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愿时光晴好(随想难得清醒)(1)

冬日里的暖阳总是让人忍不住亲近。

入了冬,阴沉的天气里,阳光愈弥足珍贵。不似夏日炙烤的火辣骄阳,教人甘愿躲在空调房里,拉上窗帘,以免泄漏一丝热气,可谓是百般讨厌了。而在如许凄清的寒冬,讨厌的情绪仿佛封印在萧萧冷风里,乞求太阳的一点恩赐。一连几天凛凛寒风。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待暖阳一现,整个城市从沉睡中苏醒。街上的行人多了,裹着厚重棉服,两人一对,三五一群,坐在街边长椅上,广场上,公园里,一吐冻在冷冬中里的只言碎语。逃离阴冷的室内,独自懒懒漫步,沐浴阳光,身体活了,心也跟着痒了。这一刻,别无他求,人生已是惬意。我以为,心满意足可以很简单,也可以高不可攀。只因个人选择。

可惜,空气依旧如冬季般清冷,夹着丝丝高冷气息,不容暖阳亵渎。正是这一冷一热,不至于因暖阳明照而昏昏沉沉,也不必担忧寒风冷意冻得刺骨。温暖与寒冷本是一对反义词。一正一负,一阳一阴,前人是否也在这样的天气参悟些什么?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即达到一种平衡。若是仅有温暖,如夏日滚滚热浪,只会令人生厌;而只剩寒冷,是冬季不见太阳的凄清,不免死气阴阴。如此说来,若天气稍带冷冷清寒,另有温温暖意相配,那最是宜人。

只愿时光晴好(随想难得清醒)(2)

这样的日子极为舒畅。坐在桌前,随手拿过纸笔,写写画画。盛一盏碧螺春。品茶。写字。欣赏。这是我的心满意足。阳光愈加强烈,爬上肩头,披一身黄金甲;爬上桌几,投下各形各样的影子。陶瓷水杯也准确刻画在桌上,矮矮胖胖,煞是可爱。但杯中内容却无法投映。我若是站在太阳底下,定会从脚下生出影子来。我的脑袋、躯干、四肢,精准复制,一模一样的另一个我。可那就是我吗?我的思想,我的心,浑身每一处有生命的细胞是无法影现的。这样一想,便生出淡淡的悲哀来。人眼也同这阳光一般将眼前人眼前物映射,不过是彩色版的影映。但这样的描摹也是止于表面,内心更深层的内容仍是不可见。几十年后,来来往往,身体化为虚无之后,思想又归于何处?还是与身体一同归于缥缈,教人遗忘?因此,我们才需要与他人交流,交换思想。代代相传尚且遥远,唯有人听了我的思想,了解了,便会记住我这个人。记住的人不多,除亲人好友以外,是不多得了。但起码不是一无所有。再者,现在写下的文字亦是我生命的见证。如此想来,手底下的文字又充满了力量。文字永恒,生命短暂。以永恒刻画刹那的魂灵最为永恒。淡淡的悲哀也将湮没于无边的永恒世界里。

只愿时光晴好(随想难得清醒)(3)

饮一口茶,庆幸这样的糊涂没有扰乱心境。可难保清醒一世。糊涂总是有的,走出一个又陷入另一个。昼夜交替,四季轮回,连生命也是如此。走过一个人生阶段,即进入下一个阶段,直至走完人生旅途,到那时,糊涂也该是没有了。

人,难免不糊涂。“扬州八怪”之一郑燮曾有“难得糊涂”四字。如今,我写下“难得清醒”四字。其实,板桥先生所言“难得糊涂”,并非是一种真糊涂,而是蕴含一种处世态度:看破不说破。能看破事物本质,已然是清醒的。而在洞悉世事后,不说破却是需要审时度势。一种心境的智慧。尘事庞杂,困于心者,莫非钱、权、名、情。陷入其中,为之犯糊涂者则是心甘情愿。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事中,保持清醒头脑属实难得。因此,我言“难得清醒”。

再饮一口茶,见茶叶已沉杯底。第一次冲泡时,茶叶一副青涩模样,裹成翠绿螺团,漂浮在水面;三五次冲泡后,茶叶尽情吸收水分,已完全舒张,缓缓堕入底,每一次掺水,搅乱一团安宁,片片青叶在水花中翻滚而上,等风平浪静时刻,悠哉悠哉沉入底。我若无刻意搅动,茶叶是难以再浮上来。好在我不忍这样做。茶色由最初的淡淡青绿变得更加澄净。但茶香不改,浓郁醇厚的芬芳萦绕在桌前,一口入喉,心也是沉醉到了底。我以为,经过光阴沉淀,一颗心总有沉下去的时候。但不是心死。而心是否要沉下去,无关时间,全在自我,愿意与否。时间素来背了太多莫须有的“债”。不幸归于时机不对;衰老是时间的无情;快乐短暂抱怨时间飞逝;痛苦时刻感叹时光漫长。时间若是能开口讲话,或许来一句:“去你的,老子才不背锅!”

饮一口茶,看看窗外。一株不知名的小树,一面享受阳光,一面在风中乱舞,墙上斑驳的树影参差错落,也在左摇摇右晃晃。又听轰轰声响,飞机从屋顶上飞过,载着多少人回归故乡,或是流浪他方?这样的日子,有人在奔波,有人在享受阳光,有人在记录冬日的温暖……

待杯中茶水饮尽,我也停了笔。有茶香,沁人心脾;暖意清风,心生欢喜,已是心满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