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在其间用强硬的手段去干涉孩子们的和解过程,只要我们给他们营造关爱、平等的氛围,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学会爱和被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家有二宝大宝什么都不好怎么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有二宝大宝什么都不好怎么办(家有二宝不闹不吵)

家有二宝大宝什么都不好怎么办

​我们不需要在其间用强硬的手段去干涉孩子们的和解过程,只要我们给他们营造关爱、平等的氛围,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学会爱和被爱。

作者:雪儿(爸妈精读主笔)

01

不喜欢我为什么又要把我生下来

姐姐对于弟弟的到来就像对待外星人入侵似的,弟弟出生当天,她就火急火燎跑回家把自己的压岁钱藏好,说怕被弟弟抢了。

弟弟刚学会走路,姐姐就天天嚷着要把他送走幼儿园,甚至说不然也可以送给张叔叔家,反正不应该再放在家里了。

弟弟像个受气包一样长到了现在,8岁了,便开始反攻,而且很能在我们的面前争宠。

姐姐天生有种好斗心理,特别乐衷跟我玩对抗游戏,视我的气急败坏为乐趣。

每次我控制不住情绪责骂姐姐不听话,历数她种种劣迹时,弟弟总会很适时地像个小尾巴似地粘着我,眨巴着眼,一脸温顺。

我这个前一秒还暴躁如雷的老母亲立刻满脸柔情:还是小乖乖听话,妈妈的小心肝。

久而久之,弟弟学会了拿着鸡毛当令箭,天气热的时候经常藏起姐姐房间的遥控器,学着妈妈的腔势:你再惹我,就不给你开空调。

然后跑过来说:姐姐不乖,不给她开空调。

每每他做了件什么事,如洗了自己的碗、收拾好了玩具等,也要过来邀个功,顺便“贬”一下姐姐:妈妈,你说,谁乖?姐姐都不收拾。

1天, 弟弟趁姐姐午睡时把她的小熊藏起来了,死活不承认,姐姐大呼小叫地追着弟弟满屋子跑,见我回来,弟弟马上跑来告状。

正如弟弟所料,我一如既往地护着他:“你怎么回事啊?这么大了还不懂得让着点弟弟?”

姐姐愣了一下,满眼泪水,突然对我发出了灵魂深处的拷问:就知道向着他,不喜欢我为什么又要把我生下来?

我瞬间石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女儿眼里就像个后妈一样的嘴脸,她的世界或许早就因为我的无意伤害一点点崩塌了。

02

被宠或被忽略的都深受其害

孩子很容易被父母一些看似无心的言行伤害,在我们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为孩子们好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被孩子看成是嫌弃又或是偏心的行为。

黄圣依家里曾发生过这样一幕:

黄圣依让大儿子安迪跟陪小儿子安麟玩,夫妻两个在楼下做饭。

忽然听到小儿子的哭声,黄圣依闻声跑上楼,半开玩笑地对大儿子安迪说:“你干啥了,安迪?”

她的这一句话明显把儿子安迪震住了,隐隐感觉妈妈对自己有误会。

安迪一直想跟爸爸妈妈澄清这件事,但他们似乎都忙着照顾弟弟,并没有给他机会。

甚至当弟弟又哭闹时,黄圣依第一反应是指责大儿子:“他还小,你让让他,你是大孩子了,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闹脾气?”

这些话其实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总会不经意就说出了口,往往这时,我们给孩子们传递的信息就是:弟弟/妹妹比你更加重要。

被偏护的那个立马有持无恐,受责的便很自然地认为我们偏心,在受伤之余也随之把心门慢慢关上。

《都挺好》里的苏明成从小被妈妈大张旗鼓地偏袒着,所以他总会肆无忌惮地欺负妹妹,甚至长大成年后还会张口闭口:难怪妈妈说你是没良心的。

以至于,这对本该相亲相爱的兄妹像仇人一样争执了几十年,老母亲死了也难以瞑目。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偏心的本质就是对孩子的抛弃,是父母伤害孩子最令人痛心的方式。

不管是我们有心还是无意,给孩子带来偏心的感觉,都是我们的错,不管是被宠和还是被忽略的那一个,都会深受其害。

03

做好这几点才称得上是合格的二宝父母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们的天,我们一些细微的言行都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影响,对大宝和二宝的成长都不利。

