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大宅门》才懂,玉芬公公说不记得杨九红,到底有多高明

玉芬公公,提督府路大人是看似不拘小节,实则大智若愚。

《大宅门》里,白景琦因为和黄春未婚先孕,被二奶奶赶出家门,还说混不出人样就别回来。

白景琦带着怀有两个多月身孕的黄春,去了济南,一待就是五六年。

靠着一股闯劲和家里的托底,白景琦在济南府整合28家泷胶坊,创立业内第一的黑七泷胶庄。

春风得意马蹄疾。白景琦黑七泷胶庄开业,在大名楼宴请宾客。可巧不巧就碰上了畅春园的头牌杨九红。

没有风月场经历的白景琦,只一眼就迷上了杨九红。

只是,杨九红被提督府的路大人包着呢,不允许接待其他客人。

这可激起白景琦的胜负欲。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就如他所说:“谁招我,我就跟谁较真。”

大宅门为什么老太太那么恨杨九红(再读大宅门才懂)(1)

畅春园的棍子一早就去找过白景琦,还约好五月节,白景琦去找杨九红。

五月节当日,白景琦如约去找杨九红,可提督府的马车早一步接走杨九红。白景琦不管不顾直奔马车而去,拦下车,带着人回了畅春园。

见过大场面的杨九红,被吓得浑身哆嗦。得罪了提督府,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夜里,提督府就来拿人,把白景琦直接下了大狱。

在外人看来,提督府路大人的面子被白景琦彻底掀翻了,肯定没好果子吃。结果呢,就玉芬一句话路大人就把人放了。

玉芬说,他公公早就不记得有杨九红这个人了。

可事实真的这样吗?

能做到提督,路大人定不是简单人。在大名楼吃饭的时候,杨九红可就坐在路大人旁边,怎么会说忘就忘呢。

就这一句“杨九红是谁”,保全了各方面子,透露出路大人的高明。

大宅门为什么老太太那么恨杨九红(再读大宅门才懂)(2)

玉芬的面子

书中有一段描写玉芬和公公路大人谈杨九红的事情。

玉芬从外地刚刚回家,就带着儿子小培去见爷爷。爷爷正和一群姬妾玩牌,看见孙子也很高兴,就问小培:“北京好?济南好?”

小培说济南好,因为济南有爷爷。一句话把路大人哄得非常开心。

路大人对玉芬也很尊重,叫玉芬一块玩牌。

玉芬说有事说,路大人就招呼别人继续玩,他和玉芬走到一旁说事。

玉芬把白景琦拦车劫人的事情一说,路大人的反应就很值得玩味。

他说:

“杨九红,杨九红是谁?”

玉芬说:“您瞧,您都不知道这事儿就瞎抓人。”

路大人接着话茬说:

“放了吧!事儿太多,我也闹不清楚。杨九红这名倒是听着挺熟,想不起来了。”

这是路大人在得知拦车的人是白景琦后的态度。

大宅门为什么老太太那么恨杨九红(再读大宅门才懂)(3)

玉芬是家里的少奶奶,在家把小培教育得很好,在外又是一等一的能干,没少给提督府撑门面。

不管这个人是谁,既然儿媳妇出面说情了,为了外人伤了一家人的和气是不值得的。

白家的面子

白景琦来济南一年多,白家人几次过来找人,没少去找玉芬,路大人自然也是有耳闻的。

当玉芬一说到是自己的堂弟白景琦的时候,路大人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惹了个活阎王呀。

大宅门为什么老太太那么恨杨九红(再读大宅门才懂)(4)

白家人都拿他没办法,自己又何必和这样的人争执呢。

放了白景琦,就等于卖给白家一个面子。路大人这账算得还是很明白的。

为了一个窑姐,和白家结怨大可不必。

再深一层说,白景琦沾上窑姐,不定怎么样呢。自己退一步,即卖了白家面子,又乐地看戏。何乐不为呢。

路大人自己的面子

记得玉芬去大狱里看白景琦,白景琦依然不知错,势要和路大人耗到底。

还质问玉芬:“你公公凭什么霸占着杨九红,别人就不能动?”

玉芬也说:“我公公的事,你少说。”

玉芬没有说公公不好,还维护路大人,可见路大人在喝花酒,纳姨太太之外,也没做什么糊涂事。

大宅门为什么老太太那么恨杨九红(再读大宅门才懂)(5)

白景琦大有把牢底坐穿的意思,认错低头是不可能的。

一个提督大人和一个毛头小子为争一个窑姐,这消息放在现在必定上热搜。

白景琦混不吝,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可是路大人在乎呀,这事闹大了谁也不好看。堂堂提督大人,还怎么在济南府混。

事情可大可小,可是这样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提督府的面子自然是不好看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坡下驴,放了白景琦,就等于保全了自己的面子。

大宅门为什么老太太那么恨杨九红(再读大宅门才懂)(6)

写在最后

提督是武官官职,相当于现在的jun区司令,封疆大吏,手握重兵,从一品。

这个职位放眼全国也没几个人。

身为提督的路大人肯定不是糊涂人,甚至非常高明。

看似无解的事情,轻轻一句话就化解了。能够轻易放过让自己头上长草的人,绝对的大将之风。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张丰毅亲自把自己的姨太太嫁出去,从丈夫直接升级老丈人。看着搞笑,但是不得不惊叹这个人物的格局之大。

路大人是四两拨千斤,是难得糊涂。白景琦比起路大人的智谋,还差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