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我都觉得,我最大的本事是“画票”还得回到初时懵懂,却又无比善良和谐的小时候记不得什么原因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就在隆福寺边上,从口里进来有是明星,前面是工人文化宫,往里是长虹,这三家都是东城响当当的电影院,那就是当时的影视一条街啊可当年的时候,这里却是小吃一条街,小摊一条街,放假的时候,是小屁孩一条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生门票设计画:画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门票设计画:画票
到今天我都觉得,我最大的本事是“画票”。还得回到初时懵懂,却又无比善良和谐的小时候。记不得什么原因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就在隆福寺边上,从口里进来有是明星,前面是工人文化宫,往里是长虹,这三家都是东城响当当的电影院,那就是当时的影视一条街啊!可当年的时候,这里却是小吃一条街,小摊一条街,放假的时候,是小屁孩一条街。
所有记忆里关于零食或者说小吃的味觉都来自那条街,很可惜,今年我抱着儿子再去的时候,居然是破破烂烂的,路北侧有一个长长的围墙,上面贴着掉色的宣传画,也知道墙里面是什么。一说到吃的就兴奋的不叫“吃货”叫“不开眼”,我就属于那种“不开眼”的。
大街上沿街叫卖的有三样东西,我一般都会买,一个是糖葫芦,一个是关东糖,最后一个是烤白薯。先说说糖葫芦,我吃的糖葫芦不是用铁器挖核儿切片的,用的是细绳子,一点点勒开溜圆的山里红(想象不到的,可以买盒牙线体会),然后用竹片把里面的胡儿挖了,穿好后再放到熬着糖的纯铜锅里,这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复杂的就是里面放豆沙馅,不像现在的糖葫芦都是沾过铁器的,什么都往上串,还一股子生锈的味道。这样的糖葫芦在街口,靠近明星影院的地方卖,每天100串,下午四点推个车来,卖完就走。问他你咋不多做点,多做?这100个,是全家3个人,早起6点就开始做的了,多做不了。好吃不用说,价格是一流的,1块钱啊(那时候电影票是5毛)。后来是突然没有的,我一连去了一礼拜都没有,那地方到点就围着一帮人等着,愣是没再来。
我起小儿是我奶奶看大的,以前就没见过关东糖,第一次看姥姥把它们码在盘子里的时候,觉得像是面做的,那时候的白面基本都是关东糖的颜色,那么的甜。姥姥话唠,她开始以为是我要吃,就跟我讲了一大堆关于灶王上天言好事的故事,重点是没供完灶王爷就吃关东糖的后果,我问姥姥,那灶王爷在哪啊?厨房啊,哦,知道了,那时候院子里正经的房子,哪怕是再小的厢房都住着好几家,厨房是用碎砖头搭的。从地面儿上起的墙,上面盖的是油毡,那里面别说灶王爷了,耗子都待不住。想到这,我就拿起最大的一块塞嘴里了,我姥姥急眼了,这孩子怎么说了还吃啊!我没法张嘴跟她辩解,因为我被关东糖粘住了,大了以后游走南北,在南方有一种里面空心装的都是芝麻的糖,跟那时候的关东糖很像,也是一下子就黏住了我,只剩下往肚子里咽甜水。
接下来就是烤白薯了,核心技术不是烤,而是白薯,姥姥家冬天之前就把那些长得细柳的白薯留下来,然后在深秋打完枣以后晾到房檐上。打枣得上房,晾白薯也得上房,基本是一次完成,打完枣人不下来,一笸箩白薯先码上。这里面有个时间的掌握,不是那么的一直在房山晒,一来是晒成干了就没办法烤了,二来是不能便宜了耗子,那时候耗子真多,晚上就在你脑顶的顶棚里跑来跑去的,一个院子里没几只猫还真不行。晾上几天后,就可以把笸箩拿下来了,这时候就可以放在炉台儿上烤了,炉子很矮,平时做饭取暖,外形上看,顶上是平的,中间放煤的地方是圆的。平的就可以烤东西,袜子也行就是怕烤糊了挨打。烤的过程不需要技术,一会你就去翻一面就行,需要的是耐心和不错眼珠的看着,最大的风险不是烤不好,是怕被进屋串门的街坊给吃了。我记得那时候月亮门后面那家人老来我们家,姥姥说那家以前是咱家的管家,来咱家是应该的,可吃我的白薯就不应该了吧?我不管那套,反正你管家又不是管我,他一来我就占炉台边上不走,有一次居然把棉袄烤糊了,损失比较大,因为没布票和棉花了,后来用的是个枕巾补上的,一股子头油味。烤好的小白薯,软乎、糖心、能拉出甜甜的丝,扒了皮一口吞到肚子里,烫死都不吐出来。
吃不是重点,重点是电影票。我可是有手艺的,为了艺术那也是拼过的啊。那时候的电影票是有颜色的,注意,有颜色,不代表是彩色的,是在彩色的纸上印的,字都是黑色的。“画票”这活我认为属于实践艺术,首先,你得真花钱买票,买带着大块纸边子的票,整个电影票是印在一张彩色纸上的,一把钢尺,随手裁,记住,一定要带“联边”的。回家把多余的纸边小心的留下来压好,拿着刚才买的票可以先去看一场,进门的时候一定要跟看门的大爷,发生点能让他对你有印象的事。
钱没有白花的,咱这次花钱了下次就得省下,看完电影顺便再去售票那侦查一下。那时候的彩纸基本就三种颜色,电影院靠纸的颜色区分,上下午和晚上,现在一想也挺逗的,一电影院搞得跟上下班一样,回来晚了,电影院就下班了,夜场什么的后来都是我上5年级以后才有的事。
一般只要搞清楚纸的颜色就行,别画好了,白来一趟,至于说放什么电影你不用操心,一共就那么几部,天天都重样儿。剩下的工作简单了,回家找好尺子,小刀,关键是笔,印的线是黑不黑白不白的,得逼真,一般是2B铅笔 小楷 橡皮,那时候的橡皮是万能的,擦什么都行,现在的橡皮是万万不能的,擦什么的都不行,自己个倒一个劲的掉渣子。原材料——彩色的纸实属来之不易,都是拿真钱买的呀!所以我们的成功率是很高的,画好后,还要实地去复验一下,那时候的印刷技术真牛,哪像现在印的规规矩矩每次都一样,那时候印的每次都不一样,线条不一样宽,字的颜色深浅不一。
重要的在于实践环节,得有个人真的去买一张票,剩下的几个拿着画好的票。等到电影院开门的时候,拿真票的那个一定要吸引看门人的注意,让他抓住你才好呢,后面的一个个都不急,慢慢的走进去让看门的验票。看门的大爷好不容易一把逮到我,一看面熟,咦,昨天往里跑的就是他,昨天是有票跑,今天你是不是没票呀!把票掏出来,左看右看看,对着光看,怎么看怎么对,真票呀!那你跑什么呀!倒霉孩子,进去吧!注意力被吸引,战友们的票也就没有那么细看了,最终大家都进场了。座位不用发愁,因为我们都是大白天去,里面压根就没满过,下次我就可以拿着画好的票直接进了,大爷才不会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三次呢。说的热热闹闹,其实,到今天我才明白,当初他们一定知道我们是画票的,也就是看我们都是小屁孩,得过就过吧。感谢看门大爷,还有大妈,使我一不留神就混到了影视行业,谢谢啦!
,