的是什么。

后来我终于看清楚了:周笔畅写下的第一个名字,是英子。

但是在写完“英子”之后,周笔畅迟疑了片刻,然后将其划掉,换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就是周笔畅的一念之间。

我猜,在周笔畅迟疑的片刻里,她可能再次想起了那英此前的那句话。她可能认为那英对是否拆伙,抱的是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周笔畅写下了自己和杨丞琳的名字,等于是在只能双选的情况下,给出了三个答案。因为那英当队长是毫无悬念的事,无论周笔畅选谁。

于是,周笔畅决定把选择权交给老天:如果最后是那英和别人当队长,那么自己就去那英组;如果是自己当队长,那就当。

周笔畅给那英合音(周笔畅一念之间)(5)

周笔畅表示也想证明自己

周笔畅并没看到,那英在备采间里为了留住周笔畅而经历了多少纠结。

那英也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字之差”让周笔畅产生了多少纠结。

而这些纠结,本不该发生。

所以,才有了本文开篇的那一幕:周笔畅误以为是那英想要拆伙,所以才问那英如果重来一次你还要不要我们分开。

也正因为周笔畅自己并不想拆伙,所以她才在总决赛现场,情不自禁地跑到那英组去参加拉票。

而这也是我昨天文章里对周笔畅提出的另外一个质疑:作为队长,她不该把自己的两个队友晾在台上,反而跑到对手那里去参加拉票。

周笔畅给那英合音(周笔畅一念之间)(6)

周笔畅参加那英组拉票

客观地讲,周笔畅这样做确实不妥。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也不该忘记自己此时已是队长的事实。

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周笔畅作为队长的失职,反而证明了她对那英的感情是真挚的。

她们都不想分开,但误会导致了她们的分开。

《延禧攻略》有一场影响全剧走向的戏:娴妃在富察皇后的外屋偷听到了富察皇后与宫女的谈话,但她只偷听到了前半截就气冲冲地离开了,却没听到后半截——富察皇后是因为事出无奈,才没有出手去救娴妃的父亲和弟弟。

那英与周笔畅的误会,正如富察皇后与娴妃的误会。

一个没解释,一个没深问。其结果就是一个认为没事,但另一个却认为事大了。

《鸡毛飞上天》里面陈江河与骆玉珠分别八年,也是因为一个误会。

凡事多沟通一句,可能就会少误会一层。

【满仓大兄弟】深度剧评,浅谈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