为了不让二宝有持宠而骄的资本,同时也不给大宝带来被抛弃的伤害,在对大宝和二宝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做到这几点:

1、接纳大娃的情绪

我的闺蜜总是跟我说:大娃是她上辈子的冤家,今生来讨债的。

原因是大娃好顶嘴,不太懂事,妈妈总感觉他是个“养不熟的娃”,每次对着他都很头疼,二娃这个女儿很乖巧,比较会看妈妈脸色,不会跟妈妈拧着来,很能讨巧。

我叫她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和大宝相处,慢慢发现他的可爱之处,也要了解清楚孩子爱顶撞的原因。

过了一段时间,她和大宝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她发现大宝其实特别细心,渴望得到妈妈的肯定和鼓励,而她偏偏总是不耐烦,所以孩子心里有情绪,才会顶撞妈妈,希望引起她的注意。

一切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找到背后的原因,而不应抵触或放任自流。

接纳孩子的情绪,做到及时疏导,调正好自己的言行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孩子自然也会变得平和而温顺。

2、不要在二娃面前打骂大娃

我以往总喜欢在弟弟面前教育姐姐,有时甚至会打她屁股,气急的时候口不择言:“你出去,我不要你了。”

不管她当时再怎么反抗,这句话就像咒语一样,立马让她愣住了,低着头默默地走开。

此时的弟弟在一旁朝着她的背影作鬼脸。

开始时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觉得这样的教育可以“一箭双雕”,既教育了姐姐又给弟弟来了个“杀鸡给猴看”。

可是后来我发现,弟弟常学着我的语气教育姐姐,而姐姐有时看见弟弟顽皮捣蛋,她也无法制止,弟弟成了山寨大王,只有在我这个“狮子”面前,他才恢复贴耳称臣的猴子“模样”。

后来我改变了“战略”,不再在弟弟面前批评姐姐,倒是常常表扬姐姐做得好的地方,弟弟也照模作样地学了起来。

姐姐慢慢变得听话懂事了,一点点向着我希望的方向努力。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即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赞美,想要让孩子往哪个方向改变就照着我们的期望给予肯定。这样既让大娃改正缺点,同时也向二娃传递了信息,让他跟着大宝做得更好,也有利于促进两个孩子的感情

3、就事论事不偏袒

还记得在今年播出的《少年说》中,一个六年级女孩忍不住地问爸爸:“你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原来是女孩每次和妹妹闹矛盾,爸爸都会偏向妹妹。

爸爸沉默了几秒回答女孩说:“爸爸以前在这一方面可能不太注意,但是你妹妹的这个事情,你上学也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让小”,你又比她大6岁,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

爸爸的做法非常不可取,大宝也还是个孩子,让她毫无原则地迁让,会令她感觉自己不配爱,从而造成爱缺失,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而对二宝而言,一味地迁就会让他感觉全世界都应该宠着自己,而不会懂得分享和感恩。

一味偏袒二宝,让大宝迁就并不能做到让两娃和睦相处,反而容易产生许多成长隐患。

父母应该就事论事,谁的错谁承担后果,不要因为二宝比较小就把责任全推给大宝,要让孩子们都养成有担当的习惯,也要让大宝感觉我们的爱都是均衡的。

04

最公平的教育是什么都不要干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一组研究结果:

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头胎、二胎之间的利益争夺关系。

对于先出生的孩子来说,新生命的降生是一种压力,是儿童期一种重大的创伤经历,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嫉妒。即使在多子常态化的美国,父母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手足之争”。

二宝间的争宠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父母不必视为洪水猛兽,随着两娃的成长,他们会慢慢达成和解,很多小时候打得头破血流的兄弟姐俩,长大后不分你我地相亲相爱一辈子。

我们不需要在其间用强硬的手段去干涉孩子们的和解过程,只要我们给他们营造关爱、平等的氛围,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学会爱和被爱。

最公平的教育是什么都不要干涉,好好地做父母的本分,该引导的引导,该纠正的纠正,在基于听从孩子内心的基础上,让他们在打闹中建立良好的“革命友情”。

作者简介:雪儿,富书专栏作者,80后老女孩,向往远方的诗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欢写有温度的文字,愿在温情的岁月里,你我共勉。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