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发布于 phaazon.net 网站,经原作者授权由 InfoQ 中文站翻译并分享。

最近,我一直在尝试各种编辑器,花了不少时间配置和使用它们。主要有:

本文主要谈论个人对这些编辑器和该领域现状的看法(不喜勿喷)。我使用 vim,尤其是 neovim 已有十多年。首先,我会解释一下自己目前的工作流程、我对编辑器看重哪些方面。当然,文章仅是一家之言,不代表其他人的情况。

一款强大的编辑器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键盘布局

我是法国人。我用的键盘布局可以快速输入法语并进行编程。其实,我用英语输入的次数更多,也许应该选择其他键盘布局,但现在用的这个体验很不错,所以一直用它。

这个键盘布局叫 bépo。它要求我用所有手指打字,并且键盘上的每个键都被分配了一个指头。这样可以加强肌肉记忆并减轻手腕疼痛(当我在键盘上打字时手腕几乎不动)。打字准确和舒适的附加好处就是打字很快(我的打字速度为每分钟 120 到 130 个单词)。

不过,我认为编程时,速度并不重要,所以这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舒适度:无论输入速度如何,手腕都不会动。

模态编辑器

模态编辑器之所以这么好用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我很讨厌被迫使用鼠标来完成某些明明用键盘就能搞定的事。例如,我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应用程序只需用alt d,程序名称(自动完成会补足程序名称)并按回车。所有这些全都用键盘完成。这种方法是针对 firefox、kdenlive 等程序的。至于终端应用程序,我只需要在终端中输入并自动完成即可。

简言之,我认为用鼠标在编辑器中的光标周围移动太麻烦了,尤其是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写代码(即敲键盘),因此,用鼠标移动意味着要多次在键盘和鼠标之间切换。也许你不在乎,这对你来说很酷,但对我而言,这确实是很可怕的体验。

另外,非模态的现代编辑器通常使用箭头键来移动光标,但这些箭头键要么在你键盘很远的位置,要么就没有单独的按键,而要用组合键来代替。

这就是模态编辑器的第一个好处。它们更聪明地使用键盘来实现简单而常用的功能,例如四处移动。

第二个好处是它们还有非模态编辑器的模式(即正常模式),你会有一个完整的键盘 / 很多按键来绑定常用的许多鼠标动作。你可以将编辑器划分为几个缓冲区、在缓冲区间移动、跳转到段落开头、搜索和替换、将动作注册为宏并重播它们,等等。

所有这些甚至都不用挪动手腕。如果你习惯用鼠标,那么这里的学习曲线会很陡峭,但一旦你克服了心理障碍,我觉得再回去用鼠标就会非常不适应了。

我喜欢四处移动

程序员在编程时有几种风格:

绝大多数程序员都属于这几种风格之一,但实际上,我自己是个异类。我使用h j k l和第三组中描述的 vim 的所有动作(我用的动作还要多很多),但这都取决于我需要移动的距离。如果我的光标位于一个单词上,并且我想移至与我的光标在同一行上非常接近的另一个单词的开头,那么如果相隔三个单词,我将只输入www(或者 3w)。如果距离较长,我会使用一个名为 [EasyMotion] 的工具。

Easymotion 确实是一个很棒的工具。它有几种模式,具体取决于你要执行的移动类型:

我习惯的做法是将三种模式映射到<leader>l、<leader>w>和<leader>c上。

在我的当前缓冲区中键入SPC l会发生:

如何用vscode开发前端(Code等十几款编辑器后)(1)

键入任何高亮显示的字符将使我的光标跳至该字符。对于单词也是如此,命令是SPC w:

如何用vscode开发前端(Code等十几款编辑器后)(2)

对于字符模式,输入 SPC c 后我必须按另一个字符(我想跳到的字符)。假设我们要跳转到一个 #(不是单词的一部分),则输入:SPC c #:

如何用vscode开发前端(Code等十几款编辑器后)(3)

这种移动方式初看上去并不直观,但一旦习惯就离不开它了。

其他模态技巧

对模态编辑而言,以下是我希望编辑器具备的功能列表,当然不止这些:

总之,编辑代码时我们需要模态功能。

编辑器

下面就具体讲讲前面提到的那些编辑器。我会对它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我的编程习惯给出它们的优缺点评价。

neovim

我目前使用 neovim 的 TUI 版本,因为到目前为止,这带给我最稳定、最快、最简单的 neovim 体验。我尝试过多个 GUI 版本,但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主要原因是它们几乎都使用 Web™技术,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我应该详细说明一下最后一点的原因。

为什么不使用 Web 技术:

我的 neovim 设置

这里,我介绍用的几个插件。我认为大家应该了解这些知识,不要还是把 vim/neovim 当成是过时的编辑器。事实并非如此。

neovim 的优点

neovim 的缺点

IntelliJIDEA

这个编辑器,我只能简单谈一谈,因为我才开始在工作中使用它(社区版)。我用的是原始版本,几乎没有修改。我只用它编辑 Java。

IntelliJIDEA 的优点

它对 Java 的支持确实很完美。它能为你做很多事情,其中一些真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IntelliJIDEA 的缺点

VS Code

这个编辑器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微软的编辑工具。大家似乎都很喜欢 VS Code,我也能感同身受。它的 UI 流畅、快速——要知道这可是基于 Web 的编辑器。LSP 支持显然是很专业而完美的。它有很多社区插件、主题和集成。就算它是基于 Web 的,总的来说,我也一直很喜欢它。

VS Code 的优点

VS Code 的缺点

emacs 和 DOOM emacs

我最近一直在使用 emacs(原始版本),因为我看到一位同事在使用 DOOM emacs,就开始尝试了。这两款编辑器放在一起介绍,因为它们非常像。在我看来,emacs 和 DOOM emacs 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团结。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所有插件互相之间都融合得很好。我使用 ivy 界面做自动完成和模糊搜索,一切都做得很好。UI 非常漂亮,主题很棒(我喜欢默认的深色主题 DOOM One),编辑器非常快——当然还是比 neovim 慢,尤其是在滚动时,但总比基于 Web 的编辑器快得多。

emacs/DOOM emacs 的优点

emacs/DOOM emacs 的缺点

atom

最后来谈 GitHub 的编辑器 atom。我记得我首次运行 atom 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编辑器真漂亮。”默认的颜色方案 One 是大家都熟悉的通用颜色方案。在许多不同的编辑器中都有这个方案的 fork。

对我来说,atom 看起来很像 VS Code,但是前者的 UI 比较漂亮——与 VS Code 相比,我更喜欢 atom 的 UI。它的 UI 流畅且非常干净。从 LSP 集成到 Markdown 预览和 Vim 模式,你都可以找到许多扩展 / 插件 / 主题。

atom 的优点

atom 的缺点

总结

当开始编程时,我记得见过有人谈论 IDE/ 编辑器之战。如今,由于我尝试了许多编辑器,因此可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编辑器战争。所有编辑器都有自己的缺点,选择合适的编辑器往往取决于个人习惯和经验。我是键盘爱好者(我自己做键盘),而且我真的很喜欢打字——不一定是代码,因此 emacs 和 vim 在那时是很明显的选项(我实际上是从 emacs 开始编码的)。几年后,我开始使用 vim 和 neovim。一年前,我又开始尝试 emacs,想要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我发现它多出来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我喜欢测试编辑器,是因为每个编辑器都至少有一个同行没有的杀手级功能:

在所有这些编辑器上花了几周时间后,我对 vim/neovim 有了一些新看法:我觉得并不一定就要用它们,尤其是我用上了 emacs/DOOM emacs 的 Evil 模式。在我看来,一个好的 Neovim 客户端可能是像 emacs 这样的 gtk 应用程序:流畅、统一、具有出色的默认设置和对 neovim 功能的全面支持,以及对 gtk 浮动窗口和弹出窗口的支持(因为它是 neovim 原生支持的,在 TUI 中感觉有点麻烦)。我们有了很多不错的插件,可用于 git(fugitive/vim-gitgutter)、自动完成和语法高亮显示(coc.nvim/vim-lsp/vim-treesitter)。我唯一缺少的是一个出色的 GUI,它可以利用我们在 TUI 中要做的“hacks”来提供弹窗、“气泡”之类的东西。一旦有了好用的 Neovim GUI,我想这就会是我最喜欢的编辑器了。

在那之前,我会一直坚持使用 neovim TUI,因为它与我想要的东西非常接近。我希望本文能对 vim/neovim 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大家了解现代编辑器的方方面面。这里我说的是 Vim 爱好者,但不是所有人。

我们寻觅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个美好的世界有这么多编辑器可供选择,这才是关键。

它们并不适合每个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选项。

原文链接:

https://phaazon.net/blog/editors-in-2020

延伸阅读:

VS Code会“一统江湖”吗?-InfoQ

关注我并转发此篇文章,私信我“领取资料”,即可免费获得InfoQ价值4999元迷你书,点击文末「了解更多」,即可移步InfoQ官网,获取